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打鐵寮古道
2013/09/23 07:05:04瀏覽112|回應0|推薦0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1).jpg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2).jpg
從大溪客運站搭乘往復興、上巴陵班次,於三層派出所站牌下車,旁有自行車道指標,距打鐵寮古道入口645M,
進入後直行到底,兩旁是休耕的農地,經過一處私人收費停車場後,便開始古道之行。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3).jpg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4).jpg
步道剛開始從竹林間緩下坡,大溪鎮公所立有告示牌,希望越野機車勿入,以免損壞古道的清淨優美,經太平橋跨越小溪而過,
在竹林間立有造橋石碑為記,打鐵寮古道共有三座古橋,太平橋及濟安橋皆距離入口不遠。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5).jpg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6).jpg
溪岸邊常見野薑花、牽牛花盛開,空氣中有著淡淡清香,為古道增添不少純樸自然的Fu,枝頭鳥叫蟬鳴,白雲悠悠,正式為此行拉開序幕。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7).jpg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8).jpg
不久來到第2座古橋--濟安橋,橋頭碑文隱約可見興建年代為大正15年,因其橋身造型,另有別名稱「翹龜橋」
據說昔日這條古道入口附近曾有打鐵鋪,供給入山開採樟腦的腦丁所需的鐵器,故名「打鐵寮古道」。
此古道以前曾是復興鄉的泰雅族原住民出入大溪與復興巴陵之間往來的交通聯絡道路,其後因公路交通發達而沒落。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9).jpg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10).jpg
過濟安橋之後,古道是保留原始風貌的土石路小徑,沿草嶺溪小支流蜿蜒而行,大致平緩好走,途中有一大樹因風災橫躺路中,尚不礙通行。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11).jpg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12).jpg
步道在竹林間兩三次小木橋越溪之後,轉為古樸的人工石階,暫與小溪漸行漸遠,一路陡上至上方的廢棄水泥屋(應是以前的駐軍崗哨)。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13).jpg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14).jpg
此段石階堪稱是打鐵寮古道菁華路段之一,為先人一塊一塊鋪設而成,至今仍保留十分完整,石頭上已長出青苔,是歲月在古道上留下的痕跡。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15).jpg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16).jpg
至上方的水泥小屋空地休息一下,此處若直行有山徑可往草嶺山、慈湖,從水泥屋左側木棧橋過,往東興橋、白石山方向。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17).jpg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18).jpg
步道再度開始陡上,發覺兩旁山坡油桐樹木十分高大,若是四、五月桐花時節到此一遊,欣賞桐花細雪紛飛,想必更能彰顯古道之美。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19).jpg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20).jpg
古道續行順著山勢蜿蜒起伏,這段至下方軍事區的封閉鐵門始轉為平緩,猶如龍盤在山腰間,因此被喻為「龍過脈」,
林間空曠處,可窺見下方後慈湖一隅,就像是隱身在山區之中的秘境一般。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21).jpg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22).jpg
溪畔古道悠然而行,經過東興橋興建紀念石
碑,碑上可見「白玉東興南賑」字樣,至捐建者芳名多已模湖難辨,路旁左側另有一石棚土地公。
接下來遇叉路,依樹上指標越溪往東興橋,古道沿著右岸上行。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23).jpg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24).jpg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25).jpg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26).jpg
約七、八分鐘至東興橋,橋身滿覆青苔極富古趣,橋下溪水悠悠,道不盡古橋過往滄桑歲月。
東興橋
是一座石砌糯米橋,距今已有百年歷史,經過長年風雨天災洗禮,至今尚能完整保留,足證先人造橋智慧。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27).jpg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28).jpg
東興橋附近的溪瀑、壺穴景觀,亦是打鐵寮古道菁華幽美所在,漫步於溪畔古道,濃濃秋意上心頭,卻道天涼好個秋。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29).jpg 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30).jpg
再往前,步道出口設有簡易路障,目的是為防止越野機車任意進入,以免造成古道、古橋的破壞,續往前不遠叉路右往百吉隧道口、左往白石山。
日期:102.9.16   天氣:晴轉陰   行程:9:52三層派出所→10:03太平橋→10:06濟安橋→10:27水泥屋廢崗哨→11:02東興橋→11:17叉路口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