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3大婦女病 發生年齡下修至30歲】
2008/05/22 19:46:52瀏覽2263|回應0|推薦11

不生育自行服用避孕藥 最危險

 
 
 
 
我只有30歲,不想年紀輕輕就罹癌啦!(設計對白)圖片: 1 / 1

子宮內膜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和子宮肌瘤為3大婦女病,不僅罹患人數明顯攀升,也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北醫附醫婦產部婦科主任劉偉民,和嘉義長庚醫院婦產專科醫師曾志仁皆表示,由於飲食西化,加上不想生育及未在醫師指導下自行買避孕藥吃等原因,致發病年齡從5、60歲下降到30歲前後,足足下降了20歲。
報導╱余孟芬、劉淳妦 攝影╱林永昌

 

台灣婦科腫瘤醫學會秘書長王功亮表示,子宮內膜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和子宮肌瘤在近年來除了罹患人數逐漸增加,發病年齡也有下降的趨勢,從過去平均發病年齡5、60歲,到現在已經下修到30歲,年輕了20歲,分析原因可能是飲食和生活方式西化、不願意生育與婦女老年人口逐漸增加。根據衛生署統計,現在女性有5成只願意享受性愛,卻不願意懷孕生子,因此增加罹癌風險。

 

★看原因

 

未生育使內膜增生
劉偉民醫師表示,無懷孕者是子宮內膜癌好發族群,沒生產過的婦女比生過1胎者危險性多2倍。若避孕或無法受孕,卵巢不能正常排卵、分泌黃體素,子宮內膜缺乏保護,致子宮內膜增生,引起癌症病變。美國研究顯示,有懷孕者約降低50%罹患子宮內膜癌和子宮頸癌的風險。

 

 

自行服用避孕藥物
許多女性為了避孕或調整經期,未在醫師指導下自己買避孕藥來吃,劉偉民醫師表示,應選同時含雌激素和黃體素的避孕藥,若吃到只含雌激素的藥,會使子宮抑制黃體素分泌,增加子宮內膜癌罹患機率,尤其是停經婦女,危險性會增加8倍。若雌激素和黃體素同時搭配服用,則可降低危險性。

 

 
 

飲食西化 作息亂
現代人由於飲食西化,常吃油炸、肉食、燒烤物等,王功亮醫師表示,攝取過多動物性蛋白、飽和脂肪酸等易造成脂肪累積的物質,會影響荷爾蒙分泌,導致營養過剩,增加罹癌機率。另外,熬夜、日夜顛倒、睡眠不足等生活作息改變,也是使婦女病提早發生的原因。

 

★子宮內膜癌

週期長易增風險
月經週期為1季、半年或1年的婦女,雌激素分泌時間較正常女性長,會剌激子宮內膜增生,較容易致癌。另外,行經時間長短也會影響發生率,12歲前初經者比起12歲後,罹癌率高60%;52歲後停經者比起49歲前,危險性增加2.4倍。據國內統計,子宮內膜癌患者的停經年齡較正常女性約晚6年。

 

子宮內膜異位罹癌機率極低
一般人以為得過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很容易得子宮內膜癌,但曾志仁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罹子宮內膜癌的機率和一般人幾乎一樣,異位的內膜只有約1%的比例會衍生出癌細胞,不過這些就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癌,不叫子宮內膜癌。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肥胖是發病主因
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0的婦女,比正常體重者罹患率高5倍。肥胖者荷爾蒙結合蛋白濃度較低,雌激素活性高,易刺激子宮。有運動的人比不運動者,發生率低38%。

 

經血量出現異常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初期症狀不明確,會出現月經異常、出血時間超過1周或經血量很少。劉偉民醫師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在卵巢中有很多小而不成熟的卵泡,腦下垂體荷爾蒙的量分配下來,卵泡無法培養起來,造成不排卵及不孕症。

 

★子宮肌瘤
月經過量是徵兆

子宮肌瘤是良性腫瘤,在患有子宮肌瘤婦女中,約1╱3的人年齡介於30到45歲間,且有家族遺傳的可能性。因始終沒有良好的篩檢技術,子宮肌瘤的盛行率無法下降,仍是婦女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子宮肌瘤會出現子宮不正常出血,大多以月經過量及天數延長等徵兆。

 
 
 
 
 
 

醫師說
無性生活更易得病

依門診經驗,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有25%無性生活,甚至沒發生過性行為,所以並不是有性行為才會罹婦女病,無性生活的風險反而更高。

 

ps:文章轉貼自網路.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sl5566&aid=189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