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壺有很多種,陶的、瓷的、金的、鐵的、銅的、錫的……這裏我們只把焦距對在「宜興紫砂壺」上頭。 一般說來,宜興紫砂壺的選擇標準可從下述的四個角度來逐一過濾。 實用第一 茶壺的天職就是要能拿來泡茶,這當然是毋庸置疑的,換言之,選擇茶壺時便不應違背「實用」的基本原則。一把實用的貼心好壺至少應具備下列幾點﹕ 容量大小需合己用。茶壺容量大小差距甚多,大者容水數升,小者僅納一杯之量。同樣的,有的人交遊廣泛,天天高朋滿座,一周泡掉三斤茶,此時如果選用朱泥小壺來泡,那光是來回地傾茶注水便夠他手忙腳亂,滿頭大汗了。反之,若三兩好友促膝品茗,偏偏選用容水近升的大漢方壺,那豈不強迫人人非要牛飲一番不可,果真如此,那保證不出三個月,你的朋友會三個變兩個,兩個變孤支,到頭來只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份了! 口蓋設計合理,茶葉進出方便。國人愛喝的鳥龍茶系,在沖泡前呈乾燥緊縮狀態,借著茶則置入壺中並不太難,但經熱水沖泡數巡之後,葉片逐一伸展膨脹開來,會將整個壺身塞得飽飽緊緊的(尤其置茶量過多時),此時如果壺口太小或設計不當時,就得費一番工夫才能將茶渣掏出。若一時疏忽,未清除乾淨,甚易在壺身內壁形成茶垢,甚至發黴,這就有礙健康了。 重心要穩,端拿要順手。有些茶壺端拿之際十分沉重,這如果不是壺把設計不當,不符合人體功學,便是壺壁過厚(用土太多)。新手買壺時,不妨先在壺內盛裝四分之三的水,單手提起,臨摹倒水姿勢。此舉,一則試其量感是否過重。二則可趁此感覺執壺間,手指與壺把的施力位置是否舒適。端拿是否順手相當重要,否則不但累了自己,更容易發生失手破壺的慘劇,不可不慎。況且,勉力為之,不免手上青筋暴露,臉上齜牙咧嘴,讓客人未嘗其甘,先見其苦,果真有夠失禮。 出水要順暢,斷水要果快。此點是大部分茶壺不易顧及的。好壺出水剛勁有力,弧線流暢,水束圓潤不打麻花。斷水時,即傾即止,簡潔俐落,不流口水,並且傾壺之後,壺內不留殘水。 工藝技巧 紫砂壺藝向以其高度精巧的工藝性著稱於世,幾乎所有好的砂壺都是手工成型的,即使是為求其產量與規格化而採用的擋坯成型法,其手工修整的工序仍相當繁瑣,所以工藝水平的高低自是評斷砂壺好壞的重要條件。砂壺的工藝要求,基本上有下述幾項﹕ 嘴、鈕、把,三點成一線。這點是諸多藏家所特意注重的,尤其是水平壺、西施壺等基本壺式更是如此,它看似簡單,實則不然,甚至包含名家壺在內,仍有許許多多的砂壺嘴歪把斜。另外,上把與下把不在同一垂直線上的亦相當常見。當然,這樣的砂壺一樣能泡能養,只是中國人講究的是「大中至正」、「允執厥中」,所以除非是特意設計的砂壺,不然仍應慎重審視為宜。 口蓋要嚴緊密合。圓壺要能旋轉滑順無礙,方壺要求面面接縫平直不變形,筋紋器更要達到面面俱到的「通轉」地步。除了以上的目視、手試外,我們尚可在壺身盛水後,舉壺作注水狀,以食指壓緊氣孔,若能達到即壓即停且滴水不漏,就表示壺蓋與壺身的密合度甚高,與外界空氣接觸極少。部分技術特佳的陶手還能達到將壺嘴塞住時,手捏壺鈕可將全壺擎起的境地。 壺身線面修飾平整、內壁收拾俐落,落款明確端正。通常,一件砂壺的做工良窳,我們可從外觀上審視陶手是否有用心將壺身線條、轉折、棱線修飾漂亮規整來作判斷。還有,此壺的落款是否大小得宜、位置適中、深淺合度,亦是重要參考。此外,最易遭受忽略的是,壺身內壁流嘴的接囗、塊面的接縫是否遺有施工泥屑,內壁、內底是否收拾勻當……這些小細節都足以看出作者的製作態度是否嚴謹、審慎。 胎土要求純正,火度要求適當。有些砂壺乍看之下油光燦然,未養先亮﹔有的則是賊光浮動,色相詭異,這些徵兆都顯示著此壺的土胎不純或是作者配土太差。至於砂壺的燒結火候是否恰當?則需要經驗的累積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一般可用壺蓋(請切勿用蓋沿,那是全器最脆弱的地方)輕輕敲擊壺身(務請注意,莫傷壺表),若呈鏗鏘含韻之聲,代表火度適中﹔若呈混沌低鬱之聲、代表火度稍嫌不足﹔反之,若呈高尖乾脆之聲,則表過火,壺身已呈瓷化。 切忌衝動
紫砂壺的造型千姿百態,變化多端,但美感的標準則依各人的審美涵養而有所不同。你愛花貨的精工細描,我愛光貨的簡單大方,誰也不用委曲誰、所以砂壺的造型孰優孰劣是不能一概而論的。真正重要的是、無論如何,買壺千萬不要光為了作者的名氣或別人的強力鼓吹而衝動下單,否則日後極易後悔。因為泡茶賞壺之際是人類最冷靜、最客觀的時候,這時手中的砂壺勢必會遭受到自己最嚴苛的挑剔,這也就是為什麼茶壺就像女人的戀衣情結一樣──永遠少一把。 儘管每個人的審美涵養有所不同,但初入此道的朋友仍可依循下述兩點略作參考﹕ 幾何造型的砂壺,該圓的就要圓,該方的就要方,線條當直則直,當曲則曲。千萬不要選擇口蓋歪曲變形、嘴歪把斜者,因為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全器力度。此外,全器各配件大小需與壺身相襯,大而無當固然不宜,小鼻小眼睛的更應避免。 自然造型的砂壺,該寫實的就要寫實,該寫意的就要寫意。由於花貨的捏塑較多,所以應細心體察全器是否氣勢連貫,渾然一體而無生硬之感,亦應注意壺身與捏塑的接觸點有無微細裂縫,以免日後斷裂。 價格合理
經過前述的一番挑肥撿瘦,最後的一個問題便是「壺價幾何?」事實上,近十餘年來,紫砂壺的漲勢咄咄逼人,屢創新高,流風所及,似乎千元以下的壺泡出來的茶不堪入喉般。尤有甚者,壺價動輒十萬、百萬,果真應驗了古書所載的「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時大彬、陳鳴遠若地下有知,當恨生不逢時也! 總而言之,當我們面對琳琅滿目的各式砂壺,以及店老闆的如簧之舌時,切切要分清楚「選擇一把別人公認的好壺」和「選擇一把貼心好壺」之間的差異。因為惟有「適合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好壺,若硬是要隨波逐流,附庸風雅,可就失卻了茶藝怡情養性的那份閒適之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