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11 23:04:52瀏覽474|回應0|推薦8 | |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道教之音整理 崆峒山,黃帝問道的聖地,國家5A級名山。他本身就是一卷令人讀不完解不透的歷史長詩。然而,歷代文人雅士凡登者聞者,莫不吟詩作賦,久而久之,積少成多,便形成了如此洋洋大觀的崆峒山詩詞湖海。工作之余,若泛舟于此,解讀崆峒之美景,體會古人之風雅,必令人眼前為之一亮,心胸為之開闊。 然而,有關崆峒山的詩詞究竟有多少?據查舊版《崆峒山志》載192首,新版《崆峒山志》載232首,《崆峒詩選》收288首。也就是說300首左右。 第一,最早的崆峒山詩詞是哪一篇? 從《全唐詩》上查知,那就是初唐大詩人駱賓王的《邊城落日》(五古)詩,共16句,摘其八句: 紫塞流沙北,黃圖灞水東。一朝辭俎豆,萬里逐沙蓬。 河流控積石,山路遠崆峒。君恩如可報?龍劍有雌雄。 駱賓王(650—676),浙江義烏人,享年54歲。7歲能詩,先任長安縣主簿,後入朝為侍御史。為“初唐四傑”之一。後隨徐敬業起兵反武則天,兵敗後下落不明。其《討武曌檄》文辭華麗,對仗工整,特別是結句:“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氣勢雄渾。還有“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安在?”,皆是名句。連武則天聽後也連連歎道:“此人不用,乃宰相之過矣。”這樣一位唐代大文豪,能秉筆題崆峒,而且還佔據歷史之首,平涼人應該引以為驕傲。同時,也可以佐證,崆峒山早在初唐時已有僧道廟觀無疑,至今約1300餘年。 現在,讓我們走進駱詩:大唐開國,繼承了隋、漢版圖,東西南北中,可謂大矣。西北方:紫塞、流沙,即新疆、漠北,皆屬大唐。黃河經過之地,青海的大小積石山,都在控制之中。至於說六盤山、崆峒山,雖說只有山路,但更不在話下。東邊:帝都(黃圖)長安從灞水以東,直指東海。 報皇恩,守國土,辭朝堂,逐征蓬,提寶劍,跨戰馬,近崆峒,遠積石,乃至紫塞、大漠,從詩中看似乎大有詩人親臨過此之意,至少是說:要重視邊城建設,有邊城在,即有國防在,社稷在! 第二,最有崆峒山本質特色的詩是哪一首? 民間說:太統山是平涼的主山,崆峒山是全國的福山。明趙時春詩曰:“登高還作賦,福地欲平臨。”然而,這“福”從何而來?請讀宋人游師雄的詩《廣成子洞》: 昔聞廣成子,不為外虜役。軒轅屈至尊,稽顙請所益。至今洞猶存,峭壁宛遺跡。 游師雄,北宋京兆(武功)人。神宗時第進士,初為儀州(華亭)司戶參軍。哲宗元年間(1087)奉詔率兵至熙河(岷縣、臨潭)破吐蕃,收復失地。後知秦州、陝州等地,官累至龍圖閣。這首詩是他任儀州司戶參軍時遊崆峒山所寫。本有詩碑,可惜今佚。 其詩是說:你看,連上古仙人廣成子也不為名利所虜役而居此修煉,真可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一時間,華夏大地上人皆往之,而首當其衝的便是軒轅黃帝在前,秦皇漢武在後,既為自己祈壽,也為國家祈福。特別是秦始皇在崆峒山首開中華民族祭黃帝之先河,並列為國家大典,留下千古佳話。所以,我們認為,游師雄的這首《廣成子洞》詩是最具崆峒山本質特色的詩,一是有廣成子修道;二是有黃帝問道。古人雲,天下崆峒有七,而有廣成子和黃帝者屬真。這詩是頌詩,也是證詩。 第三,最有氣勢的崆峒山詩是哪一首? 這當然要數清人譚嗣同的《崆峒》七律詩了。 鬥星高被眾峰吞,莽蕩山河劍氣昏。隔斷塵寰雲似海,劃開天路嶺為門。 松拿霄漢來龍鬥,石負苔衣挾獸奔。四望桃花紅滿谷,不應仍問武陵源。 譚嗣同,湖南瀏陽人,清末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的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六君子”之一。曾遊歷大半個中國,因其父在蘭州做官,所以他多次去蘭探父而路過平涼,並登崆峒、寫壯詩,留下千古名篇。 俗話說,看人先看個頭,看山先看高險。“鬥星高被眾峰吞”,譚公的詩開門見山,見山說險。一下子就抓住了人們旅遊賞景時的一般心態,所以贏得了人們的讚譽。