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4/04 19:51:03瀏覽850|回應0|推薦0 | |
20190329李修鑑老師介紹大稻埕 今天是這學期Masa帶領英導班第一次Outing活動, 很多同學最喜歡的課程。 天氣很棒, 師生一行總共18位, 目標: "大稻埕"。 導覽老師是"望春風"的作者, 李臨秋大師的么兒"老六"李修鑑老師。 今天是我第二次見到修鑑老師, 隨和謙虛幽默風趣不改。 也因為太有料了, 話匣子一開, 話題不斷, 旁徵博引, 有趣的故事道不盡說不完。 除了用英文上歷史課時, 差點站著打瞌睡外, 講故事時都聽的津津有味。 尤其是在老師的故居, 雖然我是聽第二次, 都還是覺得饒富趣味, 這就是古蹟裏的"人文之美"。 老師同學意猶未盡, 也因此延長下課時間, 只不過老師都不累, 同學們也不敢累。
14:00在 捷運北門站2號出口集合, 等同學都到齊期間, Masa大略介紹了週圍環境, 大夥就向大稻埕公園出發。 約好14:30遲到了少許, 修鑑老師早已坐在公園等我們。 先介紹大稻埕公園於2009李臨秋大師100歲紀念時, 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依修鑑老師規畫, 成為"李臨秋音樂紀念公園", 因為附近原有"第一劇場"為當年他父親工作的地點。 除了製作了"李臨秋雕塑"外, 還舉辦了音樂會, 和在大同警察局辦展覽, 公園每小時整, 會播放音樂和關於李臨秋大師的歷史。 雕像的頭做的特別大,老師有問過創作者蒲浩明先生,解釋是從背後高處往下看,身體比例中頭會特別凸顯,就是取那種感覺。老師覺得頭做特別大,代表李臨秋大師具有聰明和智慧。 接著用英文介紹大稻埕名稱由來, 範圍, 就開始上一段以前唸書沒唸到的"台灣近代史": 各族群不停的爭鬥。從"廣東客家"與"福建閩南"之爭, 唐山過台灣的"漢人"和"原住民"之爭, 談到"漳泉拼", "頂下郊拼"。 還談到當年船隻到萬華做生意, 都要繳稅給龍山寺。 就趕著大家快點走, 不然說留在老公園, 男的會被殺, 女的會被賣青樓(老師, 是有這麼嚴重嗎?)。
其實我經常混大稻埕, 但我有"方向感失調”方面的智障, 這裏街道太繁複, 相似的建築、景點、賣點太多, 就算拿著地圖還是搞不清身在哪個景點, 只能大約把老師帶過的地方簡述一下, 希望知道的同學能加以補充:
首先從某間店面進來, 有分前中後三部份, 中間天井的地方, 老師說原有古井, 現填滿蓋石磨, 做為庭園設計。天井可採光, 曬衣, 取水, 廁所, 用水的地方都在這兒。 老師有提到這個典故: "英商約翰•陶德引進泉州府安溪縣的”軟枝烏龍”茶茶苗,並鼓勵北部茶農栽種。陶德透過買辦貸款給茶農,叫做”契作”, 收成後要全部賣給他。再由茶商收購粗製後的茶葉,在廈門烘培精製後銷往澳門,洋行由艋舺遷到大稻埕後外銷鴻圖大展。於是引來洋行華商及茶商加入,在大稻埕從事茶葉的精製外銷,並發展迅速,造就大稻埕驚人的財富,亦將異國風格的建築、宗教等文化帶入了大稻埕地區, 這就是大稻埕洋樓和茶商很多的由來。
再來到”合勝堂" , 電視劇”雙城故事”拍攝地點, 擺設很多古早味的文物用為展示, 隔壁則是老闆開的"勝益食品行"。老闆挺有趣, 邀大家在門口拍團體照, 還說歡迎我們, 因為是台北市文獻會單位來的很有文準, 買東西報李大師的名可打折。 老師在這兒講了很多故事, 也指著一個"小門",告訴我們這是古早階級不平等的象徵: 老闆走正門, 長工佣人走小門, 因為社會不平等, 老闆供長工吃住但沒薪水, 結婚生的孩子也是長工, 只有讀書受教育可除窮改變生活。
