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71.萬點落英 : 四川遊:巴蜀已非淒涼地,雄秀西南意縱橫。(二)
2009/02/17 20:26:51瀏覽1002|回應0|推薦0
回覆
推薦  留言 8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風再起時_傳送時間: 2004/7/17 上午 06:36
 
遊記以此方式記錄
厲害厲害

回覆
推薦  留言 9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黃色小晶麟傳送時間: 2004/7/17 上午 10:39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0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004/7/18 上午 07:48
 
 
 

 
望江樓
     望江樓位於成都九眼橋錦江岸邊,相傳唐代女詩人薛濤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詩簽,留下了許多幽怨動人的詩句。明清兩代先後在這裏建起了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築。民國時辟為望江樓公園,成為市內著名的風景點。
  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茂盛的竹林,因薛濤一生愛竹,後人便在園中遍植各類佳竹,其中有不少為名品,如人面竹、彌勒竹、方竹、觀音竹、雞爪竹等,品種多達100餘種。其中不乏海內珍品,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四季蒼翠,情趣無窮,徜徉其間,使人俗念頓消。是成都觀竹最佳處。
  園內崇麗閣俗稱“望江樓”,高達30余米,一度成為成都的象徵。薛濤愛竹,公園也以竹為特色,品種多達100餘種。其中不乏海內珍品,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四季蒼翠,情趣無窮,徜徉其間,使人俗念頓消。
  望江樓公園最宏麗的建築是高39米的望江樓,又稱崇麗閣,共4 層,上兩層平面為八角形,下兩層為四方形。每層的屋脊、雀替都飾有精美的禽獸泥塑和人物雕刻。閣頂為鎏金寶頂,麗日之下,金光閃閃,耀眼奪目。設計巧妙,飛簷翹角,雕樑畫棟,雄偉壯觀。登樓遠眺,高傑櫛比,錦江春色,盡收眼底。此外,吟詩樓四面敞開,三疊相依;濯錦樓兩層三間,狀如舟船。一閣兩樓與毗連的五雲仙館,構成極富四川風格的園林建築群。
  據說薛濤用這裏一口古井的水製作了一種紅色的小箋,其色彩絢麗且又精緻,唐著名詩人韋莊還曾向她乞求呢。現古井還在,旁立有碑石,上書“薛濤井”三字,為清康熙時成都知府翼應熊的手跡。
 

 
 
 

 
   

---

濯锦薛涛望江楼

座落在成都东郊濯锦江畔的望江楼,以拥有唐代女诗人薛涛的文物古迹而驰名中外...

    座落在成都东郊濯锦江畔的望江楼,以拥有唐代女诗人薛涛的文物古迹而驰名中外。解放后,党和政府多次拨款维修园林,培修楼亭馆阁,整理了墙垣道路,兴建了水池假山,栽培了繁花异卉,正式命名为望江楼公园。现在园林面积已达一百八十余亩,较旧地扩大了二十倍,遍栽省内和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云南以及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地的各类竹子,有一百三十余种,搜集之多、全、难,不仅在国内,就是在国外亦属罕见。望江楼已成为成都市的游览胜地。

    在望江楼公园漫步,常听到人们问:哪里是薛涛故居,园内三座楼都可望江,哪一座是真正的望江楼,楼与薛涛有何关系,于何年建成?

