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25 12:57:00瀏覽597|回應0|推薦3 | |
今年我去了兩次大阪。我總共去大阪三趟了,第一次是在大學時代,去名古屋當交流學生,然後路過大阪,一點印象也沒留下來。 我在東京攻讀碩士學位的時候,只在東京住了三年而已,可是那麼短的時間之內,居然被東京人「同化」,對大阪視而不見。想起來真是恐怖!我自認是非常不主流,不會被媒體影響的人(因為我專攻的就是媒體研究),可是對大阪的刻板印象是在什麼狀況下造成的呢?我真的毫不知情。 我住東京,研究東京,寫東京,來來回回東京。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和家人原本計畫要去別的國家,可是機票都賣光了!到最後,我只好問旅行社的櫃員,「還有哪裡的票可以去?」 「大阪!」 「大阪?」 我跟我先生說,我不知道大阪長怎樣,他很疑惑:「那不是日本的第二大城嗎?」是啊!但是,我真的不認識它。我在名古屋、廣島都停留過一兩個月,但是名古屋跟廣島中間的大阪,我過去真的只是路過而已。 農曆春節,我、我先生、我女兒和我研究所的學妹飛到了大阪。雖然氣溫很低,就在四、五度徘徊,但是看著(難波區)「道頓堀」那個有名的地標「螃蟹道樂」的巨大螃蟹,我就笑出來了! 幾天下來,我終於感受到什麼叫做「庶民大阪」的真正意涵。大阪人真的很熱情,計程車司機拼命拿糖果討好我吵鬧中的女兒;問路的時候會有好幾個人圍過來;看到我推著嬰兒車,地下鐵的人潮會自動讓出一條路;經常有店家提醒我不要讓我女兒冷到… 大阪的東西超好吃!有些東西料都快滿出來了,豪邁的不得了! 6月的時候,我去大阪發表論文,因為這個國際研討會在大阪舉行,我是為了去大阪,所以寫了這篇論文(跟其他去發表的學者差很大,因為他們是為了發表論文,順道去大阪觀光)。發表完論文,就拉著我研究所的學妹在大阪跑來跑去,因為沒有家累,真的去了好多地方。 去了中之島,去了中崎町,去了谷町,看到開咖啡館的、搞劇場的、做歷史街屋重建的、經營手創的、賣好吃的手做巧克力的…這個「庶民大阪」的背後有這麼多不同年齡層、不同領域的人們支撐著它。 雖然,在大阪街頭,看見好幾位中高年的遊民,提醒我這也是個製造業外移、勞工階層失業嚴重的城市(很像高雄吧!),但是我遇見很多市民,跟他們聊天,知道他們還是很努力、樂觀的生活著,這讓我很感動。 我去淳久堂不同的樓層翻書,買了一堆書回來,好像想要補足過去不認識這個城市的空洞。淳久堂是大阪的書店,聽說它已經在台北SOGO二館開海外店了,請大家去支持他們一下! 找時間,我會繼續寫大阪,當然東京還是要寫。如果大家想看一本比較難、比較有挑戰性的書,我先跟大家推薦這本《東亞美學前史-重尋日本近代審美意識》(典藏出版社出版),作者神林恆道教授專研美學美術史體系論,他長年執教於大阪大學。神林教授可以不斷的探索日本近代化的源頭,我相信「庶民大阪」一定給了他更多的參照座標,這就是大阪的貢獻吧! 照片說明:在空堀的街屋開雜貨小舖的年輕媽媽,她的朋友來探望她。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