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使君子花
2013/07/02 10:09:26瀏覽243|回應0|推薦0


早上要去上班的時候,經過汐止秀峰中學旁,
探出圍牆外的小花,有紅有白,花團錦簇,美不勝收,於是就隨手拿出手機拍了幾張。


清晨暖和的陽光,街道上人車不多,使君子花輕輕微風搖曳,空氣中散播著淡淡的一縷清香。


使君子花是短期落葉性藤本攀緣性灌木,穗狀花序頂生,花瓣由白變紅,有香氣。


花花綠綠的一整片,紅白爭艷,從她身旁走過只覺賞心悅目,而不須多加言語贅述。


使君子花,長長的一串串,厚厚的一整排,成了校園與街道之間最美的圍牆。


醫藥典故:(摘自網路)

相傳北宋年間,四川潘州(現今松潘一帶)有一位名為郭使君的醫師,善於治療小兒病,經常上山採藥,一天採藥時,被此落葉藤狀植物上的果實所吸引,那果實狀似中藥山梔,兩頭尖尖,具5條縱棱,亦似中藥訶子,他去掉外殼嚐味,嚐到淡淡的甜味,氣芳香,然後他摘下一些帶回家中研究,但不知此植物名稱,正好有一位樵夫路過告知此植物名為「留球子」,無多大用處。郭使君將此植物果實帶回家中,過了數天,由於尚未乾透恐會霉變,就把它放入鍋中炒了一會兒,種子熟後即芳香四溢,五歲的小孫子聞到其香味,吵著要吃,郭使君無奈給小孫子吃了四五枚,不料次日竟便出幾條蛔蟲,午飯時更胃口大開,於是郭使君又給小孫子吃下十多枚,但這次小孫子未到一個時辰只是勁打嗝還伴隨嘔吐,郭使君斷定為服食過量,急忙用甘草、生薑、陳皮等為小孫子止嘔;數天之後,郭使君再給小孫子吃下三四枚,當晚小孫子又再便出數十條蛔蟲,因而發現留球子為驅蟲藥。之後郭使君凡遇患上蛔蟲病的小孩,都給他們服食留球子,在幾年時間內用上50多千克留球子。自此藥效傳開後,四方百姓求醫絡繹不絕,留球子亦成了中醫主要的驅蟲藥物。由於郭使君被鄰里譽為啞科(現兒科)名醫,「留球子」之名也被「使君子」所取代。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