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17 18:52:59瀏覽36|回應0|推薦4 | |
各地衛生局多年來持續推動聰明吃、快樂動,來鼓勵民眾維持健康的體態,不少人因此以健走、 路跑來運動,但,如何有效的動,聰明的吃,常成為影響運動效益的關鍵。
例如隨意逛街、散步算是有效活動嗎?有些人為了控制熱量,運動前後不吃東西,是正確的嗎?要怎麼聰明吃,才能提升運動效益? 以運動前後該不該進食來說,營養專家建議,運動前1小時最好補充一些些食物,如果沒進食就開始運動,尤其是下班後馬上運動,可能會導致血糖過低。 至於運動後如何聰明吃,才不會發生愈動愈肥的窘境?由於運動後肌肉的肝醣會大量消耗,尤其是進行中高強度的運動,補充瘦肉、魚、蛋、豆、奶類食物可幫助身體,修復運動期間消耗掉的能量與肌肉組織,因此建議運動後半小時到1小時可開始進食,熱量最好控制約300卡,並在1小時內進食完畢。 此外,應避免選用含糖分高的餅乾與蛋糕,改補充一份簡單的輕食來恢復體力。 有研究發現,如果運動後沒有進食,除了減少脂肪,也會消耗肌肉量,反而會使基礎代謝率下降,容易復胖。如果運動時間太晚,建議結束運動後可吃穀類或蔬菜類食物,來降低飢餓感。 在運動強度方面,初期運動的民眾可以參考衛生福利部建議的運動333原則;即每周運動3次,每次超過30分鐘,心跳每分鐘130下。 oserio歐瑟若提醒,要注意的是「每次30分鐘」是指「有效活動時間」,「暖身運動」和「緩和運動」是不能算在內的。心跳每分鐘130下則以運動完會喘,但仍可說話為原則。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