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权威建筑经典著作,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出版的《建筑史》记载,新中国当代建筑首次载入世界建筑史册的共有42项工程,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及其设计师张家德先生,排列第二位。
雄伟壮观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留给重庆市的宝贵财富。始建于1951年,1954年竣工。整座建筑由中心大礼堂、南、北、东配楼四大部分组成。礼堂和南北配楼建筑面积18,500平方米,礼堂建筑总高65米,主体高55米。1954年重庆市人民大礼堂落成时,定名“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1956年西南大区撤销更现名。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座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华丽民族建筑,采用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风格,并吸取了西方建筑结构特色。礼堂主体部分,仿北京天安门及天坛的造型艺术,南北两翼配以廊柱式长楼,利用山坡地形分台。绿色琉璃瓦,大红廊柱,白色护栏,重檐飞翘,雕梁画栋,亭阁对称协调,吻兽造型各异,外观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壮观。富有传统民族建筑风格的正门大牌楼,造型别致,布局和谐,彩绘精雕,深得中外人士赞赏。环型大厅四楼一底,共设4000个座位,大型舞台一座。仰望圆穹厅顶,集人视线于一点,令人心旷神怡,遐想联翩。舞台两侧云柱高耸,舞台上方彩凤飞舞,莲花吐艳。
整座大厅在建设中,用钢材500多吨,青砖450多万块,木材楠竹35,000多根。大厅半圆型球壳顶架,中径跨度长46.33米,系钢架双层结构,由36片钢架4万多颗铆钉连成,支撑在混凝土柱上,交叉连接,最后收顶。钢架总重量280吨,整个顶盖可随热胀冷缩,在支点上向内外各移动44毫米。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重庆市的标志性建筑,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举行大型集会和演出活动的中心,我国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此留下了足迹,国内外众多的知名文艺团体,在这里举行过盛大的文艺演出。1997年,重庆直辖后,重庆市委、市府对大礼堂进行了内部维修改造,内部功能更加完善。
大礼堂正面的人民广场建于1997年,面积4.2万平方米,是重庆市的市政、文化、休闲广场,与大礼堂溶为一体,成为重庆市都市旅游的中心,是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亮丽风景点。每晚,广场近万人的露天音乐舞会已成为重庆市的品牌。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管理处是实行独立核算、自收自支、自负盈亏、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负责大礼堂和人民广场的综合管理,主要包括日常事务、防火安全、治安秩序、建筑和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广场鸽饲养以及负责开发经营项目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