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要孩子學好規矩,你需要「暫停」安妮特.卡斯特尚◎著
2012/11/17 10:45:21瀏覽79|回應0|推薦0

為了能設定合理的界限,最有效、研究得最透徹的方式就是暫停。這是從英文的「timeout」翻譯過來的,是源自運動的概念:暫停即運動比賽進行時,賽事中斷的時間,而暫停的時間長短,在比賽規則中都有精確的限制。參賽隊伍可以在此時恢復精力,或重新調整戰術。

把暫停用在教養上,就是暫停孩子不當的行為,也是一種合邏輯的後果。父母先向孩子發出:「我不允許這種行為」的訊號,然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接觸,會暫時受限或者中斷。方式可能有三種:

媽媽或爸爸陪孩子留在同一個房間裡。

媽媽或爸爸離開房間,並讓孩子單獨留在那裡。

孩子被帶到另一個房間,並暫時單獨留在那裡。

若「說清楚講明白」沒有用,其他必然的後果也派不上用場,或者必須立刻採取行動時,就用「暫停」這個方法。我已經舉出三種暫停的可能方式。下面要談何時採用哪一種恰當的。對小寶寶和幼兒:在同一個房間裡實施暫停對兩歲以下的小寶寶和幼兒來說,即使暫停的時間很短,也不能完全確定他們不會出現分離焦慮。因此陪孩子留在房間,或者至少待在孩子的視線之內是比較好的做法。有分離焦慮的孩子,建議你到孩子滿三歲為止,都使用這種暫停方式。比方說可以把孩子帶到房間的另一個角落,放在學爬的褥墊上。可以放在高腳椅上或者放進圍欄裡;如果孩子已經大一點的話,可以放在柵門的另一邊。

這類暫停在什麼時候對幼兒是合理又必要的呢?

當他傷害別人時。打、咬、踢、扯頭髮——這些「攻擊性」行為,經常發生在三歲以下的小孩身上。這跟「惡意」無關,只是這年紀的小孩根本還無法設身處為別人著想,不懂這樣會弄痛別人。儘管如此,他們還是該盡早學習到,這種行為是不被接受的。如果你對孩子回手或回咬,好讓他明白那有多痛,那麼你就不是個好榜樣。暫停一下是最有效的。

當他弄壞東西,或亂丟東西時。小孩子還不會估計東西的價值。他還不懂東西雖然很容易壞掉,但絕對不是很容易修好,或者根本就修不好。儘管如此,他已經可以學到你是不允許這種行為的。最好的做法,就是把東西直接從孩子手裡拿走。如果他繼續拿其他東西的話,暫停一下最好。

當他固執的緊抓不放和哭鬧時。很多小寶寶和幼兒只要一哭鬧,總是可以立刻實現他們的願望。父母通常是一片好意,他們希望孩子高興,而且是一直保持高興的心情。可惜這方法沒用。相反的:這類小孩經常特別不知足。他們很喜歡尖叫哭鬧,因為他們學習到:尖叫哭鬧可以帶來關愛。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和喜好根本毫無正確的認知,所以無法好好自己一個人玩,更不會發現父母其實也有他們的需求。和爸爸或媽媽待在同一個房間裡暫停一下,可能是個辦法,一來孩子不會被處罰,只是待在一旁,二來孩子並沒有實現他的願望,而且必須自己想點事來做。這如何轉換成實際做法,可從下列例子看出來。

克麗絲提娜(八個月大)還完全接受哺乳。這陣子她長了兩顆小牙。原本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問題,但是有一天她在喝母奶時,突然用她尖銳的小牙齒用力一咬,害媽媽痛得大叫。克麗絲提娜需要一個教訓,好讓她能學會:「喝母奶時,我必須謹慎使用我的小牙齒」這個規矩。她媽媽使用了一次暫停:她一邊說「你咬得我好痛!」一邊立刻將女兒從胸前抱開,把她放在學爬的褥墊上。她待在女兒身邊幾分鐘,但並不陪她玩,雖然女兒在墊子上哭。稍後媽媽才抱起她,看著她說:「現在我們再試一次。可是要很小心!」這次克麗絲提娜溫柔又謹慎的喝奶。如果克麗斯提娜再咬一次的話,她媽媽會立刻再把她放回墊子,而且一段時間都不去注意她。她會再等上一到兩分鐘,才再讓女兒重新喝奶。

保羅(八個月大)的故事在第一章已經提過。保羅的父母很沮喪,因為他們的兒子非常不知足,就算媽媽一直陪他玩,他白天還是要哭鬧好幾個小時。保羅每隔幾分鐘就需要另外一個吸引他的東西,好讓他暫時得到滿足。我很快和家長達成共識,保羅必須學習一條新的規矩:「每天同一個時間,我必須自己玩一會兒。媽媽在這段時間有別的事要做。」不過保羅該如何學會這條規矩呢?他還不到一歲,所以他媽媽不能直接把他帶進他房間,告訴他說:「你現在自己玩。」保羅還太小,不能這樣做。通常在大家一起吃完早餐之後,保羅的心情最好。他媽媽決定,在這段時間內開始去洗碗和整理廚房。她把保羅放在地板上,給他幾樣廚房裡的東西(例如打蛋器和木湯匙)玩耍,走到他身邊蹲下來,看著他說:「我現在必須整理廚房。」她下定決心,接下來十分鐘內最重要的是做家事。

