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原創*詞牌*南鄉子&序 
2010/01/16 17:15:40瀏覽194|回應0|推薦0

     魯迅曾言:「人類的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行成,開始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是很小的一塊。」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血腥與血淚的歷史,中國歷史亦是如此,狼煙不息,爭戰難休。在利益平衡狀態下,欲對利益平衡狀態予以撼動,甚難!   所以魯迅又說過一句較透徹的話:「在中國,有時為了搬動一張桌子,都得流血。」,廿世紀廿年代的北伐就是國共兩黨人馬合力去搬動「桌子」的事件。
     歷史朝代在不休的戰亂與血火中變幻其旗號,雖然大部分時候「用了大量的木材,結果只得到很小的一塊。」,也總是得流血;  但有一點是永恒不變的,即:「萬物有歸期,王朝必興替。」,來來去去,生生滅滅,一如滄海桑田,依循人間之正道。

     一九一一年武昌起義,宣告大清王朝龍旗凋落,但袁世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圖謀復辟帝制,引起國人公憤,袁終在一片討伐聲中死去,此後北洋政府走馬燈似地輪換著總統,成為少數人的利益爭逐遊戲場; 孫中山感於此等黑暗,再加上陳炯明叛變和蘇俄十月革命成功之啟發,他發現不「以俄為師」,革命斷不能成功,於是他借助蘇俄之力成立黃埔軍校,兼容共產黨一起發展,以求共同扭轉濫局。 

     一九二四年秋,馮玉祥北京政變推翻曹錕,邀孫中山北上。等孫中山抵京,馮已與張作霖商定,接受段祺瑞進京任“臨時執政”攝行大總統,並廢除了曹錕憲法,終止《臨時約法》和取消國會。孫中山主張召開民選的國民會議,段祺瑞主張召開軍政商學實力派組成的善後會議,一九二五年二月一日善後會議召開,三月十二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

     一九二五年七月一日國民黨在蔣中正主導下於廣州東校場北伐誓師儀式上閱兵並成立廣州國民政府。同年十月爆發反奉戰爭,一九二六年四月反奉戰爭失敗。張作霖奉軍占領北京,並與吳佩孚修好聯合。

     一九二六年七月四日,為完成孫中山遺願,國民黨中央在廣州召開臨時全體會議,通過《國民革命軍北伐宣言》,陳述了進行北伐推翻北洋政府的理由。宣言中說:「本黨從來主張用和平方法,建設統一政府,蓋一則中華民國之政府,應由中華人民自起而建設;一則以凋敝之民生,不堪再經內亂之禍。故總理北上之時,即諄諄以開國民會議,解決時局,號召全國。孰知段賊於國民會議,陽諾而陰拒;而帝國主義者復煽動軍閥,益肆兇焰。迄於今日,不特本黨召集國民會議以謀和平統一之主張未能實現,而且賣國軍閥吳佩孚得英帝國主義者之助,死灰復燃,竟欲效袁賊世凱之故智,大舉外債,用以摧殘國民獨立自由之運動。帝國主義者復餌以關稅增收之利益,與以金錢軍械之接濟,直接幫助吳賊壓迫中國國民革命;間接即所以謀永久掌握中國關稅之權,而使中國經濟生命,陷於萬劫不復之地。吳賊又見國民革命之勢力日益擴張,賣國借款之狡計,勢難得逞,乃一面更傾其全力,攻擊國民革命根據地,既使匪徒擾亂廣東,又糾集黨羽侵入湘省本黨至此,忍無可忍,乃不能不出於出師之一途矣。」。七月九日蔣介石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進行北伐誓師。

     廣州國民政府發動北伐的時候,段祺瑞已經下臺。當時,北洋政府控制在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手中。直系軍閥吳佩孚淪為附庸,占據兩湖、河南三省和河北、陜西,控制京漢鐵路,直系軍閥後起之秀孫傳芳占據長江中下遊。北伐的目標即是直系皖系與奉系軍閥。

     在進行北伐之出發點上,其時之國共兩黨在政治上具有共識,皆明白不消滅北洋軍閥,自身將無以發展壯大。雙方皆為北伐之推進作出了貢獻,國民黨主要表現為:  以領導軍事武裝對北洋軍閥武装給以摧垮乃至消滅; 共產黨主要表現為:  派遣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培訓之幹部先期進入湖南、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浙江...北伐沿途做群眾宣傳工作,在思想、後勤、給養方面配合北伐軍的推進。但在同時,又各有自己的盤算,皆希望在北洋軍閥被消滅之後另一方不要因挾勝利之威、風頭直上而壮大,或是突然變得特強大而壓制到自己 。因而雙方貌合神離,各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

