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10 15:00:08瀏覽401|回應0|推薦0 | |
修證原理 佛教是覺悟的教育,佛教的目的就是教育大眾,使大眾都能覺悟。覺悟什麼?覺悟兩件事:第一,覺悟「滅」——「涅槃」的真正意涵,第二,覺悟趣向涅槃的方法。此外,還應該包括源自對五蘊世間苦、無常、如夢如幻的事實具真知灼見所引發的「動力」——趣向涅槃絕不退轉的道心。 -------------------------------------------------------------------------------- 一個真正見道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知滅」。涅槃只是貪瞋癡的止息!見道者對於此點須有絕不動搖的肯定。 第二,「知向滅之道」。並不是知道「滅」的人,就一定知道如何趣向滅境。 第三,還要具備「向滅不退轉的動力」。意思是,學人要有透徹「世間到底一場空」的出離心,他不再將人生的理想寄託在世間事業上,而有今生一定要解脫的決心。倘不達解脫,人間的一切對他都是沒意義的。 具足了上列三個條件才叫見道位,才叫法眼淨。 -------------------------------------------------------------------------------- 阿含、般若、禪的教法有一共同地方,那就是在開始的時候,便強調要先建立「正見」。所謂正見,並不是很會說道理,很會寫文章就是了。一個具足阿含正見的人,最起碼對五蘊苦、無常、無我的體認要做到「賓主歷然,前後一貫,言行一致,始終一如」的地步。 「賓主歷然」中的「賓」是指次要的加行,「主」是指主要的工夫,行者在明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的同時,對於自己今後主要的和次要的修行方法都很清楚,才叫做賓主歷然。 「前後一貫」是說,不管什麼時候,不管到哪裏,都是前後一貫,不會矛盾。 「言行一致、始終一如」是說去年、今年、明年他都一樣,人前人後、窮通順逆,他的人格、風骨都不變。 對五蘊苦、無常、無我的體認,做到「賓主歷然,前後一貫,言行一致,始終一如」這十六個字,才能說是具備了阿含正見。這十六字是任何一位見道者,在道行上所應有的特徵。 -------------------------------------------------------------------------------- 解脫之完成,第一個關鍵在於能否深信深解「五蘊無我」。倘於五蘊無我這一事實,具有真知灼見的確認和痛切的感觸,則不會對世間生起牢固的執愛和強烈的激情,這時允稱為見道。 接著第二個關鍵,端視行人是否具備禪定力,倘於日常生活恆常活在眼前一瞬,並熟嫻靜中的入定,則對五蘊無我的感觸將更深刻、親切,攀緣、衝動的激情也漸漸止息,此稱之為修道。通過這兩大關鍵之後,行人將平步趨入解脫境,他的道業不再有退轉之虞,只要短時間內不致捨壽的話,他必定親證涅槃,完成自覺的事業。 -------------------------------------------------------------------------------- 般若的修習,依根性的差異而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大要可分為依止善知識之教起深信心而修,和依止般若經論多聞薰習、如理思惟而修。 -------------------------------------------------------------------------------- 佛法三藏以及古今大修行者的著述,處處充滿著蓄意佈局的「陷阱」,除非「部行獨覺」根性,以及經由中觀思想的淬鍊,否則,當今未具足空勝解、初禪定、古風道骨的學佛人,企圖悟道得淨法眼,誠可謂如龐蘊居士所言:「難!難!難!難若十擔芝麻舖在樹梢上!」 -------------------------------------------------------------------------------- 一、空勝解——於般若中觀的根本要義得正確、堅固、普遍的理解。 二、於未到地定得自在的定心——具備一心一境的禪定個性。 三、知非即離的道骨善根——這是一種趣向無無明——正覺的動力。 以上三項若缺一,則不可能靠自己之力達到覺悟之境。 -------------------------------------------------------------------------------- 一般而言,佛教趣入涅槃的要門有二,一個是「理入」,一個是「行入」。理入則窮透客觀(嚴格言之,並無絕對客觀的存在,此姑且用之)萬有的實相——此即諸法畢竟空觀。行入則直顯主觀之心性(因客觀而顯主觀,並無絕對主觀的心性,此姑且用之),透過功行令心住空無罣礙,無住、無貪、無取、無捨之境。 -------------------------------------------------------------------------------- 佛教的覺悟,具體的內容只是明白世間萬有因緣生因緣滅的道理,並且在經過一番徹底、專注的反省之後,捨棄違反緣生緣滅之理的意識和邪見,擺脫對宇宙真相、人生意義的種種無知和疑慮,如此而已! -------------------------------------------------------------------------------- 涅槃解脫是一切煩惱、一切戲論止息的境界,這種境界並不是因緣所生法,相反的,它是一切產生痛苦不安、紛亂失衡的因緣滅盡之後,法爾如是自然呈現的。