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11/28 00:31:23瀏覽3891|回應4|推薦32 | |
(內心的os.:哎呀~~怎麼這麼好咧?難道“老薑”變得不辣了嗎?!) . ![]() . ![]() 台北市府在松山慈惠堂側面那裡立了一個巨大的『四獸山市民森林』告示牌,大家都拾階而上、從慈惠堂的後方石階開步走,只因為我執意,於是就順應民情的沿著虎山溪邊的平緩步道慢慢走。 . ![]() ![]() ![]() ![]() ![]() ![]() ![]() ![]() ![]() ![]() ![]() ![]() ![]() ![]() ![]() 走到木階梯尾端,接上了往下的石階步道,再來就接上柏油路,路的左邊是南天宮,右下方為興南府,繼續直行柏油路,走過真光禪寺之後,突然見一泥土腰繞路,走了一段又上了一段滿是青苔的石階,上到忠義宮和本願禪寺之後,又有小石階再上到復興園。復興園的展望不錯,遠處可以望見內湖焚化爐及近處的台北101大樓;由復興園那裡的往上石階梯走一段,就會遇上有兩三座鞦韆的岔路口,再走一段路、轉了一個角度,感覺上離#13號電塔很近了,那時也可以遠望觀音山和圓山飯店。 . ![]() ![]() ![]() ![]() ![]() ![]() ![]() ![]() ![]() ![]() ![]() ![]() 再來的路程就越走越原始,那時就已經走進南港山最驚險刺激的崖壁腰繞小徑,這條小徑相當幽靜,全程都與山稜線平行,原始而潮濕,讓肉腳一想到就會汗毛立正站好的螞蝗又浮現上了腦海,此時,肉腳知錯了:不該提議走四獸山,更不該爽快的畫押、跟隨老鳥教練去走那麼“自然”的路! . ![]() ![]() ![]() 想回頭?臨陣脫逃?在山上就東西南北不分的肉腳,既然到了那裡,也只得硬頸起來。 . 攀岩經驗不足的肉腳,還好有帶手套;爬著爬著就馬上警覺情況不太對,可慘的是那天剛好又穿了硬梆梆、不伸縮的牛仔褲;崖壁比想像中來得陡,兩手抓兩繩之外,還要伸腿劈跨間距很大的落腳點,而且腳可以踩附的點也少,每當肉腳掛在半途中,上不上、下不下的進退兩難而心慌時刻,老鳥教練大概也被肉腳驚得損滅掉不少的細胞;雖然手腳發軟,卻絕對不能放棄,因為幾度都是掛在幾乎是垂直的崖壁上。 . ![]() ![]() ![]() ![]() ![]() ![]() ![]() ![]() ![]() ![]() 就這樣的上上下下的幾回合,終於從#404電桿附近上到崖頂、接上了(長壽亭與#13號電塔之間)正常的石階路。差點癱軟的肉腳,真慶幸保住了自己的這條小命,也慶幸老鳥教練沒被肉腳給拖下崖去! . ![]() ![]() ![]() ![]() 再往前走一段路,經過了#13號電塔,就來到了“超高頻電視轉播站”,在那建築物的前面,看見有兩條粗鐵鍊纏繞在地上的不鏽鋼架子上,另一端則是多條粗繩垂到山崖下方,肉腳的心裡不禁驚叫「阿娘喂」,那裡又是另一條驚險恐怖的攀岩路! . ![]() 老鳥教練一見肉腳那張依然青筍筍、白蒼蒼的臉色,就知道肉腳不能再受驚嚇了,只好搖頭說他們下回要組個山友隊去探險其餘的攀岩路線! (肉腳內心的os.:感謝老鳥教練有先見之明,帶領肉腳走的還是入門級的,還好沒在頭一回就得去收驚!) . ![]() 接下來腰繞走過九五峰,順著花崗石步道走過南港山、拇指山,上回在南港山縱走時已拍照及寫文,所以此回就輕描淡寫啦! . ![]() ![]() ![]() ![]() ![]() ![]() ![]() ![]() ![]() ![]() 走到了馬蹄形觀景平台,上回是走右側往下(在一個岔路口依“往吳興街方向”的的指標往下出信義路五段150巷471弄),所以詢問了對向而來的人:「左邊那條路是通往哪裡?」;經過指點是可以通往富德公墓及挹翠山莊,就往左邊石階路而下。 . ![]() ![]() ![]() 走了一段石階,就不再是南港山的花崗岩石階步道,而是變成傳統而質樸的泥土山徑。走沒多久就抵達“益壽園”,那是又一處為早覺會所闢建的休憩平台,在此可眺望象山、三張犁一帶,挹翠山莊就位於下方山腰的青山綠叢中。這段平緩坡度的稜線山徑,仍保持原始風味的泥土路,可惜大多數的都巿客多喜愛石鋪步道,不愛泥土味。 . ![]() 就在那兒的幽靜山徑,傳來一陣囂張的嘎嘎笑聲,十數隻的台灣藍鵲,絲毫不怕人的在枝頭跳來跳去,手腳慢頓的肉腳只拍下短短一段精彩畫面。 . 再繼續前行,幾分鐘之後就可以抵達“妙高台”。妙高台(H:263M)大約位於信義快速道路文山隧道的上方,視野絕佳。 . 妙高台園內立有一塊「行樂碑」,為遠征印緬老兵於1986年所闢園並誌記,碑文取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之句:「人生猶百代過客耳,誠宜及時行樂。」,又取孟子「獨樂樂不若眾樂樂」之句,又銘曰:「妙景高臺,出彼莽蓁;襟山帶河,挹翠鍾靈;大風飛雲,佇望干城。」。妙高台園內還建有一座“漢壽亭”祀奉武聖關公,亭旁有一旗杆座,旗杆有些折彎、沒有升旗,似乎老兵已隨歲月而凋零。 . ![]() ![]() ![]() ![]() 在妙高台那裡遇見一位老先生,手腳尚俐落的在準備狗食,雖然老先生說旁邊那兩隻在等候的大狗不會咬人,還是讓肉腳的皮有點兒緊繃起來。閒聊起前面的路是哪一側往富德公墓時,倒也樂天知命的說:「那是人生必經之路!」 . ![]() ![]() ![]() ![]() ![]() ![]() 直行沒多遠,前面出現一條往“劍頭山”的小徑,雖然5分鐘可登頂,聽說還可以連往糶米古道,但那天的『試膽路』走得夠多了,不想再前往一探,而且肉腳邊走邊玩、把時間拖到有點晚了,就略過而準備走往挹翠山莊。 (內心的os.:好哩佳在!事後才知那登頂“劍頭山”的路兩側都是墓仔埔!唉~~肉腳自嘆不如別人那般豁達!) . ![]() ![]() 又是一路彎曲的石階下坡,先陡後緩,在石階路上還碰到一群在拍片的年輕朋友,再走一小段就到了柏油路了。在挹翠山莊登山口階梯旁,一側是高樓聳立的高林閣,另一側再是造型各有不同的透天別墅群聚,家戶緊閉大門,我們也無可詢問之處,就多繞了一段路才找到公車站牌,搭B5到捷運巿府站。 . ![]() ![]() ![]() 行程路線: 福德國小→福德街251巷→松山慈惠堂→虎山溪步道登山口→四獸柱→本願禪寺→復興園→攀爬崖壁#1→超高頻電視轉播站→南港山九五峰(腰繞而過)→南港山→拇指山(未登頂)→馬蹄形觀景平台(左下)→益壽園→妙高台→挹翠山莊岔路口→挹翠山莊→捷運巿府站 . ![]() ![]() 附記: 1. 虎山自然步道初段的山澗地區,樹木相互競爭陽光而朝向溪澗上空傾斜生長,陽光不易穿透去照到較低凹之處,濕生及大葉類植物特別發達。 2. 虎山屬於丘陵地形,是四獸山的一部份,自清朝以來,即被附近居民開墾,致使原生植披被破壞殆盡,四、五十年前則多栽種既可提供薪材又兼具水土保持功效的相思樹。近年來因木炭需求量逐漸減少,相思樹因此被保留下來,林下原生植物的種子則受其庇蔭而得以萌芽生長,天然林於是逐漸形成。 3. 綜合諸山友的攀爬心得,南港山附近共有五段崖壁,若依危險性高低排序,分別為:#2、#3、#1、#5、#4崖壁(各崖壁的位置如圖)。其中,#1適合入門級,#3最潮濕,#2最危險。超高頻電視轉播站站前的那條就是#2的南港山超級大崖壁,幾近陡立,有四五層樓高度。 這些攀爬崖壁路線沒有出現在南港山的官方步道導覽圖上,若不熟悉這些攀岩路線、沒有資深山友的帶領,請不要誤闖,以免發生危險。 .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