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6/06/12 23:31:30瀏覽580|回應0|推薦2 | |
剛接觸能量醫學,開始都是使用能量管作測試,ㄧ個ㄧ個測物品何者合適自己或他人,ㄧ陣子後就想是否可以以藥物反測量,若需要某些藥品,可以藉此反推測試者可能罹患某種疾病?當時曾實驗過治幽門桿菌的抗生素,想如同時需要這三合一的抗生素,也許可斷定此人胃有幽門桿菌,也曾發奇想和胃腸科醫師合作,若正確率高過90%,何不用此法診斷,免去病人作胃鏡之苦。但在這以西方醫學為主流醫學的台灣,畢竟只是夢想。 多年後竟然在劉醫師的大作裡看到了同樣的論點:藥物診斷學。雖然他是用儀器測試,但理論基礎是ㄧ樣的。現今市面上量子醫學儀器,軟體使用的某部份診斷也是利用患者需要的藥物反推的。 找對醫師吃對藥 - 劉大元 醫師
為患者開對藥是一件極為重大的事。所謂開對藥,指的不只是藥物的種類,還有藥物的品牌與劑量。因為各家藥廠使用的添加物不同,有時會讓患者產生過敏反應,因而影響了藥物的療效,因此藥廠的選擇也是相當重要的。
醫師在診斷出患者的疾病後,因同性質藥物的種類甚多,該如何選擇適合個別患者的藥物種類,是一個相當大的難題。因此醫師只能用經驗累積來做第一次下處方的依據,等患者回診時再決定是否更改處方,這種醫病行為模式稱之為「試誤」(Try and error),是一種靠經驗與運氣結合的治療模式。
這時最困難的是,要在哪位患者身上選用哪種藥物才會有效又不會發生副作用?因為用錯藥物時,絕對不只是讓患者白吃藥物而已,而是會吃到一種有副作用的藥物。更糟的是,錯誤的治療有可能讓病情產生變化,甚至不再是原有的疾病,即中醫所稱的「誤治後病情必會變證」。因此只有在第一時間選對藥物,才是治療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於是我在診斷與治療上研發出一種新方法,稱之為「藥物診斷學」。
你的身體最瞭解你的需要
究竟何謂藥物診斷學?簡單來說,就是以一組藥物測試組與患者進行配對檢驗。這組藥物需具有完整性及關聯性,在設計出一套治療人體五臟六腑疾病的基本藥物後,再與患者比對出適合他的藥物群,然後依據每種藥物的主治功能,分析出患者的疾病症狀,接著再下診斷,然後透過定量測試,確認患者需要的劑量。
例如,透過傅爾電針的檢試,若是米飯適合你,表示你餓了。若是水適合你,表示你渴了。若是抗生素適合你,表示你遭受到細菌感染,再來要尋找感染的位置。若是心室肥大的藥適合你,表示你有心室肥大……以此類推。接著綜觀所有藥物的主治功能及副作用,來評估患者的疾病狀況,即可做為初步的診斷與治療處方。
這種先判定治療藥物再做逆行診斷的過程,稱為「藥物診斷學」。也就是說,原本是醫師先進行診斷,再依診斷的病症來開立處方藥。但如果能先找出處方藥,也可以反過來推論診斷病症是什麼。
很多醫師會說這是荒謬的,但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 拿其他醫師所開立的藥物,去詢問自己熟悉的醫師:「這個藥物是治療什麼疾病的?有沒有效?」而這個被詢問的醫師在回答時所依據的,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從最基本的藥理學推論出來的藥物診斷學,差別在於他看到的是其他醫師所開出來的處方,而我們看到的是以傅爾電針選取出來的藥物。
依據藥物診斷學,是否可以檢查出患者所有的疾病呢?只要仔細的檢查與問診,臨床上大約可達80%,若再透過醫師問診時的望聞問切疾患者的主訴,就可以彌補現行主流醫學在問診過程中,醫病雙方在溝通語言、思想及觀念上,可能產生的落差所造成的缺失。
傅爾電針最大的好處,就在於診斷的同時,可以找到治療的藥物與方法。例如,缺氧性心臟病有好幾種藥物可以治療,但醫師要如何斷定哪一種藥物適合患者呢?主流醫學醫師是用誤試 (Try and error)方式來開立處方。但是若能透過傅爾電針檢查,即可免除患者服用到不適合藥物的風險。當然,這是否為正確的診斷,可由主流醫學的檢驗來證實,或由時間證實是否正確。
很多人因此質疑,這樣豈不是只要學會傅爾電針,不用學醫也可以當醫師了?當然不是,因為測量技術的精準度不同,會造成檢測結果的誤差。所以我只把檢測結果列為疾病診治的參考,而非唯一的依據。有了醫師的生理、病理、藥理專業知識與臨床診斷經驗,再配合傅爾電針的檢測結果,就有雙重的保障,能讓誤差減到最低,這才是實踐藥物診斷學的真義。
常有人問我,為何能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快速深入十餘種另類醫學領域?這是因為我把傅爾電針與藥物診斷學,靈活運用在另類醫學的理論印證與藥物選取上,只要用對了工具與方法,必然事半功倍。
中國古代醫學書《黃帝八十一難經》的六十一難曰:「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所有醫師都希望面對患者時,能夠做到「望而知之」,我深信傅爾電針與藥物診斷學的靈活運用,與長時間的臨床印證,當可達到某種程度的望而知之。 能量測量久了,慢慢不需要實體的藥物,手寫藥名也可測;接著連寫也不用了,丟藥名訊息也能測試。果真望而知之?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