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楚瑜: 施政沒追蹤 就沒執行力
記者鄒景雯/專訪 前台灣省政府經濟發展暨研究考核委員會主委 夏龍
夏龍 十二月九日因腎臟癌病逝, 宋楚瑜及其同僚舊屬於十二月十五日為夏龍舉辦
頭七法會,家屬將於十二月二十五日舉行火化。
宋楚瑜︰我追隨經國先生上班的第一天,夏龍就坐在我對桌。我認識他四十年。
當時蔣經國院長辦公室主要有三個人,主任是周應龍負責公文流程及總管,
管涉外事務的是宋楚瑜,負責經國先生行程與約見的就是侍從參謀夏龍。
幾乎當時所有政治上重要的人,都接過夏龍的電話,但他非常自律低調,從來沒有藉著這層關係去找人家討人情,經國先生非常器重他。
現今研考重點擺在民調 是錯誤 追蹤不是打官腔、震怒,追蹤是找出問題的所在,
提出解決的對案,然後功成不居。
現在,常常講一大堆話,每天開一大堆支票,之所以不能做好,要問政府是怎麼追蹤的?我為什麼找夏龍到省府幫我忙?因為他曾一起參與經國先生跑地方及
視察所有十項建設等行程,對地方事務有一定程度了解。
經國先生有個心願,希望跑完台灣三○九鄉鎮,但沒能跑完,只缺三十幾個。所有這些行程的聯繫工作皆由夏龍和接他的王家驊負責。
現在的人把研考的重點當為做民調,這是錯誤的。研考就是管制首長的施政方針與承諾,有人去追蹤,要確實達成目標。夏龍在省府將之制度化,培養訓練一批研考人才,
在省政團隊中建立考核追蹤機制,甚至將基層民眾、地方人士、六千多個村里民大會紀錄、各級民意代表與縣市鄉鎮等地方自治機構的意見與建議,以及省民服務中心受理案件、宋楚瑜競選省長的政見二○九七項、賀伯風災列管追蹤的七三四九件大小工程,分項追蹤,加以一一管制執行實現,做到有限資源充分運用,可說史無前例、後無來者。我們最不容易的,就是要做到不分黨派族群。
當時民進黨籍縣市長占一半,我要求,所有地方上或縣市長的建議事項與提案要重視,而且要追蹤到提案人滿意才能解除追蹤。 當年實踐補位哲學 不分黨派族群 那年,屏東大水,車城鄉種洋蔥的田被淹掉了,蘇嘉全縣長陪我去現場,有人建議給補助,但農會與農民反映︰「我們需要協助,不需要補助」,現在如果有種子,再下種,還來得及收成。
但是種子現在不容易拿到,除非從美國緊急進口。我一聽,這是好主意,於是列管,由農林廳派專人到美國去處理,事後並追蹤。這樣的例子,不是僅此一件,而是數以千百計。 有天夏龍跑來告訴我,蘇嘉全告訴他︰「請你不要再追蹤了,我已經非常滿意了」。
你說︰現在中華民國還有這種制度嗎?而且,事情處理好,功勞是由農林廳與地方政府共同分享。管考過程中,他不怕得罪人,但從不公開指責,讓人下不了台,不管藍綠,只要學夏龍的一半就好。不會像現在大家問政府︰你答應的事情怎麼沒有做到呢? 現在很多行政出了問題,就上下互推。省府的經驗是:中央看不到的,我們去看,去找出問題,地方人力財力做不到的事,我們去做銜接,所謂「補位」哲學即是。
台南市的焚化爐做好了,卻不能試俥,因為尚未完工,台電認為未取得使用執照,因此無法通電,雙方發生爭執。夏龍於是跑來跟我講:省府不是台電最大的股東嗎,找省府的台電董事去溝通,一定要協調辦好。這本來就是一個邏輯的問題,他知道台南市政府沒有權責與台電交涉,必須省府出面去解決。後來果能通電以後,試俥完成,焚化爐啟用。