    其实,唐代女诗人薛涛生前,既没有在望江楼公园一带住过,也没有在这里制笺题咏。她的活动,与望江楼并不相干。据王家祜《成都城史》的《碧鸡坊考》中说:“薛涛早岁居万里桥边(在成都城南),中年移住节度使别墅浣花溪旁(在城西),晚年居碧鸡坊创吟诗楼(在城北),三处各不相连,盖迁居异地也。”那么,活动在城南城西一生的薛涛,怎么又和城东的望江楼联上了呢?原来薛涛逝世后,她的坟茔,的确是埋在此地附近里许,这才与望江楼发生了关联。据《四川通志》载:“薛涛墓在华阳县东十里。”《华阳县志》与《华阳新志》均载“薛涛墓在城东数里”。《蜀中名胜记》引涛集序云:“段文昌为撰墓志,题曰:西川校书薛洪度墓”(薛涛字洪度,“涛”有作“陶”,“洪度”有作“弘度”或“度弘”)。段曾任西川节度使,与薛涛有过往还,故薛死后为其题墓。段题墓碑早已毁佚,然因志有记载,故在明代嘉靖时又补立,后仍毁佚,直至清代光绪九年癸末(公元1883年),浙西沈寿榕才再为其重新刊石,即十几年前尚能见到的墓碑。薛涛墓与碑,在十年浩劫中被夷平捣毁,墓址在望江楼公园右侧约里许的四川大学内面。

    就因为唐时埋了这座真实的“薛涛坟”,才在这里引来了薛涛的身影。当时人们纪念薛涛,还在坟的周围栽上桃花。故唐代诗人郑谷在《咏薛涛坟》诗中有“渚远江清碧簟纹,小桃花绕薛涛坟”之句。到明代,万历年间进士邓原岳《咏薛涛坟诗》也说“三尺荒坟傍狭邪,坟前流水绕桃花”。以后,不知何年何月,有人把绕墓桃花,换成了几丛翠竹,因此引得清初诗人郑成基在《咏薛涛坟》诗中感慨地说:“昔日桃花剩无影,到今斑竹有啼痕。”

    薛涛坟侧的几丛翠竹,因岁月长流,逐渐发展,再加之有意培植,遂成为现今望江楼公园翠绿缭绕,修竹成林,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竹园美景。这对纪念薛涛来说,倒是符合诗人生前志趣的雅事。因为薛涛《洪度集》的第一篇《酬人雨后玩竹》诗,写的便是竹:“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这首诗可以看成是薛涛对自己的写照,以竹比喻和象征自己崇高的品格。后人以竹代桃花绕其坟,是有道理的。

    附近有坟,坟侧有竹,对构成现今望江楼公园的特色似乎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更主要的,恐怕要算“薛涛井”。

    原来“薛涛井”这地方,据《四川通志》载:旧名为“玉女津”。左面是水码头,右面是清水池塘,地下水脉与锦江相连。因其塘底是由层沙构成,故塘水清冽,澄澈照人。明代蜀藩因而指定每年三月三日在此取水,仿效当年薛涛在浣花溪制造浣花笺的办法,制作二十四幅贡纸,以十六幅贡纳朝廷(见《益都谈资》、《南中纪闻》、《蜀故》)。时移世易,月久年深,锦江有时水涨水消,殃及池塘及附近农田,故又在塘前建回澜塔,塘后建雷神庙,以镇水怪。明代末叶,朝政日非,贡纸事务,早已作罢,池塘亦因历年变迁,逐渐缩小成为井状,只供当地人士取水使用。一般人士因称呼方便,约定俗成,遂呼此井为薛涛井。井侧江水泱泱,树影婆娑,田畴纵横,云雾云爱云逮,明末以来,就已成为名胜,供人游览(见曹学铨《蜀中名胜记》),但尚无薛涛在此浣笺之说。直至清代康熙六年丁未(公元1667年),成都知府冀应熊手书“薛涛井”三字并刻立石碑,作为正式地名标识,这就引起了词人墨客对薛涛的幽思怀想。又过了百余年,至乾隆六十年乙卯(公元1795年),清朝的翰林院编修,由侍御署成都学使周厚辕来到成都,于杜甫草堂、武侯祠题写之后,又至薛涛井旁,雅兴盎然,浮想联翩。他推断薛涛井水既可汲来制笺,那么薛涛似应居住此地,就手书唐代诗人王建《赠薛涛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巷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他又自己另外写了《薛涛井诗》(剥蚀难认),将此两诗,刻石附立薛涛井两旁,修建成碑坊形式。这就是现存可见的“薛涛井牌坊”了。

