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海世博江南遊07‧萬國建築博覽‧夜上海之【外灘】~
2010/10/08 20:55:54瀏覽804|回應0|推薦6



2010828日,晚上10時,
沖妹來到了位於上海市中心,黃浦江畔的「外灘」~

上海外灘(The Bund),簡稱外灘,北起外白渡橋,南抵金陵東路,全長約1.5公里~
150年前,當殖民者們踏上上海這塊陌生的土地時,便看中了黃浦江的這片江灘;
於是,這條曾經是船夫與苦工踏出來的纖道,經過百餘年的建設,高樓林立、車水馬龍;
而這些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並存的建築,已成為了上海的象徵。

外灘的建築大多經過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國建築師在這裡大顯身手,
面積不算大的外灘,集中了近30幢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建築,
外灘的精華,就在於這些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的建築群。

沖妹這回的「上海世博江南遊」,「外灘」是停留時間最短暫,也是沖妹覺得最可惜的景點~
對於喜愛建築的沖妹來說,短短的15分鐘,有點「外行看熱鬧」的感覺,
偏偏學設計的沖妹想要「內行看門道」的慢慢的、仔細的品嚐這些建築啊!
整個外灘近30幢的建築,沖妹只「瞄到了」大約10幢,而且還是透過鏡頭「遠觀」的啊!
沖妹在想,若是在外灘這兒待上一整天也不為過啊!唉~~~真是可惜可惜可惜了啊!

接下來,也有請看官們一同來「遠觀」外灘建築群的美~

沙遜大廈,1929年建成(英資公和洋行),現今和平飯店北樓,
外灘最高的建築物,建築風格為裝飾藝術(Art Deco),1992年世界飯店組織將和平飯店列為
世界著名飯店~


左幢:另一角度的和平飯店北樓,其19米高的墨綠色金字塔形銅頂,是外灘一顯著標誌~
右幢:中國銀行大樓,1937年建成(英資公和洋行),現今中國銀行上海分行~


中國銀行大樓,其建築外形帶有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
外牆鑲以平整的金山石,樓頂採用平緩的四方鑽尖型屋頂,部分檐口採用石門拱作裝飾,
建築的每層兩側都有漏空的「壽」字圖案,欄杆的花紋和窗格也採用了傳統的裝飾紋樣~


左起和平飯店北樓、中國銀行大樓、橫濱正金銀行大樓、揚子大樓、怡和洋行大樓~

同樣的景色,小佘使用高色溫模式拍攝,呈現出與沖妹「忠於原色」完全不同的風貌~


由右至左,台灣銀行大樓、華俄道勝銀行大樓、交通銀行大樓、江海關大樓(鐘樓)~

拉遠點看~




台灣銀行大樓,1924年建成(英資德和洋行),現今招商銀行上海分行,
為臺灣日治時期,臺灣銀行在上海建造的辦公大樓
大樓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整體上屬於日本近代西洋風格~


左幢:麥加利銀行大樓,1922年建成(英資公和洋行)~
右幢:匯中飯店大樓,1908年建成(英資瑪禮遜洋行),現今和平飯店南樓~


匯中飯店大樓(和平飯店南樓),
建築風格屬於新文藝復興式樣,大面積的白色面磚外牆,以紅磚腰線分割,
底層則為石砌外牆,內部裝飾精緻考究~




東方匯理銀行大樓,1914年建成(英資通和洋行),現今中國光大銀行上海分行,
這張照片是遊覽車要離開時,沖妹於車上捕捉到的,所以只有局部啦~
東方匯理銀行大樓,典型的古典主義建築風格,採用了艾奧尼柱式(Ionic),雕刻精美,
入口門廊則具有巴洛克風格~


接下來呢,
看過了萬國建築,再來瞧瞧黃浦江對岸(陸家嘴)的景色~
晚上1015分的東方明珠塔,再次換上了不同的面貌,七彩的喔~






最後啊,套句靖哥哥說的話:「世博期間,上海隨處都是滿滿的人潮!」
果然,外灘也不例外,來~~~見識一下,外灘這滿坑滿谷的人、人、人啊~~~


~~~~~《待續》




*文字參考資料:環遊中國、可樂旅遊*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317119&aid=448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