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20 21:31:36瀏覽965|回應1|推薦1 | |
2007年五月某日LH又到臺南演講,這次帶來賴其萬教授的一篇書評,寫得極好,裏頭有些是我歷經父母晚年生病死亡才得到的體悟,在這本書評中,都詳盡整理出來了。賴教授是位極具人文素養的醫者,是當今醫學教育最需要的長者,他出了一些很有影響力的書,我買過他最近出的一本書『話語、雙手與藥 醫者的人性關懷 』,他說:每當年輕的醫學生問他,三十多年的行醫生涯裡最重要的心得是什麼?他總會說:「我開始知道『說病人聽得懂的話』有多重要。」。 他和其他有心的醫生教授,正用他們的方法,在慢慢默默地努力影響醫學教育;導正長期被忽視的醫病關係,路也許還很遙遠,但總是開始就有希望。 謝謝他願意讓我轉載這篇文章! The Mature Mind:The Positive Power of the Aging Brain 熟年大腦的無限潛能 賴其萬 這本書全名是」The Mature Mind:The Positive Power of the Aging Brain」,直譯應為《成熟心靈: 老年人的腦之正向能力》,是美國老人精神醫學權威金恩.柯翰博士(Gene Cohen、M.D.、Ph. D.)繼他在2000年發表過一本非常著名的書----The Creative Age: Awakening Human Potential in the Second Half of Life(直譯應為《創造的年紀:喚醒人生後半段的潛力》,目前尚無中譯本)之後,於2005年12月所出版的暢銷書。這是他對三千多位老年人深部訪談和重覆問卷調查,進行持續多年的研究,而整理出他對人生後半段的心理探討。 作者目前是喬治華盛頓大學「老人、健康與人文中心」(Center on Aging、Health and Humanities 成立於 1994年 ) 的首任主任,同時也是該校精神科與行為科學的教授,另外他也曾任美國國家老人學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NIA) 之代主任。這本書最主要是要揭示一個對人類生命相當樂觀的結論---「人變老了,但也變得聰明些。」他說,過去神經學、神經解剖學發現人類隨著年紀的增長,神經細胞會衰老、死亡,而得到「人類老化以後,智力會減退」的結論是不對的。作者在書中指出,事實上神經元可以再生,所謂的「神經元新生(neurogenesis)」是有可能發生的,而他更指出左側大腦與右側大腦在年輕時各司其責(左邊大腦管語言方面,右邊大腦管空間、音樂方面),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兩側大腦功能的不對稱性逐漸減少,老年人學會比較平均的使用左右兩側大腦。換句話說,大腦會因為經驗與學習而不斷重塑,終其生不斷造出新的細胞,而大腦的情緒連結會隨著年齡成熟而變得更加平衡,也因此導致老年的負面情緒較不強烈,較容易遺忘負面情緒的記憶,且相對地比較容易激發正面情緒的記憶。作者從中提出一個新的觀念,所謂的發展智商(developmental intelligence),是一個人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能協調其認知能力、情感智商、判斷力、社交技巧、生活經驗,自我意識,而顯現出更深的智慧、判斷力與先見之明,這就是發展智商的表現。 作者訪問過數千名,從中年到一百多歲的老年人,而發現人有一種趨力,他稱之為代表內心渴望成長與發展的「內在推力」(inner-push),這種推力並不會隨著年老而停止。他並且舉例說明年老在思考方面的模式也會改變,比較能夠應用「相對性的思考」(relativistic thinking),而不會用絕對專斷的想法;也同時會有「二元性的思考」(dualistic thinking),能夠在兩個不相容的觀點裡面去謀求解決中間的矛盾;而且會學會「系統性的思考」(systematic thinking),比較不會陷入見樹不見林的問題。也因此年紀大的人往往較有能力接受某種程度的不確定,能夠承認答案經常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不會掉入草率判斷的陷阱,以致於能夠更謹慎的評估各種衝突的看法,這都顯示出發展智商的程度。作者利用他對後半段人生所做的觀察,而將心理學大師艾力克生(Erik Erikson)的人生八階段裡的最後一個時期「成熟期」,再細分成四個潛能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他稱之為「重新定位中年(reevaluation)」。這階段事實上是重要的,是從30歲中期到60歲都有可能,但通常發生在一個人40出頭到50歲末期。透過認真思考自己生命有盡頭的事實,以達到自我發現。他不贊同時下戲稱的「中年危機」這字眼,他認為「不是因為中年不會遭遇危機,而是中年時期遭遇危機本來就是理所當然,或者說是要度過這個人生階段,就得經歷危機」。 