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16 15:06:52瀏覽1331|回應0|推薦8 | |
書名:海洋小學堂問答Q&A 出版機關: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作/編者: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文 許志誠 圖 出版時間:99年4月 對於海底的世界,我們通常只分為「可吃」、「不可吃」兩類。其實,海中的動物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往往顛覆我們的認知與想法。 以海洋世界最常見的水中哺乳動物而言,光滑的皮毛、流暢的動作、可愛的模樣,牠的正確名字是海獅,因為雄性的海獅在頸部有一圈亮麗的鬃毛,故稱之為海中之獅(sea lion)。一般會誤以為是海狗(fur seal),但是海狗學不來才藝,倒是常被獵捕製作為海狗油,吃海洋哺乳類油脂進補是很野蠻的行徑。 我們最常食用的花枝焿、魷魚焿,一般都以顏色來區分,但是實際上看到活生生的本尊時,通常也不太認得出來。花枝(又稱烏賊)、魷魚都各有十個觸手,有別於章魚的八個腕,通常分辨方法為內殼:花枝體內有一個橢圓形的內殼,上半身較肥胖;而魷魚的體內有狹長型的透明角質內殼,體型較長,有二隻可伸縮的觸腕。 動畫電影「海底動動員」的小丑魚尼莫是個小男孩,但是在現實世界裡,千里冒險後,牠就要轉性了,變成大女生了,因為小丑魚是雌雄同體的動物,而且是雄性先熟型。尼莫上學時所搭乘的校車是魟魚,有著一雙像翅膀形狀的胸鰭,宛如在海中飛翔般,魟魚看似可愛,但是其尾部上方有毒棘,是致命的武器。 要看星星可以趁著夜空,也可以到海裡尋覓。海星與陽燧足都是棘皮動物,牠們都有五隻腕,都有很強的再生能力,狀似星星。陽燧足的腕像壁虎的尾巴一樣,一碰即斷,斷了可再生,稱為「脆海星」;海星則有超強的再生能力,斷了腕可以再生一隻腕,還可以從斷掉的那隻腕再生一隻完整的海星,厲害。而澎湖一帶有著美麗的「星砂」,是單細胞原生動物有孔蟲死後的鈣骨頭,像是灑了滿地的小星星,這寶貴的化石用相機帶走倩影就好,美的事物就可以永流傳。 在花蓮一帶常見「曼波魚」,圓圓滾滾的魚身,加上二個魚鰭,模樣非常可愛。因為牠常常浮上水面曬太陽,當地民眾稱為太陽魚,也因為牠的身上常附生著許光發光的小動物,遠看像一輪明月,也稱為月亮魚;不過最常聽到的名字是「翻車魚」,牠曬日光浴的樣子,很像是在海上翻車,故名之。翻車魚改名為曼波魚後,帶動大量的商機,也帶來捕撈及殺機,看到牠這樣傻大個憨厚的樣子,讓人心生愛憐,愛牠就不要吃牠。 至於,海中的模範爸爸首推海馬,海馬長得不太像魚,但牠游泳與生殖的方式也不像魚,但牠卻是不折不扣的魚。海馬媽媽將卵產在海馬爸爸的育兒囊中,經過二至三週的孵卵期,由大腹便便的海馬爸爸孵出小海馬,父代母職,是海底世界的一絕。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