馬政府最大問題是有分工沒合作 今天政府最大的問題就是有分工、沒合作,中央與地方銜接不起來,必須有單位扮演橋樑。最近一部電影,齊柏林的「看見台灣」。夏龍及他的管考同事和我,平均每週至少要坐一次直升機飛到各縣市去勘查,齊柏林是看地理、人文,我是看人文、建設與救災。在直升機上,我看到怎麼一座六線道的大橋,橋頭上有個鐵皮工廠擋在那裡,路也不通。下機後,就去追蹤,原來是在土城、樹林上二高交流道上的城林大橋,有個工廠拒遷。理由是當年的公告是以造公園的理由徵收土地,現在變成造橋修路,因此要求重新辦理公告。
我和夏龍商量後認為這很簡單,問題出在徵收價錢不一樣,可以承諾重新辦理公告徵收,但需要一些時間,不過要先拆房子。然而誰敢去講?省長請你出面。於是我真的帶著省公路局梁樾局長去找工廠老闆溝通,答應按照最新的公告地價補償,他說:我相信你。當時樹林鎮長在外舉牌抗議,認為這是作秀不可能有結果,但是問題確實解決了。
什麼叫政治?政治管三件事,施政方針、資源分配的優先次序、用人。我用專業的人去做最優先的事情。例如,縮短城鄉差距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當初我找夏龍到省政府一起做事,就訂下這個大原則,將人民的小事當成政府的大事辦,希望他協助去盯著把每一件事情做好。現在很慘
。家裡會用桶裝瓦斯的,多是偏遠地區、老舊社區,以及攤販,維持其價格穩定,是縮短城鄉差距、貧富差距非常重要的政治手段,因此桶裝瓦斯為什麼這個時候要漲價?一點道理都沒有。
一桶瓦斯由五百漲到千元 沒道理 一六八三年,康熙二十三年,清朝把台灣收為版圖,康乾盛世,但台灣人造了反。康熙五十九年,台灣六級大地震,傷亡慘重,瘟疫流行,中央政府不但沒有前來安撫,而且橫徵暴斂,因此朱一貴造反。乾隆五十一年,台灣又有大地震且餘震不斷,又是橫徵暴斂,林爽文造反。
過去是官逼民反,農民造反,現在最重要的是要照顧中小企業。在景氣最差的時候,原本一桶瓦斯五百元不到,現在變一千元,這是在增加升斗小民謀生的成本,瓦斯公司轉嫁成本大賺其錢,怎麼不會有民怨? 怎麼可以這樣處理?如果有負責貫徹施政方針的單位在監督這件事,會發生嗎?有人指責政府「要好好說明」,這不是說明的問題,是心中要有百姓、要有解決的方法,有擔當去做才對。
沒有追蹤就沒有執行力。執行力是靠追蹤,把它落實、做好。現在常常講一大堆話,每天開一大堆支票,之所以不能做好,要問是怎麼追蹤的?夏龍常講他是狐假虎威。狐有威,因為牠拿著令牌去警告:不好好做,老虎真的會咬人,會賞罰分明。現在是狐狸不像狐狸,老虎不像老虎。追蹤不是打官腔、震怒,追蹤就是找出問題的所在,提出解決的對案,然後功成不居,這是研考的基本精神。
我今天講夏龍與省府團隊,不是在說都是他一人的功勞,而是一個團隊必須要有團隊精神(esprit de corps)、相互支援,不能互看笑話,要有人挾主官的期待去協調溝通整合,發揮整體的榮譽感。
不是首長一句話,路就能鋪好,橋就能蓋好,食安和環保都能做好,政策要兌現還要有人盯,要分工更要合作!我在省府時,有幸有吳容明、賴英照、蔡鐘雄、夏龍這些好幫手與好廳處長。我想強調,我們有很不錯的、規規矩矩的公務員,只是需要有人好好去帶他們。我們必須重新找回台灣民主的信心,找回大家對政府的信任。
轉貼:悼夏公 一位幕僚與政務官的典範
前經國先生隨侍武官,前台灣省政府經濟建設暨研考會主委夏龍先生,於12月9日病逝於中山醫院。
雖然早聞大名,但深入認識夏公,是在2000年總統大選。
他先是講些省府團隊的故事來給我們這些小朋友聽,以便製作文宣。他一路說來,不茍言笑,講到突破點,眼睛偶而會爆出精光。⋯⋯
