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數:1 | |
兒時回憶-玩躲貓貓的日子 |
創作|散文 2009/05/12 02:42:58 |
小孩子沒有玩過躲貓貓,還能稱得上是擁有美好的童年嗎? 上一篇曾提到在眷村只住三四年左右,就搬離到靠近海邊的透天住宅,我也不知為何要搬離,我也忘記問問媽媽,不知她是否知道原因。 這棟住宅當初臨靠的路名應該是博愛街,左鄰右舍都是獨立的房舍,四周都有圍牆,一入大門,就看到寬廣的庭院,當時種植一些果樹,有兩三株龍眼樹,還有高大又茂密的柚子樹,隨著風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泥土的質地,那跟現在都舖上水泥的感受是不同的,小小心靈中感覺這裡可以玩捉迷藏的遊戲,不禁雀躍起來。 屋頂都是斜磚瓦構造,看起來好像是日據時代建築的,還有些許的陳舊。左邊還有獨立的小食堂,正中央是客廳與後面的大的臥房,相連著廚房與浴室;印象最深刻的是,打開廚房門,就看到一半圓弧狀的圍牆,往下走好像是防空洞般的地窖,沿著小階梯而上,有個的小平台被弧狀的牆圍住,大約大人半身高度,再往上有個小階梯可以走上食堂的屋頂上方;越過這半圓弧狀的圍牆,就是連著海邊的沙灘。這樣情景,我不知道當時媽媽感覺喜不喜歡,不過她倒是很緊張的四處看看,心中好像在盤算如何利用這些空間,希望趕緊整理乾淨(我媽的個性是急性子,她絕不會拖著慢慢作)。 我們兄弟經常玩在一起,也常打鬧一起,每天幾乎都會吵好幾回,嘻笑怒罵樣樣都來;常是哥哥帶頭出主意怎樣玩,然後我跟小弟馬上附和一起跟著去玩;當時小,常感覺庭院深深,另還有小防空洞的地下空間,我們常在家玩躲貓貓遊戲,還真可以藏身的地方實在太多囉,有時玩起來好長一段時間都找不到人,因為不知躲到哪裡去了,記得我常繳盡腦汁找可躲的地方;曾爬上柚子樹上,卻無法下來,急得呼叫媽媽幫忙;也曾躲在小防空洞中,忍受蚊蠅之騷擾,然後偷偷變換藏身處,有時是食堂門後,有時是龍眼樹的草堆中,有時還躲到大木床之下面,玩到全身都髒兮兮的,臉上黑黑一團,除了笑聲外,還夾雜怒罵聲,耍賴聲,兄弟間相互推擠對方,直到母親出面大聲制止為止。反正知道母親只是唸幾句而已,接下來就開始幫我們兄弟一起洗澡弄個乾淨。 母親常忙進忙出,早上就出門去買菜,交代我們要乖,不要亂跑出門,買菜回來後,還要洗衣服、打掃家裡庭院,快中午就去煮午餐,常吼叫我們這三個蘿蔔頭不要玩了,回來梳洗用餐;當然飯後,在哥帶領下,我們又跑出門去,找隔壁鄰居小孩玩耍去了。當時附近的小孩常講閩南語,已非眷村環境,所以我們兄弟也跟著聽懂一些台語,不然如何去跟那群小孩玩呀。 日子經常就是在嬉戲玩耍中一日過一日,直到有天,有個報馬仔通風報信說看到我父親在路上往家方向行走,我們兄弟動作真快呀,迅疾馬上放下遊戲的道具,往家裡衝去,哥哥邊對正在忙碌的媽媽說爸快到家囉,然後三兄弟衝往浴室與廚房打開水龍頭梳洗顏面,換下弄髒的衣服,用最快的速度衝到客廳的座椅,端坐著等候父親回來,我們收下剛才嘻笑的容顏,換上略顯無奈的表情,但有時還會相望一下,互笑出聲來。然後,就聽到父親答答的皮鞋聲,由遠而近,穿過樹林,穿堂到客廳,聽到大門開啟聲音,父親習慣的咳嗽吐痰聲~噗的一聲清脆又響亮,走進客廳看到我們都坐得好好,也沒稱讚一句”乖”,就問媽媽呢,然後大哥就說在廚房煮菜,父親放下手提箱,就進房去更衣囉;我們兄弟互吐舌頭,好險一聲放在心裡,因為看到父親容顏態度還好,沒發脾氣。可見父親長期在部隊中,所以跟小孩互動時間很少,又加上他為人拘謹,不苟言笑,常帶嚴肅表情,即使回到家後,也只是做他自己的事,不然就訓勉我們要乖、聽話、別像外頭野孩子一樣,到處玩耍弄得髒兮兮模樣。所以,小孩自然與父親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這樣的日子,好像每個月都會發生一次,不斷重複著,直到父親退伍離開軍職生涯後,也變成我們兄弟年幼時期的共同回憶;一直到三兄弟都成長後,對父親的敬畏之心,居然從未中止過,即使父親離開人間,我們每年清明時刻去祭拜,心中還是充滿戒慎之感。其實,從小就看得出父親是很孤寂的,脾氣也暴躁,常不如意就會發脾氣,媽媽經常會忍受這樣的狀況,當然我們三兄弟也會很識趣的離開,少惹惱父親就對了。 長大後看到父親漸漸老化,但距離感依然存在,他很少會牽小孩的手,表面上不會主動去關心小孩狀況,但背地裡卻會去幫我們張羅學費、要買的文具、學校制服等花費,且都是透過母親的轉述,才了解小孩的需求狀況。母親一直扮演小孩與父親之間溝通的橋樑,這樣的父親終其一生,永遠不會在小孩面前吐露真實情感,卻是背地裡真的關心我們兄弟,其實父親一直是很盡責,只是這輩子與小孩之間的相處,真令人感到孤寂呀! Ps.當時我已經讀幼稚園囉,記得那是個天主教創辦的幼稚園,名稱叫做聖家幼稚園;五六年前曾去墾丁遊玩,回程就經過東港,想看看當時的足跡(參見google的地圖);幼稚園依然還在,曾就讀的東港國小也變得與記憶中不相同了。 檢視較大的地圖 下圖是東港很有名的大鵬灣景 |
最新創作 |
|
||||
精選創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