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艋舺剝皮寮&龍山寺
2011/08/07 08:51:52瀏覽80|回應0|推薦0


對早期台灣社會發展稍有概念者來說,都知道「一府、二鹿、三艋舺」,這三個地方都曾經創造過台灣昔日的工商繁華景象,但是隨著時空環境的變遷,產業結構的更迭,不免逐漸蕭條式微,甚至被淡忘。
「艋舺」是萬華的舊地名,因為港口貨物集散交流而繁榮,剝皮寮位於今日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內,比鄰老松國小,距離萬華車站很近,走路約15分鐘便可到達。


剝皮寮因早期是煤炭販售集散地,商業交易非常熱絡,而被稱為「土炭市」,擁有不少洋樓房屋,是萬華老社區現存年代最久的街道,自清代、日據時期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部分建築因年久失修殘破不堪,台北市政府為讓老街能更進一步與地方發展相融合,自民國92年起,邀集文史工作者及專家學者進行整修,歷時6年,於民國98年整修竣事,賦予老街新生命,風華再現。


走進老街,遙想昔日人聲鼎沸的繁華景象,磚造洋房與木材巧妙結合的建築物,感覺更是古色古香。


至於剝皮寮地名的演變與由來,根據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製作的摺頁所述,清代稱福皮寮、福地寮街,日治時期稱北皮寮街,光復之後稱為剝皮寮。
剝皮寮究竟是剝什麼皮呢?剝樹皮?剝獸皮?或只是閩南語發音的北皮呢?但與今日的剝皮酒店、剝皮妹則大相逕庭,天壤有別。


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位於廣州街與昆明街交叉口,是一棟二層磚造的樓房,本中心週二至週日開放免費參觀,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在一、二樓分別設有教育館與醫療館,讓參觀人士探索過去的台灣傳統教育及醫療的發展歷史。






發現二樓有一處剝皮寮布袋戲團棚子,昔日農村社會每逢廟會總有布袋戲公演,這一幕彷彿又讓四五年級的人想起過去的回憶。
「緊張緊張  刺激刺激   金光閃閃  瑞氣千條   轟動武林   驚動萬教   萬惡罪魁藏鏡人   風流倜儻史艷文  苦海女神龍   哈梅二齒  通通照過來....」


望著這些布偶,想像掌中乾坤的故事情節...




時光又回到國民學校五年甲班,黑板上方的牆壁有國父遺照和「天下為公」四個大字,教室裡有幾張低矮的桌椅,打開抽屜看看裡面藏了甚麼玩具?公布欄張貼著一份泛黃的「國語日報」,還有大道埕公學校的賞狀。






下課了,走出教室,地面上劃有跳格子,一旁有一木箱,裡面放置了幾組鐵圈和握勾子,這神奇的滾鐵圈,是早期農村社會童年很普遍的玩具,幾乎可見人手一組玩得不亦樂乎,滾鐵圈發出鏘鏘鏘響亮的聲音,滾過街頭巷尾,滾過鄉間田野,還可下樓梯,更要控制閃避障礙物,否則倒了就算死掉了,大家比比看誰的技巧高超...








龍山寺與剝皮寮只有一街之隔,是萬華地區非常著名的廟寺,中國宮殿式建築美崙美奐,因其歷史悠久經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二級古蹟。


龍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配祀天上聖母、文昌帝君、關聖帝君等諸神佛,相應靈驗,香火鼎盛。






後殿門面寬敞,由媽祖廟、文昌祠、武聖廟等三殿並立而成,可以說聚釋、道、儒三教仙佛於一堂,今日來此時見善男信女甚多,或坐或站圍繞著主殿,人手一本虔誠誦經。


日期:2011.8.5        天氣:晴        地點:萬華剝皮寮老街、龍山寺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