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黃金神社步道、貂山古道
2012/01/27 08:00:15瀏覽46|回應0|推薦0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2).jpg
今天早上和Fuli一起搭乘火車到瑞芳車站,然後轉乘客運至金瓜石站,難得的好天氣,遊客如織,將此一昔日淘金景點頓時變得好不熱鬧。
從日本式木造建築的舊宿舍區旁的階梯步道往上走,寬大的花崗石階梯緩緩上升。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3).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4).jpg
第一段階梯上來之後轉為平緩的三分仔車鐵枝路,環境清幽綠盎然,粉紅色的山櫻花也逐漸綻放枝頭,好天氣的花朵看起來更是嬌豔欲滴。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5).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6).jpg
三分仔車鐵枝路結束後續往上爬,冬日的太陽更讓人覺得暖和,陡上的石階兩旁留有石燈籠遺跡,高大的鳥居,為日本神社建築物。
據查,鳥居主要用以區分神域與人類所居住的世俗界,算是一種結界,代表神域的入口,可以將它視為一種「門」。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7).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8).jpg
金瓜石黃金神社居高臨下,更顯壯觀氣勢,俯瞰腳下金瓜石一帶聚落、報時山、勸濟堂,還有木棧道上的遊客皆清晰可見。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9).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10).jpg
離開神社遺址後,續往上爬,大部分的遊客多是走到神社遺址而已,只有剩下熱愛爬山的人,伴隨著兩旁的芒花飛絮,一步一步的走在步道上。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11).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12).jpg
已前也曾獨自走訪附近的無耳茶壺山、半平山步道,今日與Fuli同遊,景物依舊熟悉,看看近在眼前的無耳茶壺山,堪稱是勇腳級的山友路線,俯瞰山腰間的神社遺址,
象徵神聖崇高的精神信仰,還有瀏覽地方政府所設的「金瓜石礦山紀要」,娓娓道盡昔日此區的繁華興衰黃金歲月。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13).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14).jpg
山上氣候變化快,驀地,雲霧籠罩整個山頭,眼前和腳下的景物似乎被批上一層白紗一般,瞬間隱沒在雲霧之中。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15).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16).jpg
踏雲穿霧續往上爬,接上方草山戰備道,左往無耳茶壺山,取右往貂山古道入口,此時已過中午時分,途中一平台處與Fuli稍作休息,
拿出背包預先準備的午餐--壽司,先填飽肚子,一邊吃壽司,一邊與Fuli聊著以前的礦工生活,還有九份的繁華,在那年代,有些形容的俚諺也貼切的道出礦工的無奈,
如入坑未死人先埋(ㄉㄞˊ),討海死了無通埋;入坑死一人,毋入死全家。
礦工和漁民的職業都具有高風險和不確定性,而且以前生活困苦,明知挖煤礦是很危險的工作,但為了一家人的生計,還是得冒險入坑,這句俗諺也有人講『欲去死一个,毋去死一家』。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17).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18).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19).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21).jpg
餐後續行,貂山古道上方的入口,圓形巨石「貂山古道」字樣已模糊難辨。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22).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23).jpg
貂山古道自草山戰備道福德宮入口至出口牡丹溪全程約3.1公里,從草山戰備道福德宮這頭過來都是下坡路,走起來輕鬆許多,10幾分鐘之後抵「無緣之墓」。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24).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25).jpg
無緣之墓石碑立於明治35年,其傳說有四,何者為真則無法證實。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26).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28).jpg
回望剛走下來的山谷,仍覆蓋在雲層之中。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29).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30).jpg
出口牡丹溪水量充沛,溪水清澈魚蝦悠游其中,Fuli再度侃侃而談過去的釣魚經,走過資源回收場溪旁橋頭,發現地方政府悄悄的立了一面部分河段近期開放釣魚的告示,
喜歡享受揮竿垂釣的人士,到時候人手一竿,必定又是一番盛況。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32).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31).jpg
寧靜的牡丹里,人車不多,粉紅的桃花嫣然迎春。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33).jpg 黃金神社貂山古道 (35).jpg
古道牡丹溪出口至牡丹車站3公里,經牡丹國小至牡丹車站,今日全程估計約8公里左右,計費時約4.5小時。     日期:101.1.27

相關旅記:貂山古道.無耳茶壺山.勸濟堂(上)        貂山古道.無耳茶壺山.勸濟堂(下)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