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06 20:19:49瀏覽4979|回應2|推薦1 | |
這五首詞描述漁家生活的瀟灑閒逸,將原本平淡無奇的漁家生活,作者以生動的筆法,充份的表現出江南的春景。漁人自得其樂般,不憂慮,不歎窮,自由自在的生活,表露了人生高潔的思想。句中有靜有動,互相舖陳,讓整首詞更顯活潑生動。本來漁人的生活並不如作者所刻畫的美妙一般,但是高超的寫作技巧,將自然的美景融入漁人的生活之中,產生了一股桃花源般的生動景致,令人為之心動嚮往。
【作者】 2西塞山:即道士磯,在湖北大冶縣長江邊。 3鱖(音貴)魚:俗稱“ 花魚”、“桂魚”。 4箬笠:用竹篾編成的斗笠。 張氏《漁歌子》詞共五首,分詠西塞山、釣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漁釣之樂,其地都不在湖州。當依陸遊《入蜀記》所說,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磯:“磯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漁父辭》所謂‘西塞山前白鷺風’者。”蘇軾謫居黃州時,曾遊其地,有雲:“元真語極清麗,恨其曲度不傳,加其語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鷓鴣天》詞跋,見《樂府雅詞》卷中)蘇軾《浣溪沙》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長江之中,與西塞山相對。徐俯《鷓鴣天》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橛魚肥。朝廷若覓元真子,晴在長江理釣絲。”亦以西塞山在長江邊。 在唐代藝術中,小令詞的清空,和水墨畫的淡遠,可說是互為輝映的雙璧。而詞人又兼畫家的張志和,是結合了這兩宗藝術的高手。這闕詞通篇只有二十七個字,給人的感覺卻像是一幅江南水鄉澤國的漁歌圖。在整個天地間,人、花、魚,鷺,一切都被斜風細雨所籠罩了,萬物都各自消失了他們的邊界,而成為渾然的整體,象是古代畫的水墨暈染。 詞中也有鮮豔的顏色,像是“青箬笠、綠蓑衣”等等,但都被風雨吹打得淡了,桃花也早已飄落在水中,一切都淡了。通篇音節自然淳樸,與作品色彩的淡雅融合在一起,成就了“平淡”的風格。無意雕琢,卻情趣極深。最後一句寫的是漁父的心情:“斜風細雨不需歸”,其實,只要有祥和寧靜的心,微風細雨也自成美景,歸與不歸已經不重要了。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http://bbs.3hj.cn/viewthread.php?tid=7324
一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二 釣臺漁夫褐為裘,兩兩三三蚱蜢舟。 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三 霅溪灣裡釣漁翁,蚱蜢為家西復東, 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歎窮。 四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蓴羹亦共餐。 五 影片 http://you.video.sina.com.cn/b/vblog_player.swf?vid=449791&uid=1221284621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