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桃療用心 約束創新 病人安心
2016/04/25 17:47:58瀏覽726|回應0|推薦0
政大「搖搖哥」日前被強制送醫,引發爭議,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護理科戴春慧主任表示,精神衛生法第二十九條明定精神醫療機構、精神復健機構非為醫療、復健之目的或防範緊急暴力意外,不得拘禁病人、拘束其身體或剝奪行動自由,但有少數精神疾病患者在急性發作期受到症狀(例如:幻覺、妄想)的影響,可能出現傷害自己或攻擊他人的傾向或危險,為了維護病患及其他人員的安全,「保護性約束」是治療性、必須性的措施,但傳統的約束方法,容易有痠痛、血液循環不良等不舒服的感覺,因此,桃療的醫療團隊成立「約束安全改善小組」,研發新式身體約束法,不僅讓病人得到妥善的治療,同時也保障了民眾的安全與權益。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護理科戴春慧主任指出,當精神疾病患者出現攻擊、暴力、破壞等激躁行為時若其他控制的方法都沒有效,為了預防患者對自己或其他人造成立即的傷害,醫師會依據病人病情的嚴重性來判斷其是否需要進行身體約束,不當的身體約束可能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皮膚撕裂傷、肢體神經傷害等問題,因此執行保護性約束的醫療團隊人員,不僅須先接受教育訓練,在進行保護性約束時,亦需要審慎地依照標準流程分工合作,但無論如何謹慎與注意,被傳統四肢約束的病人,因情緒激躁且肢體活動受限,仍易有掙扎、搥踢、抱怨肢體痠痛、血液循環差或造成床欄物品損壞等情形,因此,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醫療團隊成立「約束安全改善小組」,運用醫療團隊資源管理(TRM),透過領導、溝通、案例討論、演練等積極思考、設計約束安全方案,期能增進病人的約束安全

戴主任表示江宜馨護理師在桃療急性病房服務多年其發揮創意,不斷與「約束安全改善小組」的成員討論、試驗,目前已研發出一套操作容易方便,讓病人肢體可維持正常活動、減少設備損壞率,提升病人約束舒適性的「新式身體約束法」,與傳統的身體約束法相較,病患抱怨肢體痠痛的比率由82%降至26%,皮膚泛紅發生率也由38%降至5%,不僅有效降低了約束的可能傷害,同時提升了護理照護品質。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護理科戴春慧主任強調,「保護性約束」是為了保護病患及其他人員安全所採取的治療性、必須性的措施,而非控制、處罰病人的工具,桃療秉持著全人關懷的理念與精神,視病猶親,持續不斷的求新求變,研發出更多元化的照護方法,幫助病患情緒恢復平穩、症狀獲得控制。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gmei320&aid=5446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