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3/25 11:34:12瀏覽361|回應1|推薦5 | |
幻化娑婆 本篇曾獲新加坡第一屆佛學創作獎‧小說佳作 靜謐的早晨,陽光懶懶的由樹梢,篩了下來,葉影在泥地上,點點模糊。 偶而,風一吹起,泥地上的葉影,便忽爾碎碎裂裂的搖晃起來。 佛寺前,是一片廣場,廣場前望,是悠揚的台北盆地,盆地上的高樓,櫛比鱗次的排列德密密麻麻地。 上空恍如一片無形的偌大煙幕,就這樣停頓了似的籠在空中,上不上;下不下的,壓得人透不過氣來。 廣場前方,有幾隻石椅,其中的石椅上坐了兩人,一僧一俗,都是女眾。 只見那名婦女,頻頻擦著淚,或許是眼中進沙;或許是……? 尼師只靜靜的望著前方,臉上一片祥和、寧靜。不知過了多久,那名婦女終於開口: 「無論如何,請師父幫個忙。」 「阿彌陀佛。」 「出家人慈悲為懷啊!」婦人哽著聲音。 「不錯!」尼師柔娩的牽動一下嘴角,依然垂著雙眼。 「那我們現在就……?」婦人驀地抬頭,盯著尼師道。 尼師淡然一笑,道: 「妳想現在就剃度?」 「是呀!愈快愈好。」婦人猛地立起身。 「妳沒告訴我,妳出家的原因,甚至我連妳的名字都不知道。」 婦人頹然坐了下來,淚,又湧出來……。 「其實,出家學佛,要有正確的體認。若只爲一時意氣,或逃避而來,我敢說,這種學佛,出家是錯誤,也不恆久的。」 婦人滿眶眼淚,怔怔的望著尼師莊嚴肅穆的臉龐。只聽尼師又接口道: 「佛門聖地,並非避難場所,許多人在家庭不和諧,或感情有問題時,以為逃避到此,便什麼事都解決了。」 忽然,一聲吱喳,兩隻小鳥由林間,追逐著飛出來,投射到廣場上,其中一隻飛得太快,居然仆跌到泥地上,打了個滾,牠抬頭四下瞧一眼,掙扎起身,又飛著追向林內去。 「其實,佛法的基本內涵,是教我們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有問題才投身學佛的人,到此來還是會發生問題的。」尼師輕柔的聲調,恍如悠揚的綸音,欲震起婦人的迷津。 「那…我現在該…怎麼辦?」婦人愕愕的道。 「面對現實。」 「可是,我…。」才說了一個『我』字,婦人眼眶又紅了。 「如果妳是當局者迷,那麼,提出妳的詳細情形,或許,」尼師輕淡而怡然的望著婦人:「我可略盡棉薄之力,幫妳拿個主意。」 婦人望著尼師的臉龐,後者的臉上,是堅定而平和,予人以值得信賴、恬靜無波的感覺。 太陽移了個位置,數影、葉影也零碎的移了移,同時,因陽光變得炙熱,而愈清晰。 婦人擦擦淚,嚥了口口水,重新裝點起思緒,這混亂的思緒,困擾了她近五、六年,一時之間,想理也理不清,欲忘又忘不了…。 ◎ ◎ ◎ 依樣的地方,一樣的天氣,只因不一樣的人,所以,佛寺前的廣場,熱鬧非凡。 一向吵雜吱叫的小鳥們,這時刻,不知躲到林內哪個角落去,廣場前只聽人聲沸騰,喧嘩不止…。 「出來!叫她出來!」一個男的,粗聲大氣的吼著。 「你到底要找誰?又不說清楚,只管大聲喊叫…。」一位手持掃把的女居士,回應道。 「妳們不拐了她,我就不會找上這兒。」 「找上這兒,你總也得說清楚,你要找誰?我才好進去叫人呀!」 男人一聽,對方說的有理,遂道: 「我找阿玉,叫她出來…」。 忽然,門內閃出一位尼師,她淡淡的道: 「這位先生,請進!」 「哼!我就知道她一定躲在裡面…。」 男人嘀咕著,恍弗有意說給 兩人各坐一邊,男人迫不及待的問: 「阿玉呢?」 「她想出家。」尼師簡單的說。 「這怎麼可以?」男人粗魯的站起來:「快叫她出來。」 「請你小聲一點,別吵到其他人。」尼師道:「叫她出來之前,我想跟你談幾句話。」 男人吐了一口氣,對尼師不溫不火的語氣,他也無可奈何,坐下後,他雙眼炯然瞪住尼師。 「你不希望阿玉離開你?」 男人搖搖頭: 「我只是賭一下,她未免太小題大作了吧?」 「你想賣了房子,也就是你根本不珍惜這個家…。」 「唉呀!她又說了些什麼?這個笨女人!房子賣了,我將來還可以在買回來,何必這麼認真?」 「家是你們倆人共同組成的,在你下任何決定之前,應該先徵求她的意見。否則,你一意孤行,,即使阿玉今天跟你回去了,誰敢擔保,哪一天,她會再偷偷跑到什麼地方去躲起來?」 男人一聽,嘴巴張得大大地,卻說不話來: 「可…可是…,以前─她…一向都聽我的…。」 「她是否曾勸過你,叫你不要賭,可是,你向來不聽,也沒將她的話當一回事,才形成今天她的出走,對不?」 男人咬咬牙,不出聲,只低著眼,望住地上。 「阿玉來,我只是讓她住幾天,至於她要走、要留,還得看你。」 「我…。」男人愣愣的望著尼師。 「是呀!如果你還珍惜你們的家,還在意阿玉的話,你就要想想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相反的,如果你認為你有你的作風,你根本無法改變喜歡賭的習慣,那麼,你就要準備有一天,阿玉會離開你。」 頓了頓,尼師又說道: 「想想看,五年前,你們不是有個很和樂的家庭嗎?什麼時候開始,阿玉變得常向你嘀嘀咕咕的…?」 「自從…賭博之後…。」男人一副緬懷的神情,他不知不覺的脫口而出。 這時,小客廳門口,婦人悄然出現,尼師適時立起身,道: 「你們談談吧!」 說完,尼師飄然出廳而去。 ◎ ◎ ◎ 『凡間長情義,情長業亦長, 問業幾時休? 且計量情長幾多? 月如鉤,業如溝, 空幻顛倒迷娑婆, 低首迴眼把鋤頭, 人從橋下過, 橋流水不流。』 佛寺前的廣場,又恢復了安寧,小鳥們也開始了追逐嬉鬧,尼師捧著一本『中觀論』,逐句逐頁的看著…。 廣場前的迷離煙霧,依舊淡然籠住台北上空……。 |
|
( 創作|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