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30 21:10:25瀏覽498|回應80|推薦1 | |
─────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
「這是一次歷史与現代相碰撞的盛會──古代的生活面向与當今的科技擦撞出的火花。古人畫作的全面与精緻vs.現代人使之宛如再現的努力和智慧,應該都會讓人心動吧?」── 2011/07/10 ──ynn
▲展場上一開始, 會走動的小毛驢首先亮相, 到路口轉個彎對著城門的方向走.
▲ 這是畫卷上載貨小毛驢的放大
▲ 白天的街道景象
▲夜景比較<攝取角度稍偏了點,>
▲ 虹橋---畫面放大
▲數位動畫---注意大船的位置和上張不同, 正在準備通過橋洞.
▲ 夜間的城門, 滿有氣氛. 連城牆腳下的乞丐都走了<下圖可見>.
▲ 白天的城門, 西域來的駝隊正緩緩經過,旁邊的民眾似乎見怪不怪, 習以為常的樣子.
▲夜間的孫羊正店酒家, 燈火輝煌, 張燈結綵, 生意鼎盛. 表現宋人會吃會玩的生活形態? ▲ 小館子裡的食客, 很自在悠閒. ▲ 夜間的船和下面白天的比較.
▲白天船頂有人或坐或站, 晚上就全進了船倉. ▲夜間的漕運船, 前方的小船已不見, 休息了. 看那水波, 是不是活色生香般的靈動?
▲ 白天忙碌的漕運船隻---運米為主. 其他的小船也忙碌著.
已去欣賞過兩次,兩次都一樣看到捨不得走出展場。這次的展出,和以往單純的賞畫,感受上真可謂相差十萬八千里。
一幅畫,即使畫得再好再生動,裡面的景物、人物必然都不動如山,因此繪畫本身和觀畫的人,在心理上是會有距離的。儘管明知這幅畫是國寶,是中國歷來十大名畫之一。它的卷軸那麼長,內容那麼詳實,用筆又那麼細膩,不論人物、動物、樹木都畫得栩栩如生,讓人佩服不已。但在平常時日,願意耗時細細靜賞的人,想來不會太多。
然而這次用科技來彰顯古畫,讓它以近乎動畫的姿態展開在觀賞者的眼前,可就風味完全改觀。畫幅中的人物和動物,都活生生的行動了起來之外,同時也可以耳聞其聲。拉縴的船員和趕牲口的人,還搭配著吆喝的聲音,毛驢和馬蹄的踢踏聲、近郊樹上的鳥聲婉轉、還有村莊裡住家的狗吠,形成了一個有聲有色、幾於亂真的環境和氛圍。它的新鮮有趣,就此吸引了不盡的人潮,蜂擁著前來恭逢其會。
看展當時的整體感覺,很像是自己突然走進了圖畫之中,可以与畫中的人、物、風景相應和,融入了自然自在的生活節奏。於是那個遠在九百年前繁華的汴京<今開封>城中的景象,不再只是遙遠的他鄉,而是我們可以耳聞目見,同時也幾乎觸手可及的真實世界了。
更何況,我們可以親眼目睹遠自西域姍姍而來的駱駝商隊、溫馴的小毛驢載貨從東邊的近郊徐行而來。販夫走卒挑著擔子沿途叫賣,路邊店裡各行各業的營生和各種吃食,也可以停下來聽聽說書人在賣弄些什麼精彩虛玄的故事。在自我虛擬的參予之下,對那如煙的歷史古城,恍惚間也就有了一份親切的體認和了解。
在欣賞這一切的當下,不由得你不高喊科技萬歲!否則將近十個世紀之前的人生現場,我們不論如何嚮往,又有何緣可以參予其中?雖說即使參予的也不過是一種表象而已。 或許有一天,我們甚至可以真的行走在那些古老的時光隧道裡,真的与畫裡的古人擦肩而過? 別說這是異想天開,任何原以為絕無可能的事,都因為人們的希冀、幻夢,繼之以研究,最終都有成為可能的一天。就像飛行這件事,遠自西方文藝復興時代的達文西,就癡迷於設計人類的翅膀,如今人類不也能乘搭著飛機在萬里長空中翱翔?就讓我們大膽地抱持海闊天空的希望,儘管那希望很近乎幻想。
