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哈拉一下─ ─「飢餓遊戲」
2012/04/13 20:31:27瀏覽285|回應13|推薦0

<<<─── 哈拉一下「飢餓遊戲」──>>>

──The Hunger Games──

導演:蓋瑞羅斯

演員:珍妮佛勞倫斯/喬許哈雀森/連恩漢斯沃

 

看電影多數是挑自己喜歡的類型進場,不過也有例外的時候。這種例外,多半出於好奇,譬如看到別人一窩風似的排隊買票、或是影片得獎連連、或是漫罵聲不斷,卻依然下不了片,如此類型的片子,如果不抽空去見識見識,難免過於老僧入定之嫌,未必是好現象。

「飢餓遊戲」這部影片,口碑響亮,在預告片裡看到的那幾個鏡頭,給我一種精神爽颯的印象。於是,明知這肯定是年輕人的所好,也逼著自己再年輕一次,買票跟進。

 

看完電影之後,不免覺得奇怪,這種被獨裁者如此對待、如此耍弄的民眾,怎麼竟然都如是溫馴?除了照著獨裁者設計的遊戲規則參加殺戮比賽之外,竟然像白癡一樣沒有反抗?只以電影的娛樂邏輯而言,也未免過於不合理。以我的觀感,這個電影簡直就是有頭沒尾,心裡直幫那些民眾抱不平。

 

這下倒真是引起了我的好奇,決定到書店去找這本同名的著作,研究一下它原書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在書店繞一圈,終於發現了「飢餓遊戲」,以顯著的效果來說,電影看板比它在書架上的位置要顯眼突出得多。回來急不及待地就翻讀起來。

 

此書作者蘇珊。柯琳絲,她主修的是戲劇,一直在寫些懸疑奇幻的小說。這三部曲在美國賣出了四百萬本,網路電子書賣出一百萬本。這些版稅暫且不提,只看電影的票房收入,單單美國本土,首週就有八十億台幣入袋。其受歡迎的程度可想而知。

 

我的閱讀一開始就停不下來,見識到作者說故事的本領。越看越精彩,行文中讓主角凱妮絲的一舉一動都活現在讀者的眼下。沒有花俏的形容詞,沒有曲曲歪歪的句型賣弄,就是直不隆冬地說前道後,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而主角對現實生活不滿的心境、想法、個性,都巨細靡遺地表露在她日常的生活裡。

 

故事背景是施惠國,將全國劃分為十二個行政區,每個區有它特定的行業,像農業區、魚獲區、精緻手工製作區和炭坑區等等,他們的行業主要就是生產一些作物或產品,供應行政中心都城裡的公民,以及那些領導階層的日常所須。至於產區當地人民的生活有多艱苦匱乏,則不在都城裡那些獨裁領導群的考慮之內。

 

又為什麼有這種莫名其妙的獵殺比賽?那其實是一種報復和警示,懲罰施惠國裡十二區的人民曾經對都城領導階層的反叛。因此每年要在各區抽籤選出男女二名總共二十四名青少年(稱為貢品),集中到都城的一個特殊場域互相獵殺,讓各區居民因自己兒女生命的折損,來加深內心的恐懼而不敢反叛。二十四名貢品裡最後只剩下一名可能活命。獵殺行動可能持續三週以上,飢餓是必然的,那就得各自施展出看家本領來解決,所以就名之為「飢餓遊戲」。也可能就是領導中心對各轄區擺明了的一種威脅── 不服從,結果就是飢餓。

 

如此每年舉行,並且以大螢幕播放給每一區觀看。對都城區的居民而言,這不啻是一種最令人熱血沸騰的真人實境娛樂秀;而在其他的十二區,則可引發所有民眾的時時警惕,不敢稍有造次。而遊戲比賽的勝利者──也就是這個獵殺遊戲惟一的存活者,此後就可以在他/她自己的區內,享受到相當優渥的生活待遇。

獨裁者很明白,給予人民一絲希望,是恰恰好的攏絡手法。但永遠不能給予太多,太多希望的後果就會適得其反。

 

