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攝影 / 瀟 鴻
深秋的午後,慵懶的陽光,倏然把山巔屋宇抹上一層昏黃婉約。
於是,思緒隨著那盤旋上山的公車,硬生生被牽引進入昔日山上的人間故事,
蜿蜒起伏。
九份和金瓜石,是一個充滿濃濃古味和悲情迷惘的山城。
漫漫歲月「唱出礦工心酸事」,悠悠長河「道盡山城血淚史」。先民以礦業
糊口維生,胼手胝足走過苦難的日據時代,也歷經了1947年代林家兄弟蒙上
二二八事件的陰影。
稱它為山城,一點也不為過。遠遠望去,山巒層層芒花搖曳,房舍上下並列
堆疊,間有金瓦輝煌的廟宇矗立,彷彿就是集合一些多樣化的積木盒,錯落
鑲嵌在草木不盛的山坡上。斜陽下,散發一股壓抑不住的古樸韻味。
九份,後倚金瓜石山、粗坑山,舉目遠眺,視野極為遼闊,漁港海灣盡收眼
底。放眼沉靜美麗的景象,教人心曠神怡,宛如置身昔日時光隧道的幽幽秘
境。 基山街,狹窄得幾不見天日,彎曲陡峭依山而築,是丰字型的九份老街
的主 幹,常以斜坡相迎石階送客。
兩旁有阿嬤級的「咁仔店」鱗次櫛比,涼糕、 芋圓...各種小吃香氣四溢,令
人垂涎。
豎崎路,與基山街垂直交叉互通,陡坡接近60度,佈滿了數不完的灰褐色
石階。往下走到路底,左望「昇平戲院」落寞坐在角落已超過一甲子,一副
歷盡滄桑的身影呈現眼前,似乎孤寂中還帶著矜持,它可是《悲情城市》、
《多桑》、《藍山咖啡》等電影及廣告的取景之地呢。
小販熱絡的招呼聲,似乎喚醒了山城老街昔日的風華,恰與遊客顧盼的眼神,
交織記錄成一頁感性的情懷。
踩過老街,發覺一些已褪色的日式建築,隱約尚存炯炯神態,最是引人多看
一眼。儘管茶棧酒樓樑柱屋瓦,已被歲月增添許多時間皺摺,那無形的年輪
才是吸引懷舊目光的線索。
遠道而來盡情尋幽追夢的遊客,悠然在飄搖的紅紅燈籠下絡繹不絕。
人群中偶遇老外擦肩,又忽聞日語及內地口音的廣東話,嘰哩咕嚕充斥街途,
是慕名而來還是路過呢?顯然,九份及金瓜石的風情魅力早已名聞東洋及港
陸之鄉。
金瓜石、九份,簡直就像是生長在山上的雙胞胎兄弟。
在那個年代,前者採金後者挖煤,同樣都是要進礦坑與黑暗搏命,用苦力來
填寫礦工日記。
經嚮導簡略說明後,小心翼翼步入「本山五坑」體驗昔日工人挖礦採金的過
程。暗淡的燈光下,金黃色的礦脈閃閃發亮。坑道角落幾尊礦工模型人,躬
著身軀用鋤鏟和畚箕採搬礦石送上車台。
突然間,聽到「少年仔,砰石唷!」果真炸藥爆聲連連,真教人驚心動魄!
原來這個「特效」係出自廣播器的模擬聲,是為了給遊客身歷其境的感受罷
了。踏出坑道乍見光明,站在黃金博物館前,望著連結自「本山五坑」延伸
出來的礦車鐵軌,我彷彿看到了被污泥弄黑的礦工們,挺著人性的尊嚴為生
活打拼,感覺,那是多麼的卑微但極其尊貴!
抬頭仰望,在山稜線上的頂端怎麼有一把茶壺?
啊!那是金瓜石的地標──茶壺山。映入眼簾的「茶壺」,雖然,缺了耳把,
但還是像極了。聽導覽員說:「當淡雲隨風飄過茶壺時,會有開水沸騰般蒸
氣往上冒的景象呢」,真是妙極了!
咦?茶壺不見了!
換小獅子出來,就趴在稜線上栩栩如生。原來是,山不轉人轉,移動位置造
成不同角度的視覺效果,的確是造物者的精心傑作!
默默在想,那不就是常言道「心隨境轉,境由心生」的另一番道理嗎?
庭園風光明媚,佔地幾達千餘坪的「太子賓館」就座落在金瓜石的半山腰上,
既幽靜又隱密。這是興建於西元1922年,充當日本皇太子御駕來台的行宮,
是以檜木、杉木建造的日式大宅院。
據聞未曾使用過任何鐵釘,僅以木頭接榫方式建構完成,客廳、書房、起居
室……一應俱全。
今日視之,美景當前,古色古香。
然而,起伏的思緒告訴我,這可是當年在帝國主義威權下,用民脂民膏鋪陳
的「豪宅官邸」哪!
相較於百姓的生靈塗炭,真有天壤之別,不禁再次感嘆山城的悲情故事!
九份、金瓜石,同屬舊時代礦業社區的典型。
曾簇擁世事悲喜的輪替,也淬鍊過生命交迭的淒清,而今,卻足可讓你諦聽
一把懷舊憫人的寧靜。
﹝寫/ 九份.金瓜石﹞
.
【本文於 2008.12.29 發表在《人間福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