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17 07:57:03瀏覽331|回應0|推薦31 | |
●請問楊照先生: 眾人生活幸福的根本有賴社會資本的累積,從過去台灣的災害發生與最近的日本地震海嘯事件,卻一再發現政府的反應與效率始終跟不上民間的集體腳步,莫非政府始終是必要之惡?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如何促進現代人與政府網絡關係的有效連結,使得人人盡可能成為一個正直的人,而依然自得其樂?(李建緯) 答:大哉斯問!政府是官僚組織,按照固定的程序做事,因而就必然依違於「興利」與「防弊」兩端之間。一個能做愈多好事的政府,也就有辦法做愈大的壞事;倒過來,一個嚴謹小心不出錯的政府,也就不可能做出什麼大開大闔有效率的事。因而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是個現實問題,不是原則問題。沒有任何一套標準答案,能夠用來管轄不同政府與不同社會之間的關係,空洞、抽象地討論原則答案,無濟於事。我們只能落在現實上,就既有的、特定的政府,進行耐心的分析批判,太僵化的把它推向活潑一點的方向,太囂張的把它推向規矩一點的方向,缺少這種現實感或缺少這份堅持與耐心,想要找到解決的萬靈丹,終究注定產生不了效果的。這是我多年來抱持的信念。 節錄於2011/04/17 聯合副刊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