由於涅槃當中沒有絲毫造作、對峙、繃緊、起滅的現象,所以可說是最寂靜安樂的境界。 -------------------------------------------------------------------------------- 大小顯密各個宗派,其修道重點共同都在於破除我見法見,只是彼此的下手處和教育學人的方法,輕重略有不同而已。 -------------------------------------------------------------------------------- 修行能不能脫離三界輪迴,決定在能不能觀五蘊皆空。 -------------------------------------------------------------------------------- 觀五蘊,等同觀一切法;觀五蘊無我,等同觀一切法無我。 -------------------------------------------------------------------------------- 佛教說空有廣義狹義兩種,廣義是般若中觀所說的緣起無自性——諸法畢竟空;狹義就是原始佛教和現今南傳佛教所說的五蘊無我——我空。而無論主張畢竟空或主張我空,之所以不妨礙它們斷除俱生薩迦耶見證得涅槃,是因為俱生薩迦耶見乃是體證我空的智慧——無我智所斷。 -------------------------------------------------------------------------------- 去思惟觀察「雖有業的現象,但實無作者;雖有苦的現象,但實無受苦者。」倘能洞悉此五蘊身非我、無我、不是我、和我無關,純是一堆組合物,而變化的一切物質和心靈現象,只是這堆組合物的施為功能而已。若能於此有真知灼見的親切感,則可滅盡戲論,達到可稱之為「覺悟」的境界。 -------------------------------------------------------------------------------- 「只有苦難存在,卻沒有受苦者;事跡是有的,卻找不到行事的人。」——所有的佛法都為了引導人們去體驗這句話。 -------------------------------------------------------------------------------- 無論哪一種法門,只要能契合緣起無我論的原理,並確認所謂修行並不神秘,無非是清淨三業、息滅貪瞋;若能把握這兩大原則,則隨修佛教任何法門,都能趣向解脫。 -------------------------------------------------------------------------------- 一切沒有「我」的份,苦難、解脫都與「我」無關——這是佛教使人徹底解脫的妙方。 -------------------------------------------------------------------------------- 佛教的修行分很多層次,在較高層次的修行裏,必須對「五蘊無常、無我」的現象,有深刻的觀察和感觸才堪稱「修行好」。 -------------------------------------------------------------------------------- 記得以前讀過《俱舍論》,內中似乎提過:「凡厭下欣上者,皆為有漏定;而無漏正定的特色,須是沒有上境可欣樂,唯是厭離背捨一切存在之境。」在實際修定修慧上,《俱舍論》這段訓誡的文字,是很切要的! -------------------------------------------------------------------------------- 修行就像拉風箏一樣,線不可太粗,同時手也不能拉太緊——不過卻剎那也不能鬆手離線!具體的說,修行要把握輕鬆、悠閒、自然、快樂的原則,這樣才容易跟解脫相應;但是心卻要跟苦、空、無常、無我的生命觀牢牢綁在一起,任何一個起心動念都要敬慎,久而久之,功夫才能成片。而最後修行若有所成,當會有一種徵兆出現--那就是他會非常了解自己。忘了是那一部經論所記載的:「能如實了知自心者,便是菩提薩埵。」 -------------------------------------------------------------------------------- 佛法係源自佛陀的修證經驗,兩千多年來,也從未有一位佛門聖賢不重視修證;任何時代與國度的佛教,倘若缺少了修證道,佛法將失去最終的憑藉,而一切繁榮的景象,都將只是表面性的。 -------------------------------------------------------------------------------- 無論嘻嘻哈哈,或是滿臉憂容,它們跟有沒有出離心是無關的。一個人可能行徑如枯木寒巖,卻對世間心不死;反之,也可能心熱如火、事事關心,但出離心卻是人間少有! -------------------------------------------------------------------------------- 鈴木大拙住的地方,叫做「也風流庵」,日本的精舍叫「庵」。其實「風流」並不是好色的意思,我很欣賞他的「也可以」的哲學。人世間有許多事,如果你知道它們不過是緣起如幻的顯現,則不妨以「也可以」的態度面對之。 -------------------------------------------------------------------------------- 真正的定是心跟生活的一切綁在一起,曾說:「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以莊嚴之心面對眼前之境。」道要怎麼跟生活結合?道不是單指緣起空義而已,道是指萬德--「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若想略過福德只取第一義,古德若見如此,會要你先去搬水運柴三年再說。 -------------------------------------------------------------------------------- 解脫之道,首先就是要看清這五蘊世間是無常的、苦的、不值得執取的,然後真正的放下,不再熾愛它們,這樣就好了。如果能夠這樣不退轉,便是解脫了。只是凡夫經常退轉,因為六大根本煩惱還沒有斷根。我們什麼時候真正看破五蘊世間,不再執著它了,那就是解脫。 -------------------------------------------------------------------------------- 解脫者之所以能夠獲得普遍的無礙之樂,起初是因為信解三寶、皈依三寶;中則依教奉行、如法修行;最後則因為看透生命緣起無我的本質,內心除了感慨生命之不可執、不可以形像軀殼侷限,從而打破以五蘊為我及我在五蘊之外的迷情。由於再也沒有「我」的錯覺,一切為了保護「我」,害怕失去「我」的種種緊張憂怖當下粉碎,此刻一種輕鬆寬坦無整自然住的心境自當油然產生。 -------------------------------------------------------------------------------- 佛法的修行,信、戒、定、慧,這四者是相互影響的。因深刻理解諸法如夢如幻的道理,促使固執孤傲的心態鬆動,從而認為業報輪迴或許有可能;因相信業報不失的三世輪迴,從而捨棄名聞利養的追逐,一心深入大手印定的修習……。 -------------------------------------------------------------------------------- 輪迴的根本是自性見(薩迦耶見)——我見、法見,由於它們讓人類緊張、焦慮、不自在,所以才輪迴生死。 -------------------------------------------------------------------------------- 慾界眾生比較嗜欲,固然是事實,但嗜欲重只是障礙聖果的證得,卻不是生死輪迴的根本,生死輪迴的根本乃是自性見的戲論——於如如之境生起虛妄分別,復於虛妄分別境上產生執著。這才是眾生輪迴生死的根本原因。 -------------------------------------------------------------------------------- 生死的根本唯是在俱生薩迦耶見,這俱生薩迦耶見是一種對緣起無自性空的世間現象(也是世間真相)的無知,由於這種無知,使人對業力習氣完全沒有免疫力,人們只能順著業力習氣,奔逐於世間萬象(包括有形的物質和無形的名言概念),從而由業力習氣主導生死輪迴。 -------------------------------------------------------------------------------- 自性見就是不變、永恆、絕對、完美、圓滿、本體的種種心態、種種觀念,謂之自性見。自性見分兩種,一種是屬於觀念上的,在思想、觀念上有圓滿的、絕對的、不變的、永恆的、萬能的這一類執著,謂之「分別的自性見」。另外,一種是屬於心態上的,在動機、心態上有絕對的、永遠的、不變的、圓滿的、永恆的、自我的、完全的、本來如此的這一類執著,謂之「俱生的自性見」。 至於如何破除分別自性見及俱生自性見?當然喔,從大乘八宗來講,他們分別有各自的方法,不過原理不外「止觀雙運」一途,也就是必須定慧雙修。因為透過定力,使人的反省力加強,對於自己的思想觀念,有能力做一番深刻的反省,並且使人有辦法扭轉惡習、廢棄劣根性,承擔應受之苦、放下應捨之樂。而智慧則使人朝向正確、有效的方向邁進。 -------------------------------------------------------------------------------- 《中論》有一句非常直截了當的話︰「何故生戲論,謂有生老死?」更徹底的說,大小顯密、染淨浮沈、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苦、集、滅、道、智、得、無明、無明盡,這一切的一切,也統統都是戲論! -------------------------------------------------------------------------------- 人類的貪瞋痴源於顛倒夢想——對一切都是緣起的,非自主、非自成、非恆常、非我、非我所之實相的無知。這種顛倒夢想對人類而言已經是根深蒂固,融入骨髓,化為「自然」之習性,如果沒有透過一連串的反省、懺悔、改進之過程,很難真正有效的扭轉那一股貪、瞋、痴的慣性力量。 -------------------------------------------------------------------------------- 我們人類一切的矛盾、疑惑,都來自在事物上建立起事實感。譬如打坐時心慌地自問︰「妄念很多,怎麼辦?」其實,妄念是真的嗎?妄念只是一個名相,只是一個假名,它根本不曾存在!存在的那個「念頭」是不可說的,那是法性顯現的遊戲! -------------------------------------------------------------------------------- 什麼是「我」?