保羅雖然可以待在她附近,但不應該是她注意的焦點。一如預期,保羅在一分鐘後就把打蛋器扔到角落,大聲哭喊、拉著媽媽的腿站起來,要媽媽抱他。他很習慣於他的願望總是立刻實現。可是這回卻發生了一些保羅料想不到的事情:媽媽給了他一次暫停。她又把他放到一段距離之外的地板上,還說:「我現在必須整理廚房。」保羅氣炸了,他提高音量哭喊而且立刻爬回媽媽腳下。媽媽又像第一次那樣:她抱起他,把他放在離自己一段距離之外的地板上,並且說:「我現在必須整理廚房,寶貝(「壞掉的唱片」)。整理完後我就可以再陪你玩。」這情形又重複了一次。

到下一次時,保羅媽媽決定(就像之前講過的),繼續下一步驟:她把保羅放進圍欄裡。他從那裡可以看見媽媽,但他繼續哭鬧的爬上柵欄。媽媽不受干擾,繼續做家事,雖然保羅的哭喊聲已經讓她的胃糾結在一起。每隔兩三分鐘她就轉過身對保羅說:「我現在必須先整理廚房,然後才可以陪你玩。」當十分鐘一到,她重新將注意力完全放在保羅一個人身上。她鬆了一口氣,也很驕傲自己堅持到底,即使剛開始做不了很多家事。

接下來幾天,保羅媽媽都照這個方法去做。每次她都計畫好這段時間內要做的事:整理、看報、自己吃完早餐。她漸漸把時間從十分鐘延長為三十分鐘。才第三天,保羅就已經在暫停的時間內自動停止哭泣。他坐在圍欄內玩耍——這幅景象對媽媽來說,還真是不習慣。

不久後,她覺得不需要每一次都把保羅放進圍欄裡。只有當他緊緊黏著她,讓她無法移動時才這麼做。保羅漸漸學習到,在這段時間裡他不是媽媽注意的焦點,而且哭鬧也無濟於事。他愈

來愈常以玩耍來代替哭鬧。媽媽注意到,這個改變對他們兩人都有好處。所以她在下午另外安排了半小時,完全照著這麼做。

即使孩子還小,在暫停的時間裡,

請依然使用「我..」的訊息。

「我現在必須整理」、「我現在想把早餐吃完」、「我得打個電話」..說這些話永遠不嫌早。這樣孩子會知道你的需求,而你也能避免自己責罵和責備孩子。

你還記得那個幼幼班裡的「恐怖分子」派迪克嗎?這個兩歲的小男生,會咬會打別的小孩,還搶走他們的玩具拿來亂丟。每次他媽媽都走過去罵他。她幾乎每次都宣布說:「如果你再這樣的

話,我們就回家。」不過她從來沒有真的做到。

派迪克媽媽該怎麼做才能更有效呢?當派迪克弄痛別的小孩或拿東西亂丟時,她要說清楚講明白。蹲下來,看著他,抓住他的小手說:「停!現在立刻停止這樣做!」然後把他帶到房間的另一個角落去,將注意力從他身上移開,反過來去安慰「受害者」。

若派迪克在同一個小時內再度動手打人或咬人的話,她要立刻採取行動。派迪克雖然已經兩歲,但是還不能把他單獨一個人推到門外去。媽媽陪他一起離開這個房間。在暫停的時間內她陪在他身邊,但不特別關心他。若派迪克哭鬧,她只說:「等你冷靜下來,我們就可以再進去。」這麼說是強調了她正面的想法:但如果派迪克不停止哭鬧的話,她就帶他回家。

在暫停時,其他孩子及許多吸引人的玩具都與派迪克分開。如果他能冷靜下來,就有機會重新加入團體。只要他乖乖玩一段時間,媽媽就坐到他身邊,稱讚他並關心他。她會注意他好的一面。萬一派迪克第三度弄痛別的孩子,她便立刻帶他回家。

最後機會:「安靜椅」

「安靜椅」可以用在兩歲以上的孩子。父母和孩子待在同一房間裡,「安靜椅」是他避免被驅逐出房間的最後機會。孩子必須中斷他正在做的事,然後短時間安靜的坐在媽媽或爸爸旁邊的一張椅子上。舉個例子來說明「安靜椅」的進行方式。

湯瑪斯(四歲)每次家裡有訪客時,都會玩得特別起勁。他總是搶走玩伴手裡的玩具,即使他正在玩別的東西。但是湯瑪斯家裡的規矩是,不准搶走其他小孩的玩具。於是湯瑪斯媽媽為了他這個行為,開始實施「安靜椅」。當又有小朋友來訪時,她便提醒兒子這條規矩。儘管如此,湯瑪斯還是在五分鐘後就搶走他朋友手裡的一台玩具挖土機。於是他媽媽說:「湯瑪斯,你知道規矩。你搶走朋友手裡的挖土機。你知道這是不對的。當他來我們家作客時,他就可以玩你的玩具。所以你現在必須坐一下『安靜椅』。」

這時湯瑪斯必須坐在媽媽旁邊的一張椅子上,安靜坐在那裡兩到三分鐘。媽媽在這段時間不特別注意他。如果他能安靜坐在那裡,便會得到稱讚,媽媽也會准許他立刻繼續玩。如果他做不到的話,就要再暫停一次:媽媽會把他帶到另一個房間待上一小段時間。

所以湯瑪斯可以選擇:「如果我接受『安靜椅』,真的安靜的坐著,就可以留在這裡玩。如果做不到,就得去另一個房間。」每當湯瑪斯違反有關「與人相處」的規範時,必然的後果就是「安靜椅」。

「安靜椅」幫很多孩子記起家裡的規矩。他們寧可留在原地,而不要冒著被帶到另一個房間去暫停的風險。所以「安靜椅」是個溫和但還算是有效的方法。重點是,當孩子一違反規矩時,就要立刻使用「安靜椅」。這種暫停的時間長度一向很短:介於一到五分鐘之間,可以設定鬧鐘或廚房計時器。規則是:孩子愈小,暫停的時間愈短。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x99&aid=70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