後來我負責敲一個行程,向他報告,正開始敘述前因後果,他老人家兩眼一瞪:「講重點!大家都很忙!」我抖抖的報告完,他只一聲:「好!」就轉頭去弄別的事了。
聽說,當年中興組隨扈,個個怕賈霸那兩粒牛眼,但賈霸最怕的卻是夏公。而且,還不只賈霸,所有省府官員,個個都怕他,因為他管研考,向來六親不認,事情沒辦好,那兩粒圓睜的眼珠隨時會出現在面前。
但夏公總是說,研考是幫大家解決問題的,事情辦不成,一定有原因。要先去瞭解原因,有的卡在法令,有的卡在經費,有的卡在人情,有的卡在其他單位,研考會就是要做「異常管⋯⋯理」,串起來這些線路,幫各廳處、各縣市解決問題。
他在承上啟下,法令多如牛毛的行政系統內,找出了讓陳年老案能夠解決,讓行政體系能夠動起來的途徑。他發明了陳情紀錄表,省長下鄉遇見陳情,馬上就有人去紀錄誰講的?講什麼?電話幾號?然後帶回來列管。等到工程做完,省府便有官員會去找這些陳情人,帶他們去現場,陳情人滿意後簽字才能驗收。如果有錯,那就再修正,如此,誰敢偷工打混?
在他的指揮下,研考會派兩個人跟省長行程,紀錄回報。另有一批人專門跑地方,省長前腳走,三天內省府官員就會到縣市政府或鄉鎮公所,敲定所有細節。研考會官員一天要跑三個鄉鎮,聽說一年下來,一堆人得胃潰瘍。
當年台南市是綠營的張燦鍙主政,跟省長提說要做台南運河,經費七億五千萬。大概市府人員想說,宋省長這個藍的,不會挺我這個綠的,所以根本沒有細部計劃,提報完講講就算了。沒想到,省研考會的人三天後出現,跟他們要計劃,結果拿不出來。等了兩個禮拜,夏公親自打電話給台南市長,很客氣的問:「你們那條運河到底要不要做?我再等你兩禮拜,再沒提計劃,我就放到後面去了。」市府這才知道省長是玩真的,馬上加班趕工弄出計劃。
八掌溪大橋又是另一個故事。這是台南縣長陳唐山提案,省府同意,於是開始相關作業。結果到了年中,嘉義縣部份用地還沒徵收完成,顯然蓋不成,夏公便打給陳唐山,跟他說:「這筆預算我挪去其他地方用了,但我跟你保證,明年只要用地徵收完畢,一定馬上撥下來蓋。」後來果然實現承諾。
夏公之所以敢這樣保證,是因為他找到了一個妙方來解決預算執行率的問題。一般預算通過後,執行過程預到障礙,這筆預算就會保留,等到問題解決才能動用。夏公於是跟省議會商量好,每年報預算時,多報20%~25%的項目,但可動用的預算額度不變。這使得執行過程遇到障礙時,省府可以馬上把今年度這筆經費轉作他用,有效提高預算執行率。同時逼地方政府不敢偷懶,動作慢了,今年的錢就下不來了,但項目仍在,趕快把該做的事做好,明年度才能執行。
夏公一直強調要「舉一反三」,省長下去看到了有橋無路,回頭來夏公就徹查全省同樣情況,總共找到八十幾處有橋無路或有路無橋的荒謬建設,然後一次解決。省長看到一個只有四面牆卻沒屋頂的活動中心,也是研考單位下去徹查,把因經費不足,只做了半套的建設,通通補足經費做到好。
他跟省長有一致的觀念:在民眾眼中,公共建設只有完成或沒完成,沒有完成率百分比這回事。一條路,通了就是通了,剩1%沒通,橋都蓋好但柏油沒鋪,那就是沒完工,所以省府團隊極為重視執行效率與最後一哩,三年可以做好的事,絕對不會拖十年。
在他的幕後操盤下,賀伯颱風八千多項善後工程,一年間便完成了約九成;快速道路的包商說沒有柏油,停工待料,不能如期完工,他就打電話去中油,把柏油調出來堆在路面上。省府的效率受人讚揚,省長的滿意度達到九成,夏龍功不可沒。你沒看錯,當年省長施政滿意度是九成,不是九趴!