    有了薛涛墓、井,固可引人入胜,但尚不能令人留连忘返。到清嘉庆十九年甲戌(公元1841年),四川布政使方积、成都知府李尧楝,于培修薛涛井外,在井碑对面,又建吟诗楼、浣笺亭。吟诗楼和浣笺亭是薛涛生前兴建在碧鸡坊和浣花溪的,在这里修建楼、亭,并用古时名字,俨然薛涛确曾在此汲水浣笺、吟诗咏怀了。又因都在濯锦江边,再建一座濯锦楼以作陪衬,兼作官民游宴之所。到威丰四年甲寅(公元1854年),任成都学使的何绍基与蜀中名士张怀溥、张怀泗弟兄,大发思古之幽情,为其撰写诗联题咏,悬挂楼亭各处。特别是何绍基用鸡毫书题吟诗楼的“花笺茗木宛香千载栽;云影波光活一楼”的名联,字简词新,意味深长,一时争相传诵,这就更增游人过客对薛涛怀念的雅兴了。经过咸丰、同治以后,这些建筑渐次朽圯。直到光绪十二年丙戌(公元1886年),四川总督刘秉章,约集蜀中士绅伍肇龄、罗应旒、马长卿等,以原修之回澜塔毁坏,创议并募款于井旁建造崇丽阁,取晋左思《蜀都赋》中“既丽且崇,实号成都”之意,以壮观瞻。这次工程,规模既大,募款又多,雕梁画柱,飞檐重阁,建筑宏伟,设计精奇,既可望江睹景,又可登楼抒怀,故俗称为“望江楼”。阁成,又重新培修濯锦楼,并由名流雅士撰写诗联,刻悬诸处,以襄盛举。至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公元1898年),又再次募款重新培修吟诗楼、浣笺亭,新建五云仙馆、泉香榭、流杯池,以增景色。至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公元1903年),更特修清婉室,并请江右冯协中画薛涛像,由华阳罗湘刻石竖于室中。另又于室前建小牌坊,上题“枇杷门巷”,即把薛涛在万里桥边的住处名字搬来,配上“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巷;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草堂”的联文,仿佛薛涛不仅在此住过,而且诗书制笺的一生主要活动都在这里了。这样一来,望江楼公园薛涛为中心的建筑规模算是大体就绪了。

    自崇丽阁建成后,茶社饭庄兴旺发达,往来行人路客,城内各色人等,喜于此间郊游宴会,常作踏青之行。在光绪年间,题吟之风,极为盛行,如江津钟云舫、剑州李榕、华阳洪锡爵、长州顾复初等为崇丽阁及各处楼台亭榭撰写的长文名联,均在此前后刊刻悬挂。更兼此地原为东下的水码头,接风饯别,游览江楼,倍添情怀,因而日趋繁华,游人络绎不绝。每年端午,濯锦江上,龙舟竞发,岸上观者如云,楼前万众欢腾,邻近州县亦来赴会,甚为壮观。一般人因崇丽阁、吟诗楼、濯锦楼均可登临望江,约定俗成,将此地区总呼为“望江楼”,亦有简呼为“江楼”者。

    历代各阶层人民如此怀念薛涛,不是没有原因的。唐代女诗人薛涛,出身贫寒,才华出众,在成都度过了她的一生,和当时有名诗人元稹、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裴度、严绶、张籍、杜牧、刘禹锡等,竞相唱和,写了大量诗篇,其中有不少歌颂祖国美好山河、关切劳动人民疾苦的佳作,对中唐文化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她的《洪度集》以及创制的“浣花笺”(即薛涛笺)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她在万里桥边、浣花溪畔、碧鸡坊舍等旧址遗踪,早已杳不可寻。因此,为纪念诗人,由坟及井,建造有关诗人的楼台香榭,将望江楼臆定为其故居,开辟成劳动人民休息娱乐的场所和旅游胜地。诗人泉下有知,亦当含笑赞赏不已!


