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般若‧佛信~
2009/10/08 15:48:15瀏覽20104|回應0|推薦1

一、三法印:是「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是識別真佛法與假佛法的標準:一切法若與三法印相違的,即使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是不了義;若與三法印相契合的,縱然不是佛陀親口所說,也可視同佛說。因為三法印是「印」證佛法真偽的標準,如同世間的公文,憑藉印鑑可以確認公文的真假,因此稱為「三法印」。

二、四聖諦 四聖諦 」是聖者確知確見的四種真實道理,是佛法的根本,亦含攝一切佛法,因為這是唯一滅苦之道,如果離開滅苦之道便不是佛法。 

所謂四聖諦即是苦、集、滅、道。

    【苦】:「苦」有逼迫、缺陷、痛苦等意義。

在此第一聖諦,佛陀指出聖者如實了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缺陷的,是含藏了敗壞和痛苦的種子。但是眾生為無明愚癡所障蔽,視苦為樂,以苦為樂,不見苦為苦,對於有缺陷及終歸會敗壞的五蘊身心和世界,生起依戀及貪著。不見快樂的短暫、痛苦的漫長,心無厭足,不見有求皆苦,結果帶來無了期的束縛、無奈和痛苦。


    【集】:「集」有招引、積聚、滋長的含意。

眾生因為無明,不了解真相,於五蘊身心世界上生起「這是我」、「這是我所」的邪見執著,繼而在「我」、「我所」及感官享受上又生起了「渴愛 」和「依戀 」。由於有渴愛及依戀的煩惱和習慣,便會造出與煩惱相應的行為,招感、繁衍和積集種種業力。有了業力的束縛,我們便無奈地流轉於生死輪迴的苦海。聖者如實了知:有無明,有渴愛,就有苦的積集;這就是苦集聖諦。


    【滅】:「滅」是指「渴愛」及「苦 」的息滅。

當苦的「因」得以息滅,渴愛與煩惱得以斷除,眾生便能從「苦」解脫過來,了斷生死的束縛,從此不再受三界煩惱所支配,得證涅槃寂靜的大解脫。聖者如實了知:無明滅、渴愛煩惱滅、生死束縛的解除,這就是苦滅聖諦。


    【道】:「道」以能通達為義。若欲滅苦及證涅槃的解脫,必須要通過修行之道。

這解脫之道又名「 中道 」,這就是在見解上不生起「生、滅」,「人、我」,「常、斷」等二邊的執著,及在修行上不落入極苦或極樂的窠臼;亦即是從正知正見的觀察,培養出解脫的智慧,而達至寧靜內證的涅槃。這種能令我們得解脫的方法,就是「 八正道 」,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簡而言之,即「戒、定、慧」三無漏學。


    三、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 正精進、正念、正定 」。

八正道的意義,即是指引大眾藉由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種正道,通往菩提涅槃,達到寂照一如,證悟無住真心,就是真正的出世,真正的淨土。

所以「八正道」是解脫的方法。


四、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又名十二有支,是構成眾生生死流轉的十二種因素。

佛陀藉著這十二因緣來解說生死流轉的成因和解脫生死束縛的依據。

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無明:即蒙昧、愚迷,沒有正覺和智慧光明的意思。是指眾生對因果業報、緣起、四聖諦等真理未能覺知的蒙昧狀態。

行:是指由渴愛和煩惱相應的思維而發動的「 身、口、意」業行。有了業行,就自然產生輪轉生死的業力。行亦可分為善、惡和無記三種性質。

識:有明瞭、認識和分別的意思,是心對境象認知和執持的功能。

名色:是指心識所緣的六境(色、聲、香、味、觸、法)。「名」即精神作用的法境,而「色」即色、聲、香、味、觸的物質境象。

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與六境合為十二處,乃心識憑藉而生起之處,故又名「 入處 」。

觸:即根(六根)、境(六境)、識(六識)三者和合、接觸而生起的覺知。

受:從接觸而生起的感受,可分為「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的 捨受 」。

愛:愛乃心對外境生起染著不捨的依戀和執著。

取:從愛而生起的行為。愛之越切,執取越強,以致對所愛生起渴求而不辭勞倦的執持和索取。

有:即存在、生存之意。有愛取,就會造業;有了業,就引生未來的存在。「有」在此亦指「三有」,即三種存在的狀態~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生:當業的因緣成熟,就會有新的生命出現,故名為生。生亦有活躍、演變、不斷成長和老化的含義。

老死:有了「  」,就自然有老、病、死和憂悲苦惱隨之而來。這是一期生命邁向壞滅的過程。


五、般若:又作波若、般羅若、剌若。意譯為慧、智慧、明、黠慧。

即修習八正道、諸波羅蜜等,而顯現之真實智慧。

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稱般若。


六、佛信:就是信仰佛教,信仰的核心就是佛、法、僧三寶。

我們平常一般講信佛,就包括信法,信僧的意思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lliam630&aid=338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