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溪武德殿、御成古道
2012/01/23 08:36:37瀏覽32|回應0|推薦0

 
一個地區的發展除了地理條件之外,通常也有豐富的人文歷史背景,大溪因境內有大漢溪(舊稱大嵙崁溪)而得名,
據查,同治初年,當地住民李金興出仕,李騰芳中舉,鄉民為彰顯科舉功名,又將地名改為「大科崁」,光緒年間巡撫劉銘傳在此設立撫墾總局,
又將「大科崁」改成為「大嵙崁」。最後在1920年,日本人將地名改為「大溪」,此名稱就沿用至今。

從今日尚存的大溪老街不難看出昔日的商業繁盛光景,這些老街商號彼此聚集林立,如新南老街、中正老街及和平老街等,老街商號的門面造型均極為講究,
各具特色,從現存的山牆樣貌、雕工精緻,混合日式、中式、歐式等風格,可見過去因航運之利,造就出大溪的工商鼎盛。

比鄰大溪老街一帶,也有許多古道存在,如月眉古道、小角仔古道、蟠龍崎古道、齋明寺古道、御成古道及尾寮崎古道等,這些古道有2個共通點,
散置在大溪老街外圍,從四面八方向老街方向匯集,再者這些古道都不很長,可推論大溪老街地區過去即為附近居民生活之重心所在。


大漢溪在大溪境內自上游而下有崁津大橋、大溪橋及武嶺橋,其中崁津大橋是國內首座三跨連續繫索鋼拱橋,
因其造型流暢優美成為大溪新八景之一,橫跨大漢溪之上,有四線快車道及人行步道,橋長776公尺。


武德殿為大溪鎮內縣定古蹟,位於中山老街及大溪鎮公所附近,為木造日式建築,興建於日據時代昭和5年 ( 1930年),於昭和10年 ( 1935年)完工啟用,
據載,二次世界大戰前,日人行軍國主義,除提倡武士道精神外,並在每一個州郡都興建武德殿 (屬警察署) ,作為警察及青年子弟修練柔道或劍道之武道館。

 
造型華麗巴洛克風格的大溪橋限行人通行,兩岸橋頭如城堡宮殿般壯觀,令人眼睛一亮。


典雅浪漫的造型,拱門、紅磚、石雕華麗精美,在寬闊的橋面上,可欣賞大漢溪兩岸風景。


走月眉古道順道參訪李騰芳古厝,回程至大溪老街再看看武德殿之後,過大溪橋再走御成古道(九號崎)。


御成
古道(又稱栗子園古道),從大溪橋右前方的加油站旁瑞興里19.20鄰小路進入。


剛開始有一小段緩上柏油路,約7分鐘左右行至桃園大圳供養塔,為桃園農田水利會所立。


供養塔旁有一土地公廟,等身彩色紅袍造型的福德正神也相當罕見。


接下來就到了御成古道石板路入口,禁止車輛進入,通過路障後一路寬大,林蔭遮天空氣清新。


不到5分鐘已經接近上方終點的御成路車道,前有軍事營區崗哨,旁邊有一處迴廊,可是看起來不像候車亭。


古道頂端車道旁翼然亭有御成路新舊碑文


碑文大致敘述日本裕仁皇太子來台,經過大溪,走訪九號崎,地方人士募款整修古道,也為了紀念太子,將此道路改名為「御成路」,並立「御成路紀念碑」紀念。

 
遠眺崁津大橋,稍後循原路回武嶺橋頭搭車。       日期:101.1.21    天氣:陰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