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8/24 18:15:00瀏覽1496|回應1|推薦0 | |
北門的前世今生 小時候,對北門的印象就是周遭交通亂到無以復加,還有一次在放學途中,遇上北門平交道大車禍(一輛卡在平交道上的公車被火車攔腰撞上),後來,北門就慢慢的在記憶中模糊了。最近,一次偶然的機會,參加了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舉辦的北門歷史路徑文化資產導覽,才進一步了解原本自以為熟悉的台北北門和它的歷史。 台北府城完工於1884年(光緒10年),原有五座城門,都為閩式建築的城樓: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北門(承恩門),其中,北門是正門,連接台北城與當時的商業中心大稻埕;西門直通艋舺;小南門是林本源家族捐助,利於通往板橋;為了強化敵人可能入侵的東門及北門,在這兩座城門外廓加築甕城。1904年,日本政府拆除西門和台北城牆時,這兩處甕城被一併拆除,只留下四座城門。可是東門、南門、小南門在民國55年(1966年)被高玉樹市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改建成風貌完全不同的華北式建築。北門本來也在改建之列,不過由於當時已經計畫在忠孝西路上興建高架道路,橫跨鐵道路線、連接忠孝橋,且將通過北門所在位置,因此預定拆除北門,不再改建。後來高架道路於1976年開工時,在學者極力爭取下,市政府才同意修改興建方案,高架道路改以彎道繞過北門所在位置。北門便被數條高架橋所包夾,城門結構更因此遭到橋身壓迫,難以一窺全貌。1995年,圍繞著北門的其中一條高架道路(延平南路匝道)因為使用率偏低,而被市府動工拆除。二十年後,柯文哲市政府依照2013年的計畫,將忠孝橋引橋完全予以拆除。至此,北門才終於擺脫揮之不去的「緊箍咒」,得以恢復早年的美麗天際線。 根據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張崑振教授的解說,忠孝橋引道拆除後,台北市政府比對文獻中的北門甕城範圍,在北門城門周邊3處可能為城牆轉角位置,分別以2公尺乘2公尺範圍,向地下試掘1.5公尺,希望藉以找出北門甕城確切範圍,以納入後續北門廣場與路型規畫考量。結果確認在東北角挖出的L型牆體,即是北門東西向主城牆與甕城交會的轉角處,可惜西北角則只有水泥塊,後來利用透地雷達探測,確認甕城位置以及城牆延伸範圍,北門甕城遺址就在車水馬龍的馬路底下。目前,文化資產委員大都傾向在不妨礙交通前提下開挖,是否擴大國定古蹟北門的指定範圍,把周邊甕城遺跡也納入,將交由文資會審議。 至於吵得沸沸揚揚列為歷史建物的三井倉庫,為了不影響交通,已經決定拆除後東移重建。根據張崑振教授的考證,1914-1928廣通運輸社登記專門經營三井物產直屬運送事業,並辦理一般貨物運送,這倉庫應該是廣通運輸社台北支店(台北郵局旁)當年為了就近鐵路運輸而建造的,而非三井株式會社之倉庫。 北門對面已經整建煥然一新的是總督府鐵道部,可是鐵道部的位址原本是清代台北機器局,是巡撫劉銘傳(1836-1896)用以鑄造彈藥、貨幣及維修鐵道的工廠。起初,日本總督府將機器局交給陸軍管理,遂被改為砲兵工廠,繼續肩負生產、維修兵器的任務。1900年,總督府將工廠移交給鐵道部,改稱「台北工場」(日文「工場」即「工廠」之意),負責鐵道運輸的相關維修事務,而「台北工場」屋頂的人字型鐵架為當時鐵軌遺構所組成。1910年,森山松之助所設計的鐵道部廳舍,也於工場南方順利完工。「南廳舍、北工場」的布局,使得北門一帶,成為全台灣鐵道事務的統籌、監督重鎮。 1945年,隨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治權,隸屬交通局的鐵道部,先是被改制為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三年後,該會又改稱為台灣鐵路管理局。