蔣勳曾說,山水畫是文人的主場;而「清明上河圖」裡畫的,卻都是庶民百姓的生活百態。 這幅畫的內涵,充分表現了宋朝已形成的中產階級生活的情趣,各種市井娛樂及消費形態的描繪,都盡顯精神。有苦力、有船員、有小販,也不避嫌乞丐的出現,都是市井之中的平常人物。如果要藉這幅畫來研究當時的民生狀況,甚至宋朝的經濟和國勢,畫中景物都可以有不少的佐證。
而張擇端本身是宮廷畫家,卻能以親和的視角和醇厚的心態,畫出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可能有宋一代親民的風氣果然遠勝於官僚的傲氣?難怪很多人認為宋朝是歷史上一個最適於安居樂業的時代。連英國史學家湯恩比都說,如果能夠選擇,他願意生活在中國的宋代。
畫卷一開始的農村,恬靜悠然,正好与城中的繁華喧鬧形成對比,更加烘托出彼此動靜兩極的差異。畫家張擇端作畫的構思和手法,就像高明的小說或層次強弱分明有致的樂章一樣引人入勝。全畫有三分之一的畫幅,都在描繪汴河沿河的風采和船舶的動態,那也是畫家本人最拿手的絕活表現。
畫中的虹橋,可說是整幅畫的精華与精神所在。橋上兩側攤販接連不斷,行人簇擁,僅僅橋上的人竟然就有上百之數,十足表現了熱鬧和興旺。猶記得多年前曾在信義誠品聆聽過蔣勳關於「虛擬的存在」的講演,他說他在電腦上放大虹橋上賣貨郎所賣的東西,竟可以把地攤上的貨色,都看得一清二楚,可以想見畫工精細到什麼程度!
在數位科技的處理之下,每四分鐘輪換一次白天与夜間的景象。這裡的夜景,可是原畫中沒有的。繪畫可以表現無限的空間,時間雖然未必付之闕如,但是一定只能停格在某一點上而已。無寧是一種遺憾,也是許多畫派所極欲突破的一重極限。
白天与夜景的兩相比較,城開不夜的汴京,夜晚的景色更加美得璀璨亮麗,燈火通明的汴河沿岸,宛如瓊樓玉宇的寫照。汴河水面波紋之靈動,真的是波光粼粼,比之繪畫本身紙面的波紋,更來得如真似幻。而且船身与河岸的倒影,晃晃盪盪地,充滿了詩情畫意。
據了解,這「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所表現的,已不純粹是張擇端一人的作品內容,科技人員還參考、加進了其他兩幅──清院本和仇英本的作品內容,讓畫面更加活潑也更加多元。
主持設計的科技團體「水晶石數字」的嘗試和努力,值得給予掌聲和鼓勵之外,單以畫家筆墨的細緻而言,就已足夠讓人歎為觀止。這樣的一幅畫須要多好的眼力、多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在我這個喜歡寫意水墨一揮而就的人來說,簡直就不敢想像!可能古人真的比現代人更有耐心,生活的心態也更不計較日月分秒的刻度,而傾向於天長地久的那種歲月悠悠?
人生「難得幾回」的際遇不多,而這次的展出,以我個人看,很夠得上這種機緣難得的定義了。這少許的文字介紹,只能概述一點點畫裡的風貌。
不少人已在網路或電視新聞裡看到部份展出的內容,然而就如同美食介紹一樣,再好的味道都得親自品嚐才識得其中三昧。不妨找一天空閑,親自入場欣賞體驗。炎炎夏日,會是個消暑的好去處。
後記:清明上河圖的幾個重要版本: 張擇端版-繪於宋徽宗年代,典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即這次展出之所本。 仇英版本-繪於明代,典藏於遼寧博物館。 清院本--繪於清代,是乾隆朝幾位宮廷畫師聯手所作,典藏於台北故宮
|
|
( 興趣嗜好|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