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間菩提4
2012/01/10 21:34:19瀏覽36|回應0|推薦0
求全之心,可用之責己,但不可用以交友;滿足之心,可用之處境,但不可用以求知。

  真正的慈悲,來自看見他人的苦痛。你有一種責任感,希望能夠給予他人一點幫助。

  佛法本來如是,並無所謂深不深、難不難的,如果說是深是難,那是難在眾生自己,深在眾生自己。

  命運中沒有偶然,一個人遇到順境、逆境,完全是由自己創造出來的。

  我禮拜,不求佛菩薩賜福給我;我祈求,讓我得意時勿膨脹自我,挫折時心不萎靡,能夠安穩如山,寬厚如地。

  嗔是失佛法的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冤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臟腑。

  智者事事反求諸己,愚者處處外求於人。

  人之惑,惑於私,私除則明;人之病,病於惰,惰去則勇。

  每個人都希望身處在高超、美好、清淨的地方去。但這種地方不是容易找到的。因為,我們的心不改變的話,環境是改變不了的。

  義工,為貪婪自私的行為,留下了身教;義工,為爭名逐利的人群,散播了開示;義工,為冷漠機械的社會,增添了光熱;義工,為人情紙薄的潮流,注入了情義。

  慈悲是溫柔美好的世界,尊重是祥和歡喜的妙方,感恩是幸福安樂的泉源,讚歎是利人化他的法寶。

  當我們被別人誤解而產生不平時,先試試放棄戴在心靈的面具吧!

  覺人之偽,不形之於色;吃人之虧,不動之於口。

( 創作文學賞析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