    座落在成都东郊濯锦江畔的望江楼,以拥有唐代女诗人薛涛的文物古迹而驰名中外。解放后,党和政府多次拨款维修园林,培修楼亭馆阁,整理了墙垣道路,兴建了水池假山,栽培了繁花异卉,正式命名为望江楼公园。现在园林面积已达一百八十余亩,较旧地扩大了二十倍,遍栽省内和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云南以及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地的各类竹子,有一百三十余种,搜集之多、全、难,不仅在国内,就是在国外亦属罕见。望江楼已成为成都市的游览胜地。

    在望江楼公园漫步,常听到人们问:哪里是薛涛故居,园内三座楼都可望江,哪一座是真正的望江楼,楼与薛涛有何关系,于何年建成?

    其实,唐代女诗人薛涛生前,既没有在望江楼公园一带住过,也没有在这里制笺题咏。她的活动,与望江楼并不相干。据王家祜《成都城史》的《碧鸡坊考》中说:“薛涛早岁居万里桥边(在成都城南),中年移住节度使别墅浣花溪旁(在城西),晚年居碧鸡坊创吟诗楼(在城北),三处各不相连,盖迁居异地也。”那么,活动在城南城西一生的薛涛,怎么又和城东的望江楼联上了呢?原来薛涛逝世后,她的坟茔,的确是埋在此地附近里许,这才与望江楼发生了关联。据《四川通志》载:“薛涛墓在华阳县东十里。”《华阳县志》与《华阳新志》均载“薛涛墓在城东数里”。《蜀中名胜记》引涛集序云:“段文昌为撰墓志,题曰:西川校书薛洪度墓”(薛涛字洪度,“涛”有作“陶”,“洪度”有作“弘度”或“度弘”)。段曾任西川节度使,与薛涛有过往还,故薛死后为其题墓。段题墓碑早已毁佚,然因志有记载,故在明代嘉靖时又补立,后仍毁佚,直至清代光绪九年癸末(公元1883年),浙西沈寿榕才再为其重新刊石,即十几年前尚能见到的墓碑。薛涛墓与碑,在十年浩劫中被夷平捣毁,墓址在望江楼公园右侧约里许的四川大学内面。

    就因为唐时埋了这座真实的“薛涛坟”,才在这里引来了薛涛的身影。当时人们纪念薛涛,还在坟的周围栽上桃花。故唐代诗人郑谷在《咏薛涛坟》诗中有“渚远江清碧簟纹,小桃花绕薛涛坟”之句。到明代,万历年间进士邓原岳《咏薛涛坟诗》也说“三尺荒坟傍狭邪,坟前流水绕桃花”。以后,不知何年何月,有人把绕墓桃花,换成了几丛翠竹,因此引得清初诗人郑成基在《咏薛涛坟》诗中感慨地说:“昔日桃花剩无影,到今斑竹有啼痕。”

    薛涛坟侧的几丛翠竹,因岁月长流,逐渐发展,再加之有意培植,遂成为现今望江楼公园翠绿缭绕,修竹成林,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竹园美景。这对纪念薛涛来说,倒是符合诗人生前志趣的雅事。因为薛涛《洪度集》的第一篇《酬人雨后玩竹》诗,写的便是竹:“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这首诗可以看成是薛涛对自己的写照,以竹比喻和象征自己崇高的品格。后人以竹代桃花绕其坟,是有道理的。

    附近有坟,坟侧有竹,对构成现今望江楼公园的特色似乎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更主要的,恐怕要算“薛涛井”。