從修行常見的盲點,可以說:真理就是我,佛就是我,眾生就是我,解脫是我,大悲也是我,究竟、圓滿、絕對……都是我的異名。凡心中存有這些概念和掛礙,都是病! -------------------------------------------------------------------------------- 佛教的修證境界雖然經論上絕大部份是以非常偉大崇高的方式來描述,但偶爾也會以卑微渺小的方式來透露涅槃解脫的消息——雖然這種表述方式並不易引起一向喜愛最高、圓滿、絕對、第一……的眾生注目。只是一般人哪裏會知道所謂「最高」「圓滿」「絕對」「第一」其實是薩迦耶見的異名! -------------------------------------------------------------------------------- 誰是上帝心目中最好的子民?什麼是人類最高的真理?這些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包括我所信仰的佛教,我也不認為它是最高的真理,我只理解佛法緣起無我的教義是現象的事實、是治療人類精神心靈苦痛的藥方,但是,我並不認為它是最高或絕對的真理。 -------------------------------------------------------------------------------- 在我心目中沒有什麼「不共的」「唯一的」「最高的」……等觀念,人既無法一一窮盡宇宙的個別相,又無法接觸所有世間智者,卻說自己所奉行、所喜歡的是「最高」「最好」「最妙」,我覺得這不是嚴謹的態度,也不是重視經驗者的態度。 -------------------------------------------------------------------------------- 人的一生,時間和精神都有限,修行者應致力於時間沒辦法代替我們消除的「自性見」方是上策。由於情愛慾望,就某個角度來說,年紀大了或體力衰弱,乃至餵飽的時候,它就會自動消減;而「自性見」卻隨著意識之流念念相續,它不會因為時間因素自動消減——除非學佛者於空義經漫長聞思修的過程,方得以截斷業習之瀑流。 -------------------------------------------------------------------------------- 我不敢說一個人要證入三果,證入阿羅漢果很容易,但至少可以說一個人要證入初果、二果並不難,只要透過正當的努力、正確的方法,一般人都有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三個月、三個星期乃至一個星期以內,體驗到自己的本來面目,自知、自證、自覺疑惑永斷,戲論永不復起。好比說這裡有好幾盞日光燈,如果我想把燈熄滅,卻在地上拍打,則即使拍打一百遍、一千遍,日光燈仍然不會熄滅;但如果先找到總開關,伸手將總開關關掉,所有的日光燈就熄滅了。修行和這件事的道理是一樣的,它是方法以及觀念的問題,我們千萬不要盲修瞎煉才好。 -------------------------------------------------------------------------------- 在邁向解脫的這條路上,我們一般人最大的問題是在於不知道將有限的時間、精神擺在正確的方向上,如果我們能瞭解生死輪迴的根本,唯一只在於昧於緣起空性的顛倒見而已,而能夠將全部的心力用在認識空性的道理,並且持續地探討它的原理,務必使自己對空性的道理清清楚楚,進而也在生活中不斷反省自己的起心動念、習性偏好是否偏離空性,有則揚棄,沒有則繼續依空性生活,這樣一來,所有的疑慮、偏見、憂悔、罣礙自然會一一消失,空見、空慧、空智也會自動生起。 -------------------------------------------------------------------------------- 佛法分廣行與深觀二部份。 廣行,應「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為度一切眾生,莊嚴德相,勤學一切法門。 深觀,則是要單點深入。它所需要深入的,不是方丈之地,乃至不是立錐之地——而是只要針頭般所點微細之地,好好深入即可。 所說「針頭所點之地」是什麼?即是緣起畢竟空或緣起無我義! -------------------------------------------------------------------------------- 體認本地風光——明心見性的功德,是使人廢棄邪見,矛盾永息、疑惑永滅而已,雖然不會再有「道要如何修?」「無明從哪來?」「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往生淨土是帶業?消業?還是淨業?」「大小顯密哪一宗究竟?」等疑悶,也不會有因為昧於實相而引生的無益禁戒和苦行。但是那些不假思索而生起的種種情緒衝動,和無關思想觀念而有的不安、無聊、寂寞、煩悶等煩惱,他尚無力化解。因此即使是見道者,仍然會有貪瞋。 -------------------------------------------------------------------------------- 對於有過開悟經驗的人,善知識的指導方法有兩個,一個是漸修,一個是頓修。之所以採取漸修的指導方法,通常是因為學人的道基較弱,不從漸修加以補強無法趣入正統禪境,因此指導學人要疼惜妻兒、照顧家庭;要惜情念恩、守信重諾;處事要果敢堅決、對一切人應觀功莫觀過、念恩不念怨……等等做人的道理。