主角凱妮絲雖然只有16歲,父親亡故,迫於生活,平日就訓練出擅於打獵的本領,以養活家人。她所生長的是施惠國最落後最貧窮的第12區,也叫做炭坑區,在那裡餓死人從來就不是什麼新聞,和煤礦災難的頻仍互為表裡。

 

凱妮絲在森林裡打獵,其實就是一個獵者和獵物之間的鬥智比賽。獵人要會射箭、會擲標槍、會甩刀、會結網、會設陷阱,但最重要的是能夠揣測在哪裡設置這些陷阱才最有效?這是一種智慧与耐心的考驗。

而獵物也有聰明到就是能避開這些的,免不了就成為獵人眼中最有價值、幾幾乎要成為一種神物的表徵。

因為這些親臨現場的打獵經驗,在以獵殺為主軸的「飢餓遊戲」中,凱妮絲總會機伶地站在自己和對方的立場,同時設想,因而避開了不少致命危機。

 

故事發生的時代設定在未來,卻奠基於現代,位於在經被摧毀的北美洲洛磯山脈之中。既然是未來的世界,想當然可以將古代的荒野与現代的科技、甚或未來的進化同時並呈,比目前的高科技更炫目更厲害。

 

在獵殺遊戲中途,飛行船可以倏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完全是來無影去無蹤;天際可以隨時張佈一面螢幕,告示任何領導階層所要公佈的影像和消息。即使平時一般的樓台外面,也可佈上一張看不見的反彈網,防止那些嚇得半死的「貢品」還沒開賽之前就跳樓自殺。

他們的醫藥進步到可以一抹上,傷痕就不著痕跡。可是女生的腿毛還是得靠除毛臘來處理。總之,新的舊的,想像的和實用的科技,都匯聚在這本書和電影裡,因此要想不被它煞到、迷到,會是很不容易的事。

 

至於我所嫌的主旨不夠明確這個缺點」,其實是因為──這只不過是三部曲裡的首部曲而已,還有後續呢,所以別急。相信最終總得給人一個合理的說法,觀眾就抱著滿懷的期待,到時再進場欣賞第二集和第三集以探機密。想當然一定會有精彩出人意表的最終結局。

 

有人說電影裡与凱妮絲同一區的那個男伴比德,只不過是個力大如牛卻沒腦的角色,其實是流於表相。可能選角上還不夠嚴謹,也可能是如此個性的角色,在真實社會中正如鳳毛麟角,得之不易?

在書本裡所描述的比德,不但聰明而且善體人意。如果你想唬他騙他,他甚至會順著你的意向,配合著你表演,這表示──他早已看透你賣弄的詭計或玄虛了。不過他在炭坑區的生活還算差強人意,不須違規犯法去盜獵,所以野外生活的技巧上,想當然就遠不及凱妮絲了。

 

每個人都有所長,也必有所短,這和生長的環境和經驗應是密不可分的。 在電影裡,這個角色委實詮釋得不夠。因為比德的心性和特質是要靠心領神會的。而在這部以動作為主的影片裡,太細膩的內心戲實在難有盡情發揮的餘地。只有在文字敘述裡的娓娓道來,才容易讓人領略得深入一些。

 

這些年來,有「哈利波特」的故事,述及的都是古老的魔法和巫術,那些傳說裡的巫師和他們的掃帚,可以滿校園乱飛;貓頭鷹代替郵差送遞信件;倫敦王十字火車站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進站的方法居然是對著一面牆壁直撞進去;「暮光之城」把傳說裡的吸血鬼故事加以美化,甚至把恐怖狼人轉化成了純純的情聖;而這部小說裡,神秘森林所可能包含的殺機和生機,都在這二十四個年輕貢品的殺戮比賽中盡顯無遺。使人既緊張害怕,又對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各種現象極度嚮往。

 

從以上這些稀奇古怪的故事之深入人心來看,可以說,即使科技昌明的今天,人們內心對種種古老的傳說、神話,仍然癡迷不已。而那些看似老了朽了的一切荒誕与神秘,不但不曾隨著歲月之流湮滅絕跡,甚而反倒要化為人類遺傳的遠古基因之一。至少在人類文學与藝術的範疇裡,它們永遠是值得珍惜的既存瑰寶。

 

觀眾在觀看這部影片時的心情,多少接近於都城裡的那些權貴,既要生活得安全無慮,又希望驚險与殘暴等物競天擇的天條,不斷在自己眼前重覆上演,重點卻是絕對的事不關己」。美其名是都城獨裁者為了懲罰警戒造反的人民而設的飢餓遊戲,實際是久居現代高科技城市的居民,最心嚮往之的娛樂消遣?

