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起讀《老子》----道,可道
2007/12/19 11:41:16瀏覽652|回應0|推薦3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白話譯文:

道,可以用言語表述的,就不是永恆的道。

名,可以用名稱界定的,就不是恆久的名。

 

解釋:

「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源、基礎,它是本體,無法用言語表述的;而「名」則是人的理解能力,沒有人類就沒有「名」。能夠說一句話、製造一個概念,是因為有人可以理解。因為人有理解能力,「名」才有出現的必要。

   「道」是《老子》的核心概念。「道」代表「究竟真實」,最後、最終、真正唯一、對的就是究竟

   《老子》揭示「道」的存在,就是為了化解虛無主義的困境,超越相對的價值,使人的生命獲得真正的安頓。

    人活在世界上如果對「道」沒有領悟或瞭解,人生就會變得「如夢幻泡影」。

因此,老子希望把「道」說清楚,他有一顆溫暖的心,自己獲得某種體會之後不忍心獨享,要把它說出來,但又沒辦法說得太明白。

    「名」是概念,必須用「名」界定「道」。「名」是言語及思想的基本單位,沒有「名」就不能思考,也不能說話。「名以指實」,意即名稱是用來指涉真實之物的,不能虛構。

    老子體驗到「道」之後,發現「道」不能說,就像《老子》第二十五章提到,「道」根本就沒有名字,「強字之日道」,只是勉強取個名字叫做「道」。我們今天讀「道」讀得容易,這其實是老子勉強說的,他認為「究竟真實」沒有名字,但是要體驗「道」時卻不能不說,不然無法學到東西。

    名或名詞概念只對人的認識能力有意義,有認識能力才有出現「名」的可能,沒有人類的思想作用、認識能力,這個宇宙有沒有「名」根本就不重要。

    沒有像人類這樣有認識能力的生命,就不可能有相對製造名的主體,以及相對理解名的主體。

 

註:內容摘自天下遠見出版、傅佩榮著的《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這本書是在1216日一位好友贈送,得到此書後,回家便馬上翻閱,讀了之後有一種欲罷不能,越讀心情越輕鬆的感覺,誠如老子自己獲得某種體會之後不忍心獨享,要把它說出來;我也有這樣熱切的心想分享所讀的內容,所以把所讀內容以寫作業的態度摘記下來提供大家閱讀思索,若是各位有興趣更進一步瞭解《老子》,可參閱傅佩榮著的《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yj1102&aid=1467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