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蔣勳講座 - 清明上河圖
2011/07/11 18:28:21瀏覽2655|回應1|推薦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解讀《清明上河圖》


蔣勳的生平

祖籍福建長樂縣人

民國36年生於西安

3 歲時因戰亂而跟著母親及兄姐五人到基隆,父親任軍職,隨後才撤退到台灣。父親來台後轉任公職,分配到台北大龍峒的宿舍,附近的孔廟、圓山都是他的童年活動區。蔣勳回憶他童年會逃學去偷看當地終年都有的酬神歌仔戲、布袋戲。他說:真不可思議,我們住的地方只有我們這戶外省人家,他們卻都對我們很好,常拿年糕、米給我們。而最早餵養我的竟是台灣本土的民間文化。 

他的母親是滿清正白旗,她的祖父是西安知府,於是母親是在終年有戲班唱戲、讀演義小說的環境中長大。到台灣後,收音機不易得到,母親便成了最佳的說書人,這也影響著蔣勳,帶他走向文學、藝術的人生。

蔣勳說:我的文學創作帶有荒謬,其實是受母親影響,她並不把幻想當幻想,而是當成實際的經驗講著,這是天生的文學能力,她才是最佳的文學創作者 

他的父親則常要求他背唐詩、宋詞、古文觀止,還要練柳公權、顏真卿,他的童年便在這些精神養分的滋養下豐富了創作的源頭。 

童年時期,他開始唸西方經典文學名著,大約兩個月看完一部大書,像:簡愛、咆哮山莊、基督山恩仇記、戰爭與和平……而且都是站在書店看完的。如果是向朋友借的,他可以躲在棉被中看完一整天,耽誤學校功課也不在意。

唸師大附中初中木柵分部的三年,他每天下課就跑到東方出版社,初中三年逃學和沉迷在小說的世界使他學業落後,因而沒能考上省中,只能進入私立強恕中學,當時強恕充滿文學氣息,他除了加入文學研究社、廣播劇團、主編校刊、還參加救國團辦的文藝協會。此外,他也遇到兩位良師,一位是高一的英文老師王元興,他是翻譯〈戰爭與和平〉的作者。另一位是高二的英文老師──剛從大學畢業的陳映真。

他總是腳趿涼鞋,搖著亂髮。陳映真辦了個文學研究社,帶學生讀英文本的書,介紹他看白先勇、黃春明的作品,鼓勵蔣勳寫小說,讓他在高三那年便以〈洛洛的故事〉得到全省小說的第一名。

高中畢業後考入文化大學戲劇系,創辦大地詩社,轉入歷史系後廣泛閱讀經史原典,牟宗山、熊十力、錢穆等人都給他不少啟迪。後來他考入藝術研究所,與好友奚淞一起隨張穀年學習山水畫。

25歲赴巴黎留學,考入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又修音樂史、文學史、社會史、戲劇史…民國65年在西班牙、義大利、荷蘭、德國、瑞士、英國、希臘各地旅行,作藝術史札記。

65年回台後主編雄獅美術叢刊及月刊,使之成為包含文學、建築、戲劇、美術的綜合性文藝刊物。

民國68年先後任教文化大學國劇組、建築系;輔大、台大、淡江,講授美學及藝術史。72年起擔任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達7年之久,開始密集繪畫、創作,並辦畫展、演講、旅遊。近年來他努力從事民間藝術教育,擔任文藝講座,規劃黃金印象展、畢卡索畫展……對藝術的普及化貢獻良多。

走遍人生、回歸本土、為文學藝術致力可說是蔣勳的大半生履歷。「我有一夢,總覺得自己是一種樹,根在土裡,種子卻隨風雲走去了四方。

文學風格 

散文 

結合文學、美學、哲思、家園情、故國愛,為一有情世界。散文集〈萍水相逢〉、〈大度‧山〉、晚近的〈人與地〉、〈島嶼獨白〉

新詩 

〈少年中國〉是第一本詩集。他的詩作大體上有下列幾種特色:

1.  擺脫60年代台灣現代詩的形式主義,觸及社會生活。

2.  用字遣詞以平易字句代替60年代的晦澀

3.  用詩來批判社會。

美學與藝術評論 

從早期的〈藝術手記〉、〈美的沉思〉、﹝給少年的中國美術史﹞可以了解他想讓大家瞭解藝術的決心。他常舉辦講座,想讓美術教育貼近生活。「當畫家只懂畫,作家只懂文學…藝術的生命就被侷限了。沒有人文得廣度,藝術終將衰竭。」從蔣勳的身上,我們看到一個集文學、藝術、戲劇、音樂、歷史、民俗文化於一身的美學專家的典範。


( 創作繪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an6116&aid=5415709

 回應文章

幽蘭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大與小
2011/07/20 20:03

我的部落格像小吃店,只有兩三道菜。

您的,像大百貨公司,應有盡有!

文 苑(yuan6116) 於 2011-07-25 16:45 回覆:
好玩而已  留下紀錄  隨機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