第二階段,他稱之為「解放(liberation)」。一般是從50歲中期到70歲中期,其通常是在50歲末期到70歲出頭,此時人們經常會意識到「此時不做,更待何時?」引發內在解放的感覺。這就是一般人最會去考慮退休的時候,想要有一個人生的轉變,嘗試過去想做都沒有機會做的事情,所以有人稱之為「第二童年」。 第三階段,他稱之為「總結(summing-up)」。一般是在60歲末期到90歲都有可能,通常發生在60歲末期到80多歲。作者認為在這階段裡,由於整理自己人生的過去種種回憶,而常有撰寫自傳的衝動,並且會想以某種方式回饋家人、社區或更廣大的世界。 第四階段,他稱之為「為自己歡呼(encore)」,通常在一個人七十幾歲的晚期開始,而在八十幾歲時變得特別明顯。這時期大腦會展現源源不絕的創造力,而驅使我們渴望延續生命,繼續創造新的主題。作者稱之這階段「不是天鵝垂死的哀歌,而是一個人在一生中創造的多種主題的變奏。」 作者在書中也討論到認知、記憶與智慧,他以20世紀最偉大的老人之ㄧ的法國女人珍‧ 路易絲‧卡邁特 (Jeanne Louise Calment) 的親身經驗證實,認知能力不一定會隨著年齡衰退,而智慧更是歲月累積而成的「寶藏」。她一直活到122歲,而作者描述這位人瑞在被約談時所呈現出來的妙語如珠、深富哲理的一些對話,使人不由得相信認知能力以及智慧並不見得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每況日下。 接著他以一個特別的章節,討論培養社會智商(social intelligence),發現過去以為老化的過程一定會走入退縮或者疏離,但作者卻舉出一些老年人的實例,證明一些老年人反而隨著退休以後,知識、智慧、記憶逐年增長,而更努力參與社會。作者認為年紀的增長,事實上會帶來更好的社交選擇。由他豐富的長期追蹤老人的經驗,說明老年人隨著年紀的增長,他們的社會智商會有很明顯的提高。最後他也特別舉出,一個人在退休以後應該要同時從事數種同等重要的活動類別,有些是「團體」或「個人」的方式、而活動力的程度也要有「高動力的活動」與「低動力的活動」的適度混合,而如何做到平衡的活動,將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的結論是,社會智商、記憶和智慧三者是息息相關,而且都要歷經歲月才能夠收穫成果。 他對於即將退休與已經退休的人所做過長期的追蹤,指出有些社會學家早就提出所謂的「忙碌規範」(busy ethic),是非常不好的心理。他發覺有些老人常常會受制於這種「忙碌規範」,而覺得被迫要說自己還是很忙碌,不敢承認自己閒散的生活。他提到許多老年人並不滿足於退休以後就不再工作的看法,所以他提出幾項給考慮退休情況的老人,一定要做到的幾樣準備工作:要有退休計畫、社區基礎建設的必要、平衡的社會活動組合、在個人與團體之間的活動取得平衡、隨著時間增加社會的參與程度、持續性活動的價值、建立親密友誼的困難、回饋的重要性、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最後他提出一個很有趣的退休準備指數(Retirement Readiness Quotient)而列出以下的十二個問題: 1. 你為什麼現在考慮退休? 2. 你真的想退休嗎? 3. 你的家人朋友對你想退休有什麼看法? 4. 你考慮過你想要完全退休或半退休嗎? 5. 你的經濟狀況足以讓你安心退休,並且繼續以目前的方式生活嗎? 6. 你參加過關於財務規劃的退休準備課程或講座嗎? 7. 什麼事會讓你覺得生命有意義,有目標? 8. 對你而言,那些類型的活動與經驗最重要。最能帶來滿足感? 9. 你是否參加過著重於社交活動計畫的退休準備課程或講座(所謂社交活動包括社區和人際互動)? 10. 你是否已經找到工作以外的興趣、嗜好、志願工作或新的學習領域? 11. 你是否計畫了新的活動,讓你可以固定與人互動,並有機會結交新朋友? 12. 退休後,你能夠滿足於只藉由志願工作而對社會提供一點貢獻嗎? 作者提出,如果對以上十二個問題大部分的回答都是負向的話,就表示這個人還不是可以退休的時候。 本書的最後一章裡,作者以「創意與老年」為題,更深入地討論開啟創造力、繼續或改變創造力、失落所激發的創造力,並以他所做的參加藝術課程的老人,其心理與生理健康以及社交功能都有明顯進步,來推廣他長年來主張的老年創作對健康的正面影響。最後他引用有名的醫生文學家威廉斯醫師(Dr. William Carlos Williams)在老年時寫出的一句深具哲理的話:「歲月帶走一些,但也帶來一些。」來證明心靈的成熟不見得就是意味著心靈的衰老。 這本書我覺得可以說是老少咸宜的好書,他給老年人或即將步入老年的人帶來希望,也使年輕人不僅對人生可以有更全盤的樂觀看法,並且可以幫忙他們瞭解父母一代的心理。(這本書之中譯本由張老師文化出版。) 後語:LH說也許我正處於解放期,但也希望我作一下上面的TEST再考慮是否真要離開工作崗位。我覺得:人生,是來學習的,沒有什麼絕對的好壞對錯,當下只有選擇。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