直到90年代以前,台鐵本部的員工,也仍然以舊鐵道部廳舍作為辦公場所,「台北工場」移作台鐵禮堂。1989年,伴隨著改建完成的第四代台北車站重新啟用,台鐵本部也隨之進駐新車站。人去樓空後的鐵道部舊廳舍,卻也因此面臨建築年久失修的老化問題。2009年,因為「台北工場」位於塔城街40M計畫道路上,「機場捷運線」自台北工場下方通過,且與「捷運松山線北門站」站體重疊,為維護「台北工場」,決定沿著塔城街往東南方向暫時挪移30公尺,2014年工程完工後再遷回原址,現在整棟建築物外罩鐵皮。 2006年,為了配合捷運松山線施工,有關單位在拆除鐵道部附屬建築時,意外發現清代機器局的部分圍牆。松山線北門站站址正好與機器局東部的位置重疊,內有清朝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建設的機械局遺址,施工單位設計成考古坑展覽廳,展示排水管、牆垛和當時的日用品,都是工程初期挖出的古物真跡。施工時挖掘出的古物從清朝到日據時期的酒瓶、瓷碗、地基、紅磚水道、消防水管等出土古物器械,後來都成為北門站現成最好的公共藝術素材,也讓北門站成為臺北捷運唯一使用原址文化資產活化裝飾的車站。除牆面展示外,也特別在車站連通層地面上挖了十二座考古展示坑,主題分別是考古介紹、近現代遺物、四進衙門結構、清代紅磚水道、機器局東牆、日治時期排水溝、尋找德國技師畢第蘭等。未來,鐵道部將以「鐵道部博物館園區」的新身分,搭配北門周遭的古蹟景點,成為一個複合式的歷史園區。 劉銘傳鐵路是從大稻埕出發、興建台北橋越過淡水河,沿著三重到新莊,辛苦爬坡越過林口台地、經過桃園、抵達新竹,因此最初的台北車站是稱做「大稻埕車站」,位於現今的中興醫院。今年機場捷運施工興建,在工地北側地下挖出兩座2 x 5.8公尺橋墩及一些建築基座木樁,橋墩的位置就剛好在未來機場捷運的月台,捷運公司請張崑振教授來協助處理,張教授研究後發現,這兩座橋墩可能是第一代劉銘傳鐵路時所興建,因為當時現今台北車站位置開始有一條小河往北流,到大稻埕碼頭附近流進淡水河,所以興建一座小橋跨過小河。而十數支木樁是用來減緩流速、改變流向的水利工程。張教授希望能原地保留,將來搭乘機場線捷運到台北,走出車站就可以看見橋墩及木樁,視覺效果將非常震撼! 2014年,新任市府將台北府城北門(承恩門)定位為「台北門戶」。是故,主打重現北門風貌的「台北府城門-北門周邊廣場改造計畫」,便成為台北市文化局亟欲推動的政策之一。 為了落實該計畫,市政府不僅動工拆除了緊鄰北門的忠孝橋引橋,更計畫透過景觀設計的方式,試圖部分恢復北門的甕城與護城河遺跡。然而,北門所在的忠孝西路,可謂台北市的交通動脈。由於北門為國定古蹟,在其位置無法移動的前提下,若要重現北門的甕城與護城河,北門廣場勢必得向北方擴張,連帶使得忠孝西路必須往北遷移。 張教授最後提示,對歷史建築有四種保存(再利用)處理方式:保存(preservation)、再生(rehabilitation)、復原(restoration)、重建(reconstruction),不論是舊建築被凍結式的保留、再利用、復舊、維修,或是因為特殊考量而加以重建,其中不變的共識便是「歷史特徵(historical characters)」的保留、延續與再詮釋,實體建築或殘留痕跡是可以作為文獻史料研究的焦點與證據。台灣的文資在20、30年前是復原式保存,但今日的文資觀念已跟過去不同。今天的觀念是動態保存,它所尊重的精神是,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是只有一個時代或一個斷代有價值 ,「不同時期建築物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它見證不同時期的發展」。
註: 另可考作者在FB的相片資料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