    原来“薛涛井”这地方,据《四川通志》载:旧名为“玉女津”。左面是水码头,右面是清水池塘,地下水脉与锦江相连。因其塘底是由层沙构成,故塘水清冽,澄澈照人。明代蜀藩因而指定每年三月三日在此取水,仿效当年薛涛在浣花溪制造浣花笺的办法,制作二十四幅贡纸,以十六幅贡纳朝廷(见《益都谈资》、《南中纪闻》、《蜀故》)。时移世易,月久年深,锦江有时水涨水消,殃及池塘及附近农田,故又在塘前建回澜塔,塘后建雷神庙,以镇水怪。明代末叶,朝政日非,贡纸事务,早已作罢,池塘亦因历年变迁,逐渐缩小成为井状,只供当地人士取水使用。一般人士因称呼方便,约定俗成,遂呼此井为薛涛井。井侧江水泱泱,树影婆娑,田畴纵横,云雾云爱云逮,明末以来,就已成为名胜,供人游览(见曹学铨《蜀中名胜记》),但尚无薛涛在此浣笺之说。直至清代康熙六年丁未(公元1667年),成都知府冀应熊手书“薛涛井”三字并刻立石碑,作为正式地名标识,这就引起了词人墨客对薛涛的幽思怀想。又过了百余年,至乾隆六十年乙卯(公元1795年),清朝的翰林院编修,由侍御署成都学使周厚辕来到成都,于杜甫草堂、武侯祠题写之后,又至薛涛井旁,雅兴盎然,浮想联翩。他推断薛涛井水既可汲来制笺,那么薛涛似应居住此地,就手书唐代诗人王建《赠薛涛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巷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他又自己另外写了《薛涛井诗》(剥蚀难认),将此两诗,刻石附立薛涛井两旁,修建成碑坊形式。这就是现存可见的“薛涛井牌坊”了。

    有了薛涛墓、井,固可引人入胜,但尚不能令人留连忘返。到清嘉庆十九年甲戌(公元1841年),四川布政使方积、成都知府李尧楝,于培修薛涛井外,在井碑对面,又建吟诗楼、浣笺亭。吟诗楼和浣笺亭是薛涛生前兴建在碧鸡坊和浣花溪的,在这里修建楼、亭,并用古时名字,俨然薛涛确曾在此汲水浣笺、吟诗咏怀了。又因都在濯锦江边,再建一座濯锦楼以作陪衬,兼作官民游宴之所。到威丰四年甲寅(公元1854年),任成都学使的何绍基与蜀中名士张怀溥、张怀泗弟兄,大发思古之幽情,为其撰写诗联题咏,悬挂楼亭各处。特别是何绍基用鸡毫书题吟诗楼的“花笺茗木宛香千载栽;云影波光活一楼”的名联,字简词新,意味深长,一时争相传诵,这就更增游人过客对薛涛怀念的雅兴了。经过咸丰、同治以后,这些建筑渐次朽圯。直到光绪十二年丙戌(公元1886年),四川总督刘秉章,约集蜀中士绅伍肇龄、罗应旒、马长卿等,以原修之回澜塔毁坏,创议并募款于井旁建造崇丽阁,取晋左思《蜀都赋》中“既丽且崇,实号成都”之意,以壮观瞻。这次工程,规模既大,募款又多,雕梁画柱,飞檐重阁,建筑宏伟,设计精奇,既可望江睹景,又可登楼抒怀,故俗称为“望江楼”。阁成,又重新培修濯锦楼,并由名流雅士撰写诗联,刻悬诸处,以襄盛举。至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公元1898年),又再次募款重新培修吟诗楼、浣笺亭,新建五云仙馆、泉香榭、流杯池,以增景色。至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公元1903年),更特修清婉室,并请江右冯协中画薛涛像,由华阳罗湘刻石竖于室中。另又于室前建小牌坊,上题“枇杷门巷”,即把薛涛在万里桥边的住处名字搬来,配上“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巷;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草堂”的联文,仿佛薛涛不仅在此住过,而且诗书制笺的一生主要活动都在这里了。这样一来,望江楼公园薛涛为中心的建筑规模算是大体就绪了。