此外,也會教他如何修習禪定、如何活在眼前、如何做好動中定、靜中定,以及念念觀照等種種增強定力的方法。一般而言,漸修的方法,學人達到念念見性的地步,所需的時間稍長。 至於頓修的教法,雖然止息貪瞋的效果比較快,卻必須具備三項前題條件:一、對善知識的信心要強,如果信心不夠就沒辦法。二、要有機會時常親近善知識,如果連碰面的時間都沒有,哪能從善知識全體展現的人格中,獲得熏習的效果呢?三、學人必須有強烈的道心。 倘若具備這三項條件,而學人所親近的善知識果真是漏盡解脫的修行者,那麼學人的人格必然會全面地提昇、趨向成熟,且悟境也會一天比一天地清明。三兩年內——甚至三兩個月之中,獲得法眼清淨,實屬必然。 -------------------------------------------------------------------------------- 初果祇是斷疑結,斷分別自性見結,斷戒禁取見結,斷此三結而已,但他有四個根本煩惱——貪、瞋、痴、慢未斷。「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才能無憂亦無怖」,既然渴愛都沒斷,當然沒有辦法達到八風吹不動的地步,真正的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要到三果位以上的佛弟子才能做到。 -------------------------------------------------------------------------------- 安心有兩種,一種是對人生的方向、生命的意義已經不再猶豫困惑了,這是一種安心;另一種是心境處於平靜穩定的狀態,不管環境如何、際遇如何,他的心境始終不受動搖,這是另一種安心。 -------------------------------------------------------------------------------- 人類的一切執著來自於見解——分別自性見、俱生自性見。有見解就一定有執著,但沒有見解卻不一定沒有執著,因為先前因見解而生起的執著仍有餘勢;雖然如此,但它註定要自己止熄的,因無後續「燃料」之故。 -------------------------------------------------------------------------------- 沒有戲論是在見地上沒有戲論,也就是說在內心深處對一切的主張、見解,都能親切深刻的明白:此乃虛妄分別心所生,非如、非諦、非實。此時心境有著深沈的安詳,不為一切的名言概念所欺。儘管如此,表層意識依舊平常,仍然可以一如凡人處理繁瑣事務,進行龐大的思考工程。 -------------------------------------------------------------------------------- 一個心住如如的人、一個無所住的人,是不會莫名其妙突然發射腦波,是不會無端不守本分產生戲論的。他是不忍眾生苦,才有所言說,而凡有所說其實都是戲論。唯一個明白無明的人、一個明白如如的人,由於他是不忍眾苦故而有所說,因此,他的「戲論」經上通稱為「方便」。 -------------------------------------------------------------------------------- 一個初見諸法實相的人,由於再也不會有「是耶?非耶?」之疑惑,也不會有誤以為是、當以為真的思想、觀念,他徹底從一切疑惑、自性見——實在感之見解中解脫出來,這時先前發自疑惑、邪見的那一部分散亂心、掉舉心,當然也就隨之止息了,所以見道者的定力會自然增強,這便是我所謂的道共定——伴隨智慧而來的定力。然而儘管見道者的定力增強了,但是倘若先前的善根(知非即離的道心)未臻敦厚的話,那麼此種道共定,並不會被運用來觀照、察覺內心深處的無明和不安,不僅如此,嗜慾重、瞋心強的話,此種道共定只是使他更成為膽敢追逐五欲的「三昧勇士」而已! -------------------------------------------------------------------------------- 強調應疏導情慾而勿壓抑情慾的現代禪師,勿忘了此乃特別針對初學者而言,無非希望初學者勿過度壓抑已有的情慾,導致障礙禪定、退失道心。悟後起修者,則應致力於遠離下劣樂,培養起高貴的生活方式——以禪悅為食,並勤觀欲境苦、空、無常,堅忍無生。 -------------------------------------------------------------------------------- 佛教認為每個人的心都含有真善美的潛能,也藏有貪瞋癡的種子,但不論真善美也好、貪瞋癡也好,同樣都覆蓋著一股幽暗——也就是無明。儘管它們的外顯姿態不同,人類文化對它們的褒貶也有天壤之別,但那只是表相而已,就本質而言,同屬一種激情。它們之所以表現出善惡不同的行為和營造出染淨不同的事業,只是時間、環境、誘因、對象、心情、機率以及某些我們無法掌握的因素使然。站在佛教修證的立場而言,佛法並不是要人提昇真善美、消除貪瞋癡,而是教人要直接透視那股幽暗的無明。因為只要無明還存在,人類的智慧就永遠存有盲點,德行也不會穩定,內心深處更將籠罩著多層的不安與矛盾,永無了時。 -------------------------------------------------------------------------------- 人類的言行表現,不管是真善美或貪瞋癡,都有黑暗的無明附屬著,雖然真善美或貪瞋癡的外顯形相不一,那只是時間、地點、對象、機率不一樣而已。