從山下往上望,確實感到山高天小,日月星斗全不見,好像被山峰吞噬掉了一樣。登上山頂,展望大好河山,又感到像籠罩在劍氣之中,這是以小見大。但又馬上拉回了視線。這裡多好啊!雲濤如海,隔斷塵世,宛然一仙境也。然而,天路何在?出路安在?你看,就在雲霧向上流動的山壑嶺口之處,只是太高,需要登攀,需要奮鬥啊!蒼松古柏,彎彎曲曲像一條飛起的巨龍,直上霄漢,多麼雄壯!青苔上留下了野獸奔跑的足跡,這顯然是被蒼龍趕跑了。好一幅喻景抒情圖。還有轉結句更妙:“四望桃花紅滿谷,不應仍問武陵源。”有兩種解法:一是這裡春景如同桃花源一樣美,以後可不必再去陶淵明所描繪的桃花源了。二是說這裡縱然像桃花源那樣美,可是國家正處在多難之秋,要面對鬥爭,不要像秦人那樣躲避到桃花源裡去。 常言說,詩品即人品,寫詩即言志。譚公足登崆峒山,心想變法事,胸懷坦蕩,氣吞山河,筆掃陰霾。9年後,詩人果然實踐了他的諾言,為變法、為國家流盡了最後一滴血,英年33歲。人去詩在山更高。讀到這裡,平涼人直只覺得這詩如山重,人比山高。 第四,最有軍事戰略價值的崆峒詩是哪首? 崆峒山,自古是宗教聖地,尤其是道教聖地,可以說人皆知之。而說是戰略要地,卻鮮為人知。 杜甫有詩為證:“防身一長劍,將欲倚崆峒”。(《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 還是老杜的詩筆犀利,寥寥10個字,便把崆峒山后峽,即笄頭古道(六盤第一道)的關隘險要、易守難攻的軍事地形道了個明白。 說崆峒山是軍事要塞,其一是險要的地形。其二是與長安京都的距離較近有關。前面講過初唐駱賓王的《邊城落日詩》詩是最早的崆峒山詩,也是佐證之一。這是因為,古人把從京都向全國各地以500裡為單位劃分為五個區域,叫“服”,即“五服”:分別稱為:侯服、甸服、綏服、要服、荒服。我平涼在長安之西約五百里處,所以叫侯服,是第一服。其次向西就是蘭州、嘉峪關、哈密、烏魯木齊。 鑒於此,北宋時為了抵禦西夏、吐蕃入侵,平涼一度不僅治行渭州達379年之久,而且南宋金末時,乾脆把陝西省治一分為二,分設為長安東省和平涼西省,不過這個時間不太長,只有9年時間。但也說明了平涼軍事地位之重要性。 清人林則徐是政治家,更是軍事家,他在《出嘉峪關感賦》詩中寫道:“塞下傳笳歌敕勒,樓頭倚劍接崆峒。”詩中把崆峒山的戰略地位提高到長城、大漠和嘉峪雄關的高度,也是不無道理的。這首林詩後來竟被毛澤東大筆一揮,書成墨寶,中外揚名。這又使崆峒山占盡了彩頭。有人說,此事有些偶然性,但偶然出於必然,那就是平涼的戰略地位,古往今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是長劍,是關隘,是護衛長安的最後一關的防身之地。 第五,最具親情味的崆峒山詩是哪首? 那就是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懷祖先認老鄉”的詩。題目是《贈張相鎬二首》,此其第二首,共36句,屬五言古風詩。引前面八句: 本家隴西人,先為漢邊將。功略蓋天地,名飛青雲上。 苦戰竟不侯,當年頗惆悵。世傳崆峒勇,氣激金風壯。 為啥說李白詩中含有親情味呢?首先,他說祖居隴西成紀;其次,他說祖先身上有崆峒之勇氣,而且還是世代相傳下來的,那就是說,他祖籍是崆峒(包括靜寧)等一帶地區無疑。 關於隴西成紀,自古以來都說是今秦安縣,但是,時間推進到上世紀80年代,還是靜甯的一些文人學士翻萬卷書、行萬里路,總算把這個問題弄清楚了。原來這隴西成紀在歷史上曾有過三遷治所的史實。即中唐前(734)在靜甯,中唐後遷秦安,宋初(960)遷天水。李白雖生於西域碎葉城,但是屬於中唐之前,其祖籍無疑是靜寧一帶了。這一史料已得到了權威部門的認可而載入到新版《辭海》之中。 我們再回頭看看李白的詩,他追述了其先祖李廣、李陵兩位漢朝大將的功績,並說他們的神勇都是“世傳崆峒勇”的結果,世傳即家傳,家傳即家風,不是崆峒山一帶的老鄉党是什麼? 說到這裡,我們被李白詩中的那種人情、鄉親、親情的滋味而深深感動不已。遺憾的是這種與李白正式認鄉親的時間有點太遲了,或者說,至今對這一史實宣傳不夠,造成今天很多人包括平涼自家人在內還不明白此事的本來面目。 來源:道教之音http://www.daoisms.org/article/shici/info-5117.html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