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Fw: 中国经济与A股
2011/02/24 03:34:25瀏覽284|回應0|推薦1

.

中国经济与A股


陶冬 http://blog.sina.com.cn/taodong  2011-02-09 21:01:06


   
在2010年,中国A股市场的表现在世界排名倒数第三,仅略胜过在危机中挣扎的希腊、西班牙。


   
当然,这种提法带有一定的失真。更准确的说法是,A股表现世界倒数第三,中国的IPO发行却是世界第一的。不是资金没有流进来,而是水池突然变大,水位便
升不上去。不过,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金砖四国中的龙头老大,中国股市如此惨淡的确令人沮丧。展望2011年,基本面情况也不见多少改善。


   
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增长9.8%,但是增速因基数因素而被拉低。如果以年化的环比增长(annualized
QoQ,从经济学上更科学的衡量增长速度的指标),增速达到10.7%,较第三季度的9.6%、第二季度的8.2%强劲反弹。零售在加速,库存在上升,抵消掉地方基建的疲态和出口势头的放缓,经济重新回到双位数的增长。


   
这种增长势头,在2011年维持下去的可能性不大。随着美欧经济复苏,出口订单应该比去年第四季度有所改观。可是去年上半年井喷式的出口肯定难再续。更严重的是,工资暴涨与员工流失,令工厂有单也不敢多接;受利润压缩的影响,不少企业干脆转作内需市场。


   
消费市道总体来说是理想的,今年还有涨工资、减税等利好消息。不过不少地方政府为整治交通而开始限制汽车牌照,估计会影响第一大消费品的销情。同时房市降温,导致家具、电器需求减少。至于库存,相信最大的上升已经结束,下半年库存更面临调整的压力。


   
笔者预测,2011年经济增长在9.3%左右。这个速度对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其实不错了,但是比起2010年的10.3%则属减速。


   
今年经济的难点,在于通货膨胀。去年十二月CPI同比上升4.5%,较上月的5.1%有所下降,不过这是由基数效应所造成的障眼法。按环比看,物价不降反
升0.5%,通胀局面根本没有受控的迹象。而且不仅食品价格飞腾,非食品通胀也在三年来首次升上2%。除食品通胀继续高企外,笔者认为服务业价格普遍上
调,应该是今年的一条风景线。工资大幅调升,势必触发服务业通胀。


   
CPI在今年中,接近或超过6%的可能性颇大。下半年CPI走势尚难确认。夏粮收成、公用价格上调幅度、国际工业及农产品价格,均会影响通胀前景。不过以目前工资的上涨情况,即使下半年CPI出现回落,幅度也有限。中烈度通胀在中国长期化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如果笔者所言成真,通胀居高不下,年内必有一轮手忙脚乱式的货币政策调整。目前政府的政策调整目标放在整顿信贷规模上,政策工具云涌则更偏好量化收缩型,
通过信贷额度及存款准备金率,限制银行的借贷数量。而且今年央行扬言,对信贷超额的银行实施差别准备金率,此项政策对贷款控制有一定的作用。


   
利率,并非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调控手段,这与担心热钱流入直接有关,而且不少企业对利率并不敏感。不过,中烈度通胀长期化,必然会带来利率水平正常化。储
蓄搬家、存款吃紧,会令决策层更关注储蓄利率。负利率是中国房市过热的原因,低利率也令企业热衷于资本炒作,实业投资无人问津。加息与量化收缩,一个也少
不了。笔者预言存款利率有200基点的上调空间,贷款利率185基点,同时准备金率有150基点的上升空间。笔者认为,市场对加息空间认识不足,央行自己
对可能的加息空间也认识不足。


   
房市,是今年经济及政策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不过今后两年也许是涨不动也跌不动。新房供应进入高峰期,而需求却萎靡不振。如果成交量不大幅增加,也许不出6
个月就可能有房企资金链出现问题。不过,资金出现问题的企业,未必“跳楼大甩卖。”他们被同业收购的可能性更大,也许今后两年房市将上演2005-06年
时在重化工业出现的“国进民退”。政策因素对于房市乃最大的不确定性。房地产税试点已经推出,更多城市会加入试点行列。不过笔者认为房地产税雷声大雨点小
的可能性更大。在内需压倒一切的时候,很难想象政府对一般消费者开刀征税。试点中估计开征的仅是大面积新房或豪宅。


   
今后12个月,中国的货币流动性是收缩的,利率是向上的,增长是回落的,而且从房市到通胀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就决定了A股的前景。相反,香港的流动性在今后12个月是不变的,利率是不变的,美欧增长是回暖的。这就决定了A股与H股之间的差别。


 


   
本文原载于财讯杂志,为个人观点,并非任何劝诱或投资建议。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lin228&aid=4917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