但是夏公從不張揚,低調到2000年總統選舉,某台想做各方幕僚團隊介紹,卻翻遍平面與電子檔案,都找不到他的照片。他也常常穿得破破爛爛,走去工地跟工人叼支煙,用台語東聊西問,搞清楚什麼東西是怎麼做的?!而且問完還沒人知道他是誰?!
問這些細節要幹嘛呢?省府發包開標做建設,當然要列規格,夏公懂了鋼筋怎麼綁?水泥怎麼配?規格才開得出來。而且還懂得遇到鬆軟地質,橋樑的樑柱要打進岩盤才會牢固,南投集鹿大橋就因基樁打進了岩盤,才沒有被九二一震垮。這些都不是只辦公文編預算的公務員所能理解的。
他對官員們很嚴厲,但私下很搞笑,也很照顧部屬,而且從不推卸責任。遇到困難,他會自己去報告省長,自己去協調其他單位首長,自己去擺平難搞的省議員。不要看他成天罵人,每次幫省長寫稿,他都要插幾句:「台灣的公務員很優秀,只要有好的領導,他們可以做成很多事!」恩威並施,寬猛相濟,剛柔互用,才是夏公處事的真正功夫。
夏公也從不攬功,把一切成果歸於長官及團隊成員,自己永遠隱身幕後。辦成一件事,他嚴肅的臉上總會露出一抹得意而賊賊的微笑,那就是他給自己的獎賞。2003年的萬言書,是他找我們吃飯,希望寫一本糾正觀念的文件,要求我們下筆寫的。宋先生一開始根本不知道,直到寫完初稿,各方人馬連續修正十四個版本,才決定要用,而且過程絕對保密。當宋先生以演講方式發表後,媒體討論了一個月,當時的行政院召集了26個單位開會研究反駁,卻無從著力,外界也完全不知道這東西原來是夏公的主意?!
夏公雖低調卻絕對不是個乖乖牌,當他與省長意見相左時,不免會有爭執,於是兩個脾氣都不怎麼好的人,一個頭往左撇,一個往右看,過一陣子再繼續講話,卻絲毫無損於雙方的交情。
夏公當年曾經派駐美國,擔任駐美軍事採購團副團長及武官,說得一口字正腔圓的好英文。但他平常從不落英文,直到女兒結婚,因現場來賓許多是外商同事,主婚人致詞時,大家才驚訝於他的英文如此流利而標準。
每一位長官的身邊,都應該有一位這樣認真負責,又敢講真話的幕僚;每一位想幹正事的官員,頭上都該有一位這樣敢扛責任、下決定的長官。每一個政府的部門裡,都需要一位這種願意深入基層,瞭解問題,又懂得「不違法、找辦法」的能員幹吏。
如果現在政府主要的政務官,有夏公一半的能力與膽識,這政府就活了!
洛克菲勒說:「拉朋友來一起工作,不足為奇;但能從工作中變成朋友,難能可貴。」能遇見這樣的典範,並且結為忘年的戰友,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
故人已遠去,典範卻長存。夏公,一路好走!過去十年,台灣沒能讓您繼續施展長才,是台灣的損失,但我們這些不才後輩心中,永遠記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