 

在此階段的結尾雖然還不應是整個故事的總結,但這個獵殺遊戲的勝出者是女性概無疑問。這在近來的電影主題上是經常被強調的一點──女性不但不再柔弱,反倒在很多方面都突顯了她們的智力、體力、和耐力。像黛咪摩爾飾演的「魔鬼女大兵」、「暮光之城」裡的女孩貝拉、這部「飢餓遊戲」裡的凱妮絲,都是接受艱難挑戰的女性角色。即使印度片「三個大丈夫--花天走地」裡千嬌百媚的娜塔莎,也敢於在那個尚稱保守的環境下,主動表白自了己的愛情。

 

電影裡的女性,不再飾演以往那種唯唯諾諾的永遠順服,正象徵了現實世界的女性,也漸次進入了自立自主的行事風格?而好萊塢影片裡,露點露塊的,非但已然男女平分秋色,甚而男性賣弄色相的機會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女性主義」在這個時代已算不上新鮮刺激,它的內涵經過幾十年來的汰瀝,著重的應該也就是那份「平分秋色」。抗議与吶喊都屬於不切實際的明日黃花,能不能主動、積極才是能量之所在吧。

 

每個人對這個趨勢的接受度雖然未盡相同,但趨勢的走向似乎就是如此,已然難有回頭的跡象。就像在極權壓抑下的民眾,一旦嘗到民主和自由的風氣,再走回頭路的機率幾乎是零。而不論女性或男性,在發現或欣賞到對方另類美感的同時,似乎也未必就會急急喊卡。

 

接下來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不久的將來,就會有接續的二部曲、三部曲好戲上場了。如果不是理性十足的思前想後,而以尋開心找刺激,甚至於發揮對未來的萬般想像,這肯定是一系列有趣的影片。

 

 

 

原著作者:蘇珊。柯琳絲

書  名:飢餓遊戲──首部曲

                    星火燎原──二部曲

        自由幻夢──三部曲

 

首部曲一書中所分各區名稱:

 

第一區──-奢侈品────────第二區──-礦類採集

第三區──-電子產品───────第四區──-海鮮

第五區──-能量─────────第六區──-運輸

第七區──-林木─────────第八區──-紡織

第九區──-加工產品───────第十區──-畜牧

第十一區--農作物────────第十二區--煤礦

 

 

 

 

      

 

( 不分類不分類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安安@guest
Re: 哈拉一下─ ─「飢餓遊戲」
2012/04/13 23:44
安安認為書比電影詮釋的還要精彩,有些還是無法代替的很完美.
電影手法與書的作者想法也會有所不同.
[版主回覆04/15/2012 19:05:22]

對啊, 如果碰上導演改得太多, 乾脆不要掛原著的名.

像最新版的 "咆哮山莊", 書迷會很不爽.

剛剛去買了第二和第三部曲, 好好享受一下這個故事.

"哈利波特" 我也是一本接一本, 到最後第七本(共兩本), 反而不看了.

那個壞主角寫得太恐怖, 造型太難看.    讓自己受罪就免了.

不過我有完整的一套哦.

ynn


MIO 娘@guest
Re: 哈拉一下─ ─「飢餓遊戲」
2012/04/13 23:05
書好像比電影好看耶! [版主回覆04/15/2012 18:58:58]

我是認為書上描述得很靈動很細膩,

一般而言電影都比不過原著的.  這次也一樣.

ynn


正氣凌九天@guest
Re: 哈拉一下─ ─「飢餓遊戲」
2012/04/13 20:34

這一本小說...現在的借閱率很高...

網路借書每一家圖書館...都3個讀者以上在排隊預約了

晚安喔預祝週末假期愉快^_^

[版主回覆04/13/2012 20:49:38]

你真是神速 !

我只是一時興至, 沒想到這本書寫得這麼活潑精彩,

接下來要去買其他兩本了.

ynn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