     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廿九日張學良宣布奉吉黑三省易幟,至此,由中華民國廣州國民政府領導下的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中華民國在形式上完成了統一。

                                                                               ------------尉左

       駐足廣州黃埔長洲島之陸軍軍官學校舊址,有感於此校對現代中國歷史之影響以及北伐推進之初的並肩協力,特填<<南鄉子*北伐>>詞一。


                                    南鄉子*北伐

                             正道寫滄桑,
                             述史狼煙溯洪荒。
                             喧擾塵寰紛亂事,
                             悠長。
                             杌隉一番聚北洋。

                             埔渚聚鋒芒,
                             還激虎賁叱四方。
                             王氣黯收何處屬?
                             武昌。
                             卻煥青天白日光 。

                                                ---------民國九十七年十一月

                       為周XX先生作<<淺說咱中國歷史>>序 

        歷史是人類的足跡,也是一面鏡子; 敍述歷史其實是一件立心、立命的事情

      中華悠長的歷史浩瀚如銀河燦爛若星漢; 千百年來激勵著了一代又一代的有識之士擔負起記載歷史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並不惜為之傾心竭力夙夜匪懈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基於使命感和責任感而對歷史作出的記載和闡釋無疑不是一件自娛自樂的行為而是希求通過對歷史的闡釋和總結為後世和來者提供諸多明晰的借鑒與珍貴的參照也只有當這一目的真正達成歷史的存在價值和總結意義也才益顯非凡和彌貴

       但是歷史又總是跳脫不了其起伏跌宕的複雜性,因而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既是萬花筒也是五味瓶它往往繁榮與頹廢並具低落與崛起皆存承平與戰亂共有; 而中華民族的歷史也正是從這樣的浮沉盛衰中一路艱難走來尤其到了近代顧我泱泱中華內滯腐朽之氣外臨虎狼瓜分; 國土剖割主權淪喪; 變亂紛乘生靈塗炭;  舉國生黎於彷徨間圖救亡自屈辱中求奮起民族自尊一時敝萎 靡靡而不昂方俟民國肇造 乃有顛棄諸多列強強加之條約屈辱稍顯弭褪自尊略呈復甦; 及至抗戰完結依循《開羅宣言》之精神收復中華原有領土之大部百年之屈辱才告真正終結。

        立足當今回顧過去以冷靜、客觀、理性的眼光去審視歷史則不僅可以從屈辱的歷史慘痛中獲取寶貴之經驗也可以在屈辱遠去之後找回曾經失落的民族自尊更可以砥礪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去珍惜民族之自尊守護民族之自尊並進而去壯大、提升民族之自尊而這亦正是周XX先生編撰歷史之目的

        誠然找回民族自尊、總結國家歷史絕不是簡單的玩味歷史雖然不會使人「喜樂」但是也唯有在對歷史進行不懈的探求和總結中才能體味出個中之喜樂 並從宏觀的高度去避免國家和民族重蹈覆轍達成對歷史的務實珍惜實現對國家、人民以及全民族的真切愛護

        周XX先生致力於教育逾半個世紀但歷史本非其所學與所長然而憑藉希求喚回國人自尊並引導更多的國人喜愛歷史的此一執著信念十數年來群覽史書勤於汲取精誠所致終得其成乃有今次<<淺說咱中國歷史>>一書之付梓成冊; 同時周XX先生能以平和、公正的筆墨敘述歷史也得益他個人豐潤的人生積澱因為周XX先生的個人經歷就是一部活的歷史他出生山東蓬萊經歷滿洲國、抗戰、內戰、國民政府敗退最後落腳臺灣; 也備經工、農、兵、學、商各式生活; 正因為他目睹了國家與民族的榮辱興衰深切感受到了大動蕩時代人民的疾苦才愈發使他體認到和平的珍貴也更造就出他在對歷史的敘述過程中能夠始终抱持一種超然之態度這種超然態度殊為難得。

        做為周先生的摯友我個人非常樂見周先生依循這種超然之態度在對歷史的繼續敘述中闊步前進再結碩果; 因為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彰顯歷史的價值也才能使每個人在國家與民族穩健地邁向繁榮昌盛的過程中更好地盡到「匹夫之責」。

        衷心祝愿周XX先生在對歷史的不懈探求中獲取無窮無盡的人生喜樂。

~~~~~~~~~~~~~~~~~~~~~~~~~~~~~~~~~~~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izuo&aid=369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