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09 04:55:36瀏覽6669|回應44|推薦245 | |
那年,美國鄰居出城旅行,把他們家那隻鐵灰色的長毛倉鼠託我照顧,沒想到我家兩個孩子因對倉鼠「認識不清」而「一往情深」,有了後來一波波「倉鼠也瘋狂」的噩夢…… 為什麼說「認識不清」呢?只因當時那小東西一進我家大門,整天不是靜靜地打盹,就是默默地吃東西,乖巧可人,任人抱來抱去,絕不反抗或逃跑,馬上擄獲了孩子「單純」的心,還以為「天下的烏鴉一般黑」,「所有的倉鼠都這麼乖」,誰知道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話說倉鼠「物歸原主」後孩子非常不捨,整天吵著要養一隻當寵物。恰好教會一個朋友家裏養的倉鼠「生養眾多」,問我要不要抱兩隻幼鼠回去?我一口答應,馬上找來一個一加侖的空牛奶桶,剪去尖尖的口,下面鋪著碎布,拎著去她家領寵物。 沒想到「養鼠為患」的噩夢從上車後就開始了。 我把裝著倉鼠的牛奶桶放在駕駛座旁,一個緊急煞車,桶子倒了,兩隻倉鼠瞬間溜得不見鼠影。我把車停進車庫後,趕緊在車子裏四下搜索,好不容易才在後座找回「妹妹」,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椅墊下的彈簧架上,找到跟我玩躲貓貓的「哥哥」。 我把裝著倉鼠兄妹的牛奶桶安置在廚房的地板上。不久兩個孩子放學回來了,看到倉鼠興奮得不得了,馬上跟我一起去寵物店購買籠子和飼料。沒想到等我們回家,卻已「鼠去樓空」——只剩下空桶子。天呀,倉鼠「越獄」了。 那牛奶桶估計有三十公分高,兩隻鼠男女是怎麼逃出去的?會躲在哪?我環顧四周,不禁頭皮發麻,美國的木造房子屋角下多的是縫,牠們一鑽就不見了。萬一找不回「私奔」的鼠男女,教牠們躲起來「生生不息」,那可不妙。很久以前聽過一個真實故事,有個華人家跑掉了一對倉鼠,六個月後,他們請捕鼠專家來「滅鼠」,居然逮捕了兩千多隻。 縱「鼠」歸山可不是好玩的事,但是,該怎麼把牠們從暗處誘出活逮呢?在我苦思對策時,牆裏不時傳出鼠輩啃木頭的窸窣聲,聽得我心驚肉跳,真怕牠們小倆口為了做窩,把我的「窩」給毀了。 情急之下,我突然想到何不做一個陷阱,讓牠們「自投羅網」呢?我從儲藏室找來一個空的大塑膠箱,裏面擺兩粒剖開的蘋果和白桃,再找來一塊長長的板子,讓它從地上斜斜地靠在箱子邊。我的「三十七計」是:讓嘴饞的倉鼠聞香而來,沿著板子往上爬,再一頭「栽」進箱子中。 我把「陷阱」放在廚房,前兩天都沒有動靜,第三天晚上,我正坐在客廳看電視時,忽然聽到「撲通」一聲,箱子傳出異響,趕緊跑過去看,賓果!饑餓的「鼠妹妹」果然跌進箱子裏,正抱著白桃狼吞虎嚥呢! 我不動聲色,轉身走開,隔天起床再去察看,這回,小倆口都在箱子裏,被活逮了。 「人鼠鬥智」,我算贏了第一回合。 我趕緊在箱底鋪上帶著清香的碎木屑,給小倆口布置一個舒適的窩,以為從此以後「天下太平」,「人鼠」各自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事實上卻不然。 