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文遊記選讀[二] 唐宋名篇 蘇軾-- 石鐘山記
2012/01/30 21:42:22瀏覽2563|回應5|推薦1

 石鐘山記--蘇軾 sound.gif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餘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然,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其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欬且笑於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舟迴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獻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賞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21216373

〈石鐘山記〉蘇東坡寫於宋神宗元豐七年(一○八四)六月遊石鐘山之後。元豐二年(一○七九),蘇東坡受御史李定等人彈劾,以寫詩諷刺新法、訕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御史臺獄。出獄後貶黃州(今湖北黃岡縣)團練副使。元豐七年移汝州(今河南臨汝縣)團練副使。蘇東坡為了送長子蘇邁至德興(今江西德興縣)上任,並看望在筠州(今江西高安縣)做官的弟弟蘇轍,便從水路繞道江西,然後再北上汝州赴任。他於四月間乘船東下,六月初至九江鄱陽湖口,順道訪詢石鐘山,對此山名的來歷作了實地考察、探究,並信手寫下了這篇著名的遊記散文。全文共分三段。

  這篇文章通過對石鐘石得名原因的探求,提倡「目見耳聞」的調查研究,反對主觀臆斷的作風。這個主題顯然具有積極意義。文中所表現的作者探索真理、求真求實的精神及其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在當時唯心主義理學盛行之時,更是難能可貴。當然,蘇東坡那種限於表面現象的實地調查,本身有其局限。明清時就有人認為蘇東坡關於石鐘山命名原因的說法也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是:「蓋全山皆空,如鐘覆地,故得鐘名。」這種因形得名而非因聲得名的說法,或許更有道理。



  這篇遊記不同於一般的寫景記遊之作。它的內容雖是記遊,但中心卻是說理,且說理中含有辨析,所以作者在文中將描敘與議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石鐘山記〉在寫技巧上的最大特色。全文的立足點是議論,但這議論又是通過描敘來完成的。第一段介紹酈、李兩說,是敘述;提出質疑,是議論。這段可謂夾敘夾議。第二段主要是描敘,但對蘇邁的談話中又含有議論的成份,這是寓議於敘。第三段全是議論,但其基礎又是第二段的描敘。



  總之,〈石鐘山記〉從整體上看,描敘與議論是密不可分的。作者既示之以形,又說之以理,使人既有感性的印象,又獲理性的啟示。另外,〈石鐘山記〉採用了雙線並進的結構方式。一是酈說,一是李說,首段先後擺出;次段先驗李說,再驗酈說,交錯進行,顯出變化。末段又先酈說,再笑李說,呼應篇首。這樣的結構方式,便讀者對兩說進行對比,也便於讀者將蘇說與另兩該進行對比。文章的景物描寫雖然不多,但能達到靜中有動,動靜結合的境地,尤其是大石、棲鶻、鸛鶴的描寫,讀後印象良深。〈石鐘山記〉的語言亦精練、準確,富有感情色彩,表現了作者運用語言的卓越才能。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an6116&aid=6073074

 回應文章

Luke
2014/12/11 09:53
明清小品中,最常被拿來跟張岱的<湖心亭看雪>比較的,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這一篇出自<西湖雜記>(幼獅版大學國文選),袁宏道是明朝公安派文學的代表作家,公安派文學乃為反駁當時文壇領袖王世貞,李攀龍摹擬古文的風氣,獨創一派,袁宏道為文力主清新自然,他兩個兄弟袁中道,袁宗道,與他被稱為公安三袁,這一篇近來也被選入高中教材,明清小品的特色就是雋永清新,很適合作為高一學生的教材

Luke
2014/11/24 07:10
另一篇想推薦的是明清小品的<湖心亭看雪>,這篇文章出自晚明張岱的《陶庵夢憶》,風格清新,張岱另有一篇<西湖七月半>,也是出自此書,其實古文的選擇,以短小精幹為主,重點是每個文體,每個作者都選一篇,以便通曉全局,兼採各家之長,選擇長篇累牘,不僅沒有效果,也無法收到教學效果,學生也無法吸收,因此明清小品的文章就非常適合了

KEN
2014/11/24 06:53
另外比較想推薦選入高中國文課本的,還有體裁特別的駢文,《古文觀止》裡比較有趣的一篇駢文,是初唐四傑的王勃寫的《滕王閣序》,王勃這篇文章原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是他二十八歲前往交趾省親前,道經江西南昌,應修建滕王閣的洪州牧(總督)邀請,在筵席上所作,特別的是他寫的這一篇文章是駢文,也就是俗稱的「四六文」(因句子以四字和六字為主要字數),在以往的舊教材裡,駢文只有唐代駱賓王寫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而且對仗還不很工整,而王勃寫的這一篇《滕王閣序》,其實是他在二十八歲盛年去世前寫下來的,也是他最出名的作品,很能代表初唐那個興盛時代的風格,不僅對仗工整,用典豐富,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千古絕唱,是教授駢體文最好的教材

Luke
2014/11/20 07:09
另外同樣有遺珠之憾的是舊教材課本(六十七年版)裡《左傳》的《曹劌論戰》和部編本裡《戰國策》的《馮諼客孟嘗君》這都是舊教材裡收錄的好文章,雖然這些都是歷史敘述,不算是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但其實文章裡的春秋筆法,對古文的學習寫作仍有幫助,選入一些歷史教材,不僅能讓人熟悉經典的內容,也為古文的學習打下基礎,可說是一舉兩得,現今的新教材裡僅有《左傳》的《燭之武退秦師》一篇,還是不夠的

Luke
2014/11/20 05:43
《石鐘山記》這篇文章,是蘇軾最負盛名的遊記,與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兩篇文章都是以遊記說理,並且生動描述山水的文字,全文敘述生動,以景說理,是一篇說理性質的遊記,筆者甚至是認為這篇比赤壁賦更有趣,想當年插大國文考了這題,要人描述整篇文章的內容,及蘇軾他在文章中所指出的道理是什麼,人人都說這題是送分題,結果筆者胡掰瞎掰,仍然牛頭不對馬嘴,結果回去查《古文觀止》,才知道內容講的是要人學習事物不要只看表面,胡亂猜想,拾前人的牙慧,以訛傳訛,蘇軾在文章裡,以親身經歷驗證前人李渤的說法不對,所謂的石鐘不是指南岸石頭和北岸石頭撿起來互擊聲音像鐘聲,而是指夜晚時,鄱陽湖潮汐起落,湖水通過石鐘山下的峭壁縫隙的聲音有如鐘聲(因為是石灰岩地形),像這種有趣的文章,既能展現古文的修辭技巧,又能寓教於理,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像這樣的好文章,不知道高中國文課本為何不選入?老是選一些新詩和白話文,看都看膩了,對小朋友的作文技巧也沒多大幫助,所謂古文四十篇,要看完才有Fu,三十篇是不夠的,也低估了高中生的求知慾與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