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14 06:28:05瀏覽145|回應2|推薦0 | |
學名:Boehmeria nivea (L.) Gaud. 科別:蕁麻科. 別名:山苧麻.山苧仔.山茶仔根.天清地白.野麻.白麻.家苧麻.真麻.山地嘛根.野苧麻。 產地:全省平野至中海拔山區之路旁.林邊坡地.溪邊.河岸自生。 採集加工:全年可採..根.莖皮.葉.花分別採集處理.曬乾備用。 藥理作用: 1.苧麻根含的有機酸和生物鹼.對格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有抑制作用,在14種病原菌中.對苧麻根有機酸鹽高度敏感的有溶血鏈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炭疽桿菌,對生物鹼.除沙門氏菌高度敏感外.其餘均係低敏感感度。 2.苧麻根有機酸鹽對小鼠和家兔人工感染肺炎球菌致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小鼠治療組死亡16%,對照組死亡94% (P<0.01),家兔治療組死亡6.7%,對照組死亡86.6% (P<0.01)。 3.苧麻的葉對家兔大動脈出血有較好的止血作用。苧麻根提出物“血凝”.對小鼠尾部試驗.有縮短出血時間.減少出血量的作用;但在不同種的動物身上.止血效果則不同.對家兔的止血效果則差些。 性味:(根.莖皮.葉)味甘.性寒。 功能:(根)清熱.解毒.利尿.散瘀.消腫.涼血.止血.平肝.安胎。 (葉)涼血.止血.散瘀。 (莖皮)清煩熱.利小便.散瘀.止血。 (花)清心.利腸胃.散瘀。 用於:(根)急慢性肝炎.感冒發熱.麻疹高燒.熱病大渴.尿路感染.腎炎水腫.血淋.痔血.孕婦腹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月經過多.帶下病。外用:跌打損傷.骨折.癰疽發背.乳癰.無名腫毒.丹毒。 (莖皮)治瘀熱.心煩.小便淋痛.血淋。(花)治痲疹。 (葉)治咯血.吐血.尿血.創傷出血.乳癰.發背.五色丹毒(包括小兒赤游丹.腮腺炎.大小顏面丹毒.足丹毒等).水瀉不止.赤白痢疾。 民間方例: (一)肝炎:苧麻鮮根2兩.水煎服或炖豬瘦肉服。 (二)水瀉不止或赤白痢疾:苧麻葉焙乾研細.以涼開水調下(勿用熱水服).每服3克(小兒減半).一日2~3次。 (三)癰疽發背.乳癰.無名腫毒:鮮苧麻根或嫩莖.葉.搗爛敷患處.乾則更換.腫消為度。 禁忌:胃弱泄瀉者勿服;諸病不由血熱者.亦不宜用。 參考資料:中國中藥資源志要.台灣民間藥(2)高木村.全國中草藥滙編(下).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4)南天。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