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18 06:03:45瀏覽562|回應8|推薦0 | |
學名:Oxalis corniculata Linn. 科別:酢漿草科. 別名:鹽酸草.鹽酸仔草.山鹽酸.蝴蠅翼.酸味草.酸漿草.酸酸草.三葉酸.斑鳩酸。 產地:全境平野之路旁.田埂.空墟地自生。 採集加工:夏.秋季有花果時採集.除去雜質.曬乾備用。 藥理作用:50%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卡他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全草)味酸.性寒。 功能:清熱利濕.止咳祛痰.止渴.利尿.解毒消腫。 功能:感冒發熱.咽喉痛.吐血.衄血.肝炎.黃疸.尿路感染.結石.泄瀉.痢疾.脫肛.痔疾.帶下病.癮疹.疔瘡.疥癬.跌打損傷.燒.燙傷。 民間方例: (一)咽喉腫痛:鮮酢漿草1~2兩.食鹽少許.共搗爛.用紗布包好含口中;或煎湯漱口。並治口腔炎。 (二)赤白帶下:酢漿草.陰乾研為細末.空心溫酒服3錢。 (三)腫瘍創傷.足痛:酢漿草葉或蒴果搗爛.外敷患處。 參考資料:台灣民間藥(3)高木村.台灣藥用植物誌(卷上)甘偉松.全國中草藥滙編(上).中國中藥資源志要。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