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胡笳十八拍 第1拍 邱文苑彈唱
2011/09/03 15:30:46瀏覽622|回應1|推薦4

先父終其一生,熱愛中國文學,幫大姐取名 - - 文姬,可見其盼。

想必是源自血液中的傳承,也或許冥冥之中有父親的助力,

最近我很有毅力的完成了胡笳十八拍音畫的製作, 雖說花了不少時間,眼睛也累瞇了,

但想到能用這種方式跟老爸交流,也甚安慰。

 但願利用廣大的網路,分享同好欣賞古詩歌, 也藉此篇,慰藉 蔡文姬  在天之靈。

胡笳十八拍 第一拍 邱文苑彈唱

管子演奏

 

管子演奏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an6116&aid=5608640

 回應文章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胡笳十八拍》千古絕唱,作者蔡文姬。
2011/09/04 18:06

欣賞此詩,不要作為一般的書面文學來閱讀,而應想到是蔡文姬這位不幸的女子在自彈自唱,琴聲正隨著她的心意在流淌。
隨著琴聲、歌聲,我們似見她正行走在一條由屈辱與痛苦鋪成的長路上……她在時代大動亂的背景前開始露面,

第一拍即點“亂離”的背景:胡虜強盛,烽火遍野,民卒流亡。
漢末天下大亂,宦官、外戚、軍閥相繼把持朝政,農民起義、軍閥混戰、外族入侵,陸續不斷。
漢末詩歌中所寫的“鎧甲生機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等等,都是當時動亂現象的真實寫照。

蔡文姬即是在兵荒馬亂之中被胡騎掠擄西去的。
被擄,是她痛苦生涯的開端,也是她痛苦生涯的根源,因而詩中專用第二拍寫她被擄途中的情況,又在第十拍中用“一生辛苦兮緣別離,”指明一生的不辛源於被擄。
她被強留在南匈奴的十二年間,在生活上和精神上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胡地的大自然是嚴酷的:“胡風浩浩”、“冰霜凜凜”、“原野蕭條”、“流水嗚咽”,異方殊俗的生活是與她格格不入的。
毛皮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心驚肉跳:“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
以肉奶為食,腥羶難聞,無法下嚥,“羯羶為味兮枉遏我情。
”居無定處,逐水草而遷徙,住在臨時用草筏、幹牛羊糞壘成的窩棚裡;興奮激動時,擊鼓狂歡,又唱又跳,喧聲聒耳,通宵達旦。
總之,她既無法適應胡地惡劣的自然環境,也不能忍受與漢族迥異的胡人的生活習慣,
因而她唱出了“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慾不同兮誰可與語”的痛苦的心聲,而令她最為不堪的,還是在精神方面。
在精神上,她經受著雙重的屈辱:作為漢人,她成了胡人的俘虜;作為女人,被迫嫁給了胡人。
第一拍所謂“志意乖兮節義虧”,其內涵正是指這雙重屈辱而言的。
在身心兩方面都受到煎熬的情況下,思念故國,思返故鄉,就成了支持她堅強地活下去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從第二拍到第十一拍的主要內容便是寫她的思鄉之情。......

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更主要地體現在感情抒發的突發性上。
蔡文姬的感情,往往是突然而來,忽然而去,跳盪變化,匪夷所思。
正所謂“思無定位”,甫臨滄海,复造瑤池。並且詩中把矛頭直指天、神:“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海北天南頭?
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把天、神送到被告席,更反映出蔡文姬的“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的心情。

《胡笳十八拍》的藝術價值很高,明朝人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說:“東京風格頹下,蔡文姬才氣英英。
讀《胡笳吟》,可令驚蓬坐振,沙礫自飛,真是激烈人懷抱。”
 《胡笳十八拍》的藝術價值高,與蔡文姬的才高有關,蔡文姬的才高是由她的家世和社會背景造成的。  

 (四)作者 蔡琰(約177-?):即蔡文姬,漢末著名琴家,史書說她“博學而有才辨,又妙於音律。”
父親蔡邕是曹操的摯友。蔡文姬名琰,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親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

蔡邕是大文學家,也是大書法家,梁武帝稱他:“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
”當代史學家範文瀾講:“兩漢寫字藝術,到蔡邕寫石經達到最高境界。
”他的字整飭而不刻板,靜穆而有生氣。
除《嘉平石經》外,據傳《曹娥碑》也是他寫的,章法自然,筆力勁健,結字跌宕有致,無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樸天真之趣。
......

文姬一生三嫁,命運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賦》描述了她的婚姻: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矅鮮。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語言; 參過庭之明訓,才朗悟而通雲。
 當三春之嘉月,時將歸於所天; 曳丹羅之輕裳,戴金翠之華鈿。
羨榮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於餘年。


 
嫁董祀後,感傷亂離,作《悲憤詩》,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http://baike.baidu.com/view/2508.htm

文 苑(yuan6116) 於 2011-09-06 23:27 回覆:
非常感謝您的參與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