從佛教修證的原理來說,修行的重點並不在叫人提昇真善美,也不在叫人斷除貪瞋癡;佛教的精義,是教人發揮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使人瞭解諸法如夢如幻,毋須執著也無可執著。倘能破除無明顛倒想,就能轉化貪瞋癡為悲願濟世的動力,成為大慈大悲的解脫者。」所以修行人不是要去掉七情六慾,而是轉個方向就好了。 -------------------------------------------------------------------------------- 無明是什麼呢?無明是一股盲目的衝動,這種衝動是人類有情很久以來就有的一種業。我們沒辦法知道這個業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也不知道這個業到底從哪裡來,佛經稱之為「無始無明」——無始以來、不知所以、冥暗的衝動。這股衝動就像風一樣,當它還沒發生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它在哪裡,一旦發生的時候,也只能從它的作用——貪瞋和邪見反推它的存在;除非人已經徹底解脫、證入涅槃了,不然就無法確切明白無明是什麼。 -------------------------------------------------------------------------------- 無明是策動生存、性愛、虛榮等強烈慾的總根源,它的內容很難加以分析。首先因為它潛藏在意識最深處的地方。人類為溝通感情、交流訊息所創設的語言文字,並無法詳實描述它的狀態——它不是一般人普遍皆有的經驗。其次是因為它的內容並不單純指向某一事物,或明確的指定某一項慾望——這使得它的存在似乎有點抽象,不易觀察。不過在禪師眼前,它是無所遁形的,它就像躲在幽暗處的「厲鬼」——具體的說,則是一股「不緊緊抓住絕不甘願的意志」。 -------------------------------------------------------------------------------- 修行人如果達到自覺地想要廓清無明,則表示修行工夫已經落實且更上一層樓了。因為除非學人的心志穩定、見解真確、內省力強,以及向道之心已緩緩生起,否則是不會留意到無明這一微細問題的。通常他們不是「視而不見」地逃避這一難以突破的關卡,便是沒有足夠的反省力察覺到無明的存在。而無明就是鬼!這隻「鬼」粗略地說,就是潛藏在人內心深處的動機,缺乏真切道心及未經禪定訓練的人,一般是無法發現的。因為它的運作,是在念頭生起之前,或者說它並不需有念頭的活動。 -------------------------------------------------------------------------------- 佛教所說的輪迴,其實是指「鬼」在輪迴。這「鬼」對世間事物的執著是無間斷的。常人的心念有時生氣、有時不生氣;有時憶持、有時忘卻;有時有見解、有時沒有見解——但「鬼」的執著力,卻是無時不刻都在,且是不須合乎道理,甚至是荒謬的! -------------------------------------------------------------------------------- 根據我的信解,輪迴的產生是這樣的:當一個人的肉體快衰敗壞去的時候,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及思考記憶都快消失的剎那,「鬼」就在迴光反照的最後一念裏,重新抓住一個出現在此際的影像來執著,隨後—— 一個新的生命又重新孕育了。 -------------------------------------------------------------------------------- 一個懂得佛法的人,並不會急於鼓勵學人做善事,他的重點常是擺在幫助學人內觀省察自己的「鬼」。如果能將「鬼」轉變成「無位真人」,那麼所有的智慧德行便會漸漸俱足;屆時,體現無位真人的學人,自己便會去觀察時節因緣,決定悟後的行止。 -------------------------------------------------------------------------------- 從佛法而言,人類都隱藏有深沉、隱晦、幽暗、強韌的動機,那個動機就是「鬼」。只要那個「鬼」還在,所推動的任何事業,無論世俗性的或非世俗性的,無論個人性的或大眾事業,都只是增加鬼的力量而已。 -------------------------------------------------------------------------------- 由於人在迷昧的時候,所營造的一切行為,最後都將豐富無明意志的勢力,一旦無明意志的勢力增強,人只會越來越膨脹自我,越緊緊抓住所有和自我有關的事物—— 無論所把持、所緊握的是多麼崇高偉大、輝煌閃亮的理想。 -------------------------------------------------------------------------------- 對於世間人種種「神聖」和「邪惡」的行為,不用刻意讚美也毋須嚴厲地指責,因為,一則他們都不是出自絕對的自由意志——或者可說,其中亦有幾分出自無奈。二則這些「美醜善惡」只是「鬼」的不同表現,差別在「有抹粉」或「沒抹粉」,但在「胭脂香粉」之下,同樣覆蓋著無明。 -------------------------------------------------------------------------------- 一個人若急忙的想去做什麼,一定是有某一種固執的理想、抱負、見解,甚至某一種盲目的力量推動著他。