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鳴鳳古道
2012/02/12 08:21:05瀏覽86|回應0|推薦0

鳴鳳古道.jpg 
鳴鳳古道堪稱是一條典型的、保留十分完整的古道路線,曾經是昔日居民搬運物資往來的重要路線,今日則成為喜好登山健行者的熱門路線,
從義民廟旁的溪畔步道紅色吊橋進入,沿水泥路往上走,不久便可到達登山口。

 
今日再度和Fuli同遊,兩人同行彼此關照,朋友之誼長存我心,不過今天的行程意外的多了一位導遊,名叫小黃。

 
鳴鳳古道位於獅潭鄉與頭屋鄉之間,自登山口石碑至關公亭全程約須7-80分鐘,剛進入時有一小段洗石子路面,約1-200公尺後轉為泥土路,
接下來又有人工鋪石步道,沿著小溪而行,溪水清澈見底,充滿寧靜而純樸的生態景觀。

 
 
步道經過果園區,金黃色的椪柑結實累累,還有木瓜果、檳榔樹,山坡上白色的李花盛開,這一路至此大抵平緩易行,欣賞農村風光兼暖身,接下來才是古道的精華段。

 
 
正式進入樹林之內,古樸的石階,踏面平滑乾淨而立面卻是附著青苔,由此可見,這確實是存在已久的古道,並且平日還常有人行走其上。
這段陡上石階有點狀況,此時導遊小黃跟在我二人後面,卻又裹足不前,二人各顯神通吹哨、拍手,叫喚牠快點跟上來,還承諾如果全程走完就買包子犒賞牠一下。

 
續往前轉為平緩木棧道至情人谷,此處左有叉路經延平步道往坐嬲棟,擬回程下山時再走,直行木棧橋接第二段陡上石階,這一段感覺卻是更長更陡。

 
這段石階路使用的都是原始人工打鑿的石塊鋪設,斑斑鑿痕,苔深青綠,莫一不是歲月的痕跡,想像昔日居民挑擔搬運物資的辛勞,引人發思古之幽情。

 
外面下著毛毛雨,樹林內卻沒有半絲清風,途中有涼亭為裝話亭,稍做休息,這一陡上階梯至此倒讓人汗流浹背,我二人也都卸下一件厚衣。
小黃從後面跟上來了,竟然不等我門,獨自先行往上攻去。我二人稍後啟程再爬第三段階梯,邊走邊聊,愈往上爬愈是雨霧濛濛,卻又不見小黃蹤跡,
心想小黃就此消失了嗎?納悶之際到達怡然彎,小黃竟在前頭等候我們,不知道牠心裡面是否在想:這二個遜咖腳程怎麼這麼慢呢?

 
步出林間到達春風嶺,步道轉為平緩泥土路,涼風陣陣吹來,如釋重負,感覺格外舒爽。再往前步道更為寬闊,霧氣瀰漫,如遊仙境。

 
路左有南隘勇古道叉路,先取直行上階梯,抵關公亭,小黃狀甚悠哉,邊走邊玩,東嗅嗅西嗅嗅,因為地上有發現多處山豬足跡。

 
關公亭前有古道口舊石碑,直行下往鳴鳳山遊憩區、雲洞宮,告訴小黃我們要下山了。

 
折回叉路處,小黃似通人性,竟知我等要走南隘勇古道下山,不但走在前頭,還轉頭回望。

 
Fuli說隘勇古道是以前原住民打獵的路線,後來才闢為官道。南隘勇古道又稱南長城古道,銜接關公亭至樟樹坪、臨雲亭。

 
頓時,樟樹林內煙霧瀰漫,一道俊逸不凡身影,踏雲穿霧,緩緩自林中步出,口吟清亮詩號:拂長竿、寄白雲,往事如煙盡撫平。踏青山、綠水行,忘卻榮辱淡平生。
鳥毛聞聲喝道:來者何人?欲往何處?
白衣人曰:山人Fuli仙子是也,神遊八達嶺,幸會臨雲台。

此處步道有左右二叉路,左為綠色步道,右是八達嶺古道(正名龍骨古道),二線均可接到延平步道。

 
取右走八達嶺古道,途中有新建觀景台,可惜天候影響展望不佳,進入竹林之內,步道穿越綠竹林間,部分路段陡上陡下,須手腳並用攀繩上下,
此時小黃鑽到竹林草叢內好久沒出來,我二人又持續呼喚,始終沒有回應,牠該不會掉到山谷下發生意外了吧?
雖然有點擔心,但這段陡上陡下也挺折騰人的,加上天雨路滑,先顧好自己再說。

 
就在越過艱難陡峭路段後,小黃竟又意外的出現在前頭,我二人忽有所悟,原來牠是抄小徑過來的呀,哇咧~被耍了。

 
我與Fuli心生一計,故意走慢一點,跟在牠後面,等一下前面的叉路,看牠是要走哪一條,結果到了前方叉路(直行會接到綠色步道走回臨雲台),
小黃竟然沒有直行,而是毫不猶豫不加考慮,直接右轉延平步道(可接回情人谷),這下我二人終於相信這位導遊真的是知道路的。

 
經黃厝遺址後,沿小溪旁古徑而行,不久便回到上山走過的情人谷木棧橋。

 
 
循原路下山,已經過了中午用餐時間,小黃大概肚子太餓了,竟然吃路邊草,吃太快還咳了幾下,差點沒給牠打敗,再等一下買包子答謝你可以嗎?
就在行程即將結束,快到步道口的時候,有一大票的人上山而來,手裏提著大包小包的,這小黃又跟別人跑了~~~哈哈~~

 
日期:101.2.11    天氣:陰     行程時間:約3.5小時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