另一場夢魘,從倉鼠驚人的生育力開始。 倉鼠兄妹進門時才一個月大,怎麼也沒想到,看起來還是Baby的牠們,兩個星期後竟生下一窩光溜溜的小Baby。我從圖書館借來的書知道,倉鼠是沒有父愛的動物,在鼠爸爸把親生骨肉當美味晚餐前,得趕緊把鼠爸爸「驅逐出境」,移到事先準備好的籠子裏去。 鼠媽媽安靜地蹲在箱子一隅哺乳十隻小寶寶,本來安然無事,哪知某天女兒放學回來,一時興起,吆喝左鄰右舍的小朋友來屋裏看「鼠來寶」。受打擾的鼠媽媽竟然連夜「搬家」,把塑膠箱子咬破一個洞,帶著十隻尚未長毛的鼠寶寶逃逸無蹤。 我使用先前的「水果陷阱」逮回鼠媽媽,可是,牠那群孩子呢?牠藏到哪裏去了呢? 一周後的某個早上,我離開書房到廚房泡咖啡,驀地瞄到一隻「台灣大蟑螂」在早餐桌下爬動,嚇得我全身寒毛聳立。回魂後定睛一看,不禁啞然失笑,這不正是失蹤已久的鼠寶寶嗎?牠灰黑色的毛長出來了,但營養不良、體形瘦小,猛一看,黑乎乎地還真像隻台灣蟑螂。這可憐的小東西,沒有母親照顧,真不知牠怎麼活過來的? 後來,我又陸陸續續在屋子的其他角落撿回三隻寶寶,其他的呢?不知道。這麼多年來,一隻也沒見過;連「屍身」也沒看過,彷彿從人間蒸發了。 倉鼠孤僻成性,絕不能兩隻養在一起。同性在一起有打不完的架;異性在一起,則會發生數不完的「命案」。我就曾「一時不查」,沒盡早將鼠男女分開養,結果一度讓鼠口暴增到三十隻,真是教我欲哭無淚,只好到處拜託朋友領養(就像當年送我倉鼠的朋友那樣)。 為了給倉鼠較好的生活品質,我送走絕大多數的倉鼠,只留下最後四隻,並買了四個塑膠籠子,讓牠們分開住在「豪華獨立屋」裏。沒想到,其中那隻「黑王子」在發情期難耐寂寞,竟把塑膠籠子咬破,逃得無影無蹤。這次,任我的「水果陷阱」擺上多香的水果,也逮不回下決心「浪跡天涯」的王子了。 倉鼠除了「越獄」、「生殖力」驚人外,還有一個「嚇人」的本事——咬人,倉鼠和人一樣,脾氣、性格個個不同,像美國鄰居養的那隻倉鼠,性格就非常溫和、穩重,不容易受驚嚇,也從不咬人;我們養的那窩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倉鼠在受驚嚇時,第一個反應就是「反咬你一口」。有一次,家裏來了許多客人,有位女客參觀我養的倉鼠,看到倉鼠媽媽睡得好香,忍不住把手伸進籠子裏摸一下,說時遲那時快,鼠媽媽忽然跳起來反咬一口,朋友的手指立即血流如注,幸好第二天問醫師,醫師說,只要傷口不發炎就沒事了。幸好沒事,否則我肯定得帶著「肇禍者」去「負荊請罪」哩。 倉鼠的壽命平均只有短短兩年,和最多可以活到十幾年的貓狗比起來,真是「鼠生若夢」啊。在和倉鼠「共舞」、「鬥智」兩、三年後,當最後一隻倉鼠壽終正寢時,我突然有一種說不出的解脫感。 那天和孩子逛寵物店,一個「不小心」逛到可愛小動物區,孩子立刻又愛上玻璃籠裏那隻奶茶色、有著圓滾滾黑眼珠子的倉鼠,已經上八年級的女兒問我:「可以養一隻嗎?」 我倒抽一口氣,馬上斬釘截鐵地說:「不行。」 【講義雜誌2008年7月號】 ↑↑乖乖,別咬我……↓↓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