從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乃至於後代的禪宗,他們都很重視背後那股盲目的動力消失了沒有。 -------------------------------------------------------------------------------- 當推動我們去做任何事情的盲目動力消失了的時候,則無論做什麼事都不會違背佛法的。那就好像樹的根被截斷了,樹葉雖然還很翠綠,可是終將會枯萎的;也好像火爐的薪材都已經被拿走了,雖然還有餘溫,可是終將要熄火的。所以止息背後那股盲目的力量最重要。 -------------------------------------------------------------------------------- 什麼叫無明呢?我用簡單的幾個字來定義︰「在如如之境上有所增添,就叫無明。」舉個例子來說,眼前這張桌子的顏色,乳白的顏色不是它的原色,是油漆匠加上去的。同樣的道理,無明為「如如之境」添加標誌一樣。一切法本來都是清淨的,但是,我們卻給它安立許多概念、符號、名相,這就叫做無明。這就是我所說的,於如如之境——「本來面目」之上有所增添。有所增添之後,接著不是貪就是瞋,不是喜歡就是逃避,這就是輪迴的起因。那要修什麼才有辦法破無明?——我說必須去體現萬物的本來面目,我們的無明才能止息。 -------------------------------------------------------------------------------- 我們總是先安立符號,然後再來追求,追求不到便感到痛苦、內疚。我們一直活在這樣的束縛裡面,雖然似乎很有秩序,但是沒有創造力也沒有生機。反過來,如果你能夠稍微體會所謂的真理,都只是人類自己安立的,並不是絕對不變的標準,這時候,你就不會緊緊抓住某一標準執著不放了。你的行為和你的生活,在別人看來也許並沒有嚴謹的規矩,可是卻充滿活力。所以莊子曾經說︰世間人所過的生活,都是有秩序而沒有生機的生活;而自在的人,包括他自己,則是過一種沒有秩序卻充滿生機的生活,他這句話是相當有深意的。 -------------------------------------------------------------------------------- 真正的佛教不是叫人家斷七情六慾的,真正的佛教必須要能夠在七情六慾裡面,肯定情慾的存在、透視情慾的本質,並且在其中體驗佛法。為什麼?因為當體即如啊!那些感覺都是如來的法性,而眾生卻安立︰這是「情」這是「慾」,然後逃避它。逃避它就是瞋,趨向清淨就是貪,皆不離無明啊! -------------------------------------------------------------------------------- 修行其實只是覺不覺悟的問題、明白不明白的問題。明白的人,在花街柳巷、士農工商、七情六慾、戒定慧裡面,都可以修;不會修行的人,到什麼地方都渾身不自在。明白的人,當下無事,有事只是隨緣顯現;不明白的人,手忙腳亂,怨東怨西。所謂「山河大地是如來」,絕不因為山河很整齊、大地很平坦,而是就在錯綜複雜的當下就是了。不會的人,則一定要移山倒海,弄得很平齊,才能安心。其實,「不是環境不好,而是你的心很亂」,如果你的心不亂的話,則到處都好。 -------------------------------------------------------------------------------- 貪瞋因無明而起,只對治貪瞋,是無法直截根源的,也許某一部分的貪瞋減少了;但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另一部分的貪瞋又生起了。而人類一切的憂苦不安,統統來自無明,所以利根的人、會修行的人,是應該直接指向無明的起處去修。 -------------------------------------------------------------------------------- 人類的行為一般以為是由思想觀念所決定的,其實思想觀念影響一個人固然深遠,但比起潛意識對全人格、全行為的影響,它只是小巫而已!潛意識,我時常稱它為「意識形態」或「深層的心態動機」。心態和動機影響一個人是巨大的,儘管一般人並不太察覺它的存在。這是因為潛意識運作的方式十分隱晦,以及一般人大都缺乏深靜細密的內省力所致。我曾說:「改變十個行為不如改變一個思想;改變十個思想不如改變一個心態動機。」 -------------------------------------------------------------------------------- 何謂「潛伏心態」?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種潛伏心態,只是自己未必知道而已。我們往往誤認純出自愛心才會對大眾事務表現出格外的熱情,殊不知在這當中自然也有一份不甘寂寞、不耐無聊的成分存在;我們自以為在宣揚真善美的精神和價值,其實在我們內心除了善良心念之外,仍然包藏有對他人的掌聲和欽敬羡慕的眼光的眷戀和癖好;我們參加宗教活動的行為,除了因為本身具有信仰之外,往往也因為我們需要樂意接納自己且完全沒有利害關係的朋友;甚至以後之所以會繼續朝向宗教真理努力的追求,有時候也因夾雜著許多不純的動機,諸如:虛榮、自尊、名望、金錢或者無異一般世俗男女的追逐、醋勁……等等。 -------------------------------------------------------------------------------- 娑婆世界的眾生,原本就夾雜有貪瞋癡種子和真善美潛能,主宰人的行為、思緒與意念的力量乃是多元,有道聽途說似真還假的觀念,有經過長時印象的累積或理性思辯而成的表層意識,也有記憶不再鮮明卻忽隱忽現仍舊充塞於生活中的情執意圖(也就是經沈思內省可見的「下意識」),而影響最劇的更有為人們冰封於潛意識唯獨於夢中出現或於禪定中觀照可見的生物本能及種種原始慾望。 -------------------------------------------------------------------------------- 平常人由於意識及潛意識都不認同「諸受是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等三法印,思考習慣和個性心態上對色、受、想、行、識存有自知或不自知的實在感,所以一切的施受作為都無法脫離無明的影響。 -------------------------------------------------------------------------------- 人生的痛苦不外是生理性的及心理性的。生理性的痛苦,其減輕之道可包括:「奉公守法,勿結惡友冤家」、「培養專業知識,學得謀生技能」、「勿暴飲暴食,調劑身心」……等,當中尤以鍛鍊「堅韌的意志力、定力」最能有效克服及減輕生理性之苦。至於心理之苦,則可透過對世間真相——「苦」的觀察,徹底的放下對苦——「五蘊」的執取,而完全消除。 -------------------------------------------------------------------------------- 人類痛苦的主因是渴愛,而佛法的精神要旨乃在「放下」——放下種種自我概念,無論是邪惡,還是真善美的,只要有「自我」的成份,都要放下。而以神通、特異功能,乃至強健身心為動機的修習,都是一種「增益」行為,它和「放下」的精神是背離的。在追求正覺的路上,學佛人禁忌的是,動機不純、用心不專,一旦犯禁,絕無與涅槃相應的現量智慧生起之可能。 -------------------------------------------------------------------------------- 古德說:「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換句話說,在佛教裡不論何種法門,都是做為工具用的,目的都是為了到達佛教共同的理想境界——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或者說「無住涅槃」、「無餘涅槃」。既然佛教的特色是,一切法門都只是工具,所以佛法當然是為人類服務的。 -------------------------------------------------------------------------------- 修行的方法和目的是一致的,無非是如何讓自己消除內心深處的不安,以及用盡各種辦法透過各種途徑去幫助周圍的人,讓他們也能消除內心的不安。 -------------------------------------------------------------------------------- 在現實上,詳切具體的向世人揭櫫從一般的勸人為善以到達不安、自卑徹底解除的涅槃境界,目前就我所知,似乎以佛教為最。 -------------------------------------------------------------------------------- 人為什麼會探尋佛陀的本懷?人為什麼會追求真理?——我以為與其說他在尋找最後的答案,不如說因為他不安。由於心裡不安,使人不斷地往前奔,雖然表面上要的是「最高的」「究竟的」「正確的」,但其實也可說是正被不安所侵襲。當一個人能夠將心底潛藏的不安化解時,雖然未必是獲得結論了,但你也可以說他已找到答案了。不過,如果有人堅持他已經證到什麼了、明白什麼了,那表示他還不懂。 -------------------------------------------------------------------------------- 與其說人類是在追求最後的真理,不如說人類是被一種不安在推動,那個「不安的東西」是什麼?——就是攀緣的心。當熱切、貪戀的攀緣心止息時,一切疑慮、困惑自然滅盡。疑惑止息的人,靜時常處「無方位」的心境,動時則表現「全方位」的人生態度,凡事隨緣,不會有勉強的行為。隨緣的人較少有主宰欲、支配欲,而逐漸化解我執和渴愛的人,自然也就能夠恆順眾生,隨遇而安。 -------------------------------------------------------------------------------- 人為什麼需要真理?其實人並不是真的需要真理。從佛教思想來講,人是因為內心不安,才會有所追求;如果內心已經滿足了,已經無罣礙了,就不會想去追求最高的、圓滿的、究竟的、了義的真理。 -------------------------------------------------------------------------------- 法界無限的寬闊,眾生原本解脫,只因長久以來,人心皆有所住,致而失去敏銳的感應力,並如春蠶吐絲一層層地自困。 ------------------------------------------------------------------------------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