    自崇丽阁建成后,茶社饭庄兴旺发达,往来行人路客,城内各色人等,喜于此间郊游宴会,常作踏青之行。在光绪年间,题吟之风,极为盛行,如江津钟云舫、剑州李榕、华阳洪锡爵、长州顾复初等为崇丽阁及各处楼台亭榭撰写的长文名联,均在此前后刊刻悬挂。更兼此地原为东下的水码头,接风饯别,游览江楼,倍添情怀,因而日趋繁华,游人络绎不绝。每年端午,濯锦江上,龙舟竞发,岸上观者如云,楼前万众欢腾,邻近州县亦来赴会,甚为壮观。一般人因崇丽阁、吟诗楼、濯锦楼均可登临望江,约定俗成,将此地区总呼为“望江楼”,亦有简呼为“江楼”者。

    历代各阶层人民如此怀念薛涛,不是没有原因的。唐代女诗人薛涛,出身贫寒,才华出众,在成都度过了她的一生,和当时有名诗人元稹、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裴度、严绶、张籍、杜牧、刘禹锡等,竞相唱和,写了大量诗篇,其中有不少歌颂祖国美好山河、关切劳动人民疾苦的佳作,对中唐文化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她的《洪度集》以及创制的“浣花笺”(即薛涛笺)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她在万里桥边、浣花溪畔、碧鸡坊舍等旧址遗踪,早已杳不可寻。因此,为纪念诗人,由坟及井,建造有关诗人的楼台香榭,将望江楼臆定为其故居,开辟成劳动人民休息娱乐的场所和旅游胜地。诗人泉下有知,亦当含笑赞赏不已!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1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004/7/19 下午 01:36

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於西元三世紀,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

 

二王廟

二王廟古名“崇德廟”,建於西元494-498年,是紀念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廟宇

安瀾索橋

安瀾索橋,又名“夫妻橋”,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毀於戰火。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纜橫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現在的橋,下移100多米,將竹改為鋼,承托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混凝土樁。坐落於都江堰首魚嘴上,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

李冰父子 功高仰止

我們成都平原能夠如此富饒,被人們稱為“天府”樂土,從根 本上說,是李冰創建都江堰的結果。所以《史記》說:“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懂,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國現存的最古老而且依舊在灌溉田疇,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歷史:戰國秦昭王時期,蜀郡守李冰於西元前227年創建的都江堰,是中國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國科技史上的一座豐碑,譽為世界奇觀。2250多年來,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國”的美譽。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萬畝。
組成: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為都江堰渠首工程,這是都江堰灌溉系統中的關鍵設施。渠首主要由魚嘴分流堤、寶瓶口引流工程和飛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組成。
寶瓶口: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據水流及地形特點,在坡度較緩處,鑿開一道底寬17米的楔形口子。峽口枯水季節寬19米,洪水季節寬23米。據《永康軍志》載“春耕之際,需之如金”,號曰“金灌口”。因此寶瓶口古時又名金灌口。寶瓶口是內江進水咽喉,是內江能夠“水旱從人”的關鍵水利設施。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安瀾索橋:安瀾橋是名播中外的古索橋,位於都江堰魚嘴分水堤之上,橫跨內外兩江,長500米。索橋在四川西部地區起源較早。安瀾索橋修建具體年代已不從所考,但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能笮”。《水經注.江水》載“涪江有笮橋”,證明至少安瀾橋的修建,不會晚於修築都江堰的年代。“笮”意為竹索,這是川西古代索橋的主要建築材料,故安瀾索橋又被稱為竹橋、繩橋、竹藤橋等。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2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004/7/19 下午 01:40
The Leshan Giant Buddha
  樂山大佛坐落在樂山市峨眉山東麓的棲鸞峰,依淩雲山的山路開山鑿成,面對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匯流處,造型莊嚴,雖經千年風霜,至今仍安坐於滔滔岷江之畔。又名淩雲大佛。   佛像依山臨江開鑿而成,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稱譽。大佛為彌勒倚坐像,坐東向西,面相端莊,通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頭長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耳長7米,耳內可並立二人,腳背寬8.5米,可坐百餘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稱。雕刻細緻,線條流暢,身軀比例勻稱,氣勢恢宏,體現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氣派。   樂山大佛古稱“彌勒大像”、“嘉定大佛”,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西元713年)。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於此匯合,水流直沖淩雲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勢更猛,過往船隻常觸壁粉碎。淩雲寺名僧海通見此甚為不安,於是發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塊墜江減緩水勢,二借佛力鎮水。海通募集20年,籌得一筆款項,當時有一地方官前來索賄,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財難得!”遂“自抉其目,捧盤致之”。海通去世後,劍南川西節度使韋皋,徵集工匠,繼續開鑿,朝廷也詔賜鹽麻稅款予以資助,歷時90年大佛終告完成。佛座南北的兩壁上,還有唐代石刻造像9O餘龕,其中亦不乏佳作。   樂山大佛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衣領和衣紋皺折也有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也有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孔壁濕潤,底部積水,洞口不斷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約有2米寬的浸水帶。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   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髒洞。封門石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洞裏面裝著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據說唐代大佛竣工後,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從大佛棱、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後遭毀。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到海師洞裏保存,可惜於後來被毀。   大佛頭部的右後方是建于唐代的淩雲寺,即俗稱的大佛寺。寺內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經樓等三大建築群。   峨眉山和樂山大佛(英文名稱: Mt.Emei and Leshan Giant Buddha)于1996年根據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遴選標準C(IV)(VI)、N(IV)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編號: 200-016)。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西元1世紀,在四川省峨眉山景色秀麗的山巔上,落成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隨著四周其他寺廟的建立,該地成為佛教的主要聖地之一。許多世紀以來,文化財富大量積澱。其中最著名的要屬樂山大佛,它是8世紀時人們在一座山岩上雕鑿出來的,仿佛俯瞰著三江交彙之所。佛像身高71米,堪稱世界之最。峨眉山還以其物種繁多、種類豐富的植物而聞名天下,從亞熱帶植物到亞高山針葉林可謂應有盡有,有些樹木樹齡已逾千年。

凌空参拜


对着佛的右耳许个愿


佛头右侧观发髻


仰视凌云大佛


乐山大佛博物馆


正襟危坐的大佛


大佛胸部环视


大佛右侧古栈道


俯视三江交汇处


兜率宫



佛头左侧观鼻


大佛头部左侧


大佛脚下


世界之足


悬空观赏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俗稱“遊峨眉必朝大佛,朝大佛多遊峨眉”,所以樂山大佛是峨眉風景區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由峨眉山向東經峨眉山市31公里即至樂山。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縣城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的淩雲山上,“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髮髻有1021個,耳長6.72米,鼻長5.33米,眼長3.3米,肩寬24米,手的中指長8.3米,腳背寬9米,長11米,可圍坐百人以上,迄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
    淩雲山是一個有名風景區,隋唐時佛教興盛,寺廟盛極一時。樂山大佛就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西元713年),當時,三江匯合在這裏,水流直沖淩雲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勢更猛,往往使過往船隻觸壁粉碎,淩雲寺名僧海通見此甚為不安,他想借助神力滅殺水患,於是發起修造大佛之念。當時募集的人力、物力、財力遠及江淮流域,歷時90年才告成功。這尊樂山大佛不僅體型巨大,且雕刻技術高超,結構勻稱,比例適宜,佛體頭部和身上還巧妙地暗藏排水系統,以避免水流沖蝕,減弱風化。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3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n1565&aid=2658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