再來在交通繁忙的馬路上, 看立面介紹巴洛克建築。 從建築史、宗教講起, 最有趣的是看照片介紹四種西方經典建築, 貌似四種食物, 幫助印象加強記憶: 三明治: 希臘建築 包子: 羅馬建築 洋蔥: 莫斯科俄羅斯建築 玉米: 哥德式建築 再來講一堆西方宗教戰爭史(又差點站著打瞌睡)。 講到羅馬柱時, 我就比較有興趣, 因為在北投導覽常聽到。 根據老師說法, Tom也支持, 溫博榻榻米大廰的柱子, 應該是羅馬人將希臘"多利克柱式"改良,去掉凹槽,加上柱基,成為"托斯坎那柱式"才對。 "北投台銀舊宿舍"B棟, 有渦卷與芼茛葉的, 就是"愛奧尼克柱式"。 文藝復興式建築特色: 對襯, 對應日本大正浪漫時期, 如北投綠圖對面的雁鴨池。
我們還到大稻埕第一家商館:"林五湖本館"。 是大稻埕的第一家店 : 始於1851年, 從基隆遷來, 為典型閩南式房屋。 門上面有兩個小窗, 一邊寫"清風"一邊寫"朗月", 原來是當年土匪太多怕被搶, 所以用來賣東西時, 垂下藍子拿錢和放貨物, 真是動蕩不安的年代。 有些有趣的小物件: 比如"柑仔店"的來由, 在故居就可以看到"橄羅仔": 簡易的竹篩子, 上擺放雜貨賣東西。 房子特色: 用土确製, 高尺二為防潮, 因淡水河會氾濫。 阿嬤的嫁妝: 小火籠。因為"新烘籠,新茶古,熱撲撲"。還有用來取暖的"火籠","湯婆子", 可內灌熱水的"水龜", 老師教大家, 天冷睡不著可穿兩雙襪子, 因為腳尾若”燒", 全身就温暖。
出來途經有個三角窗果汁攤, 老師很推柳丁原汁, 一杯40元, 老板娘應該蠻漂亮的, 哈哈!
走進歸綏街303巷, 出去通往涼州街。 歸綏街往環河北路巷口(大稻埕辜家鹽館) 再走回頭到環河北路(榮星幼稚園辜宅)。 這裏有難得看到的砌牆法:"斗子砌", 做法就是用横的和直的一樣大的磚, 砌成像盒子一樣, 中間空的填上土, 石礫, 像一個"斗"一樣, 不過聽說這種房子雖能隔熱防潮濕, 但不耐震, 所以有地震時, 要離這間房子遠一點。這間古屋就這樣空著, 沒人住沒人維護也不是古蹟, 政府只直接佔地來用。
辜顯榮舊居, 建於1896年。老師講幾個台灣歷史故事: 1. "阿婆仔攏港"的典故: 日人初佔台灣, 一堆號稱"愛國志士"組成"台灣民主國", 實際是捲款逃回大陸。如邱逢甲, 在民主國成立兩個星期後, 打扮成老阿婆,把裙子”攏”a到港邊坐船, 帶著"台灣民主國"軍費落跑回中國。 結果台中"逢甲"大學還以他為名做為紀念。所以說很多所謂"歷史"都不是真象, 大家要去查明。邱逢甲兒子還叫"邱念台", 可能是念念不忘台灣很好賺。
2. 日治時台灣賣鹽、 鴉片都是專賣, 要取得日本政府核發許可販賣的證照。 "杜聰明",台灣第一個醫學博士, 發現鴉片能戒, 便在設立的慈善機構"愛愛寮", 用乞丐做實驗戒鴉片, 像今天的"勒戒所"。 當年名人還有蔣渭水, 當國民大會代表。 林獻堂, 最大貢獻是設立"台中一中", 老師意思是說, 做幾件"壞事不出門", 但也要做幾件"好事傳千里"。
接著來到貴德街"陳天來故居", 就是"錦記茶行"。 大家走累坐在階梯上, 而老師則站著講故事。 這是一棟挺氣派的洋樓, 是巴洛克式混閩南式的折衷式建築。共有三層: 1樓: 辦公室 2樓: 客房 3樓: 住家 在100多年前就有抽水馬桶了! 老師對這裏瞭若指掌, 因為是親戚。 陳天來是老師祖母的二叔, 這裏整排街都是陳家的。 老師講他和"台南人"師母相親的故事: 當年最有名的相親餐廳是"波麗路", 雖然氣氛很好但燈光昏暗, 怕”相看”不清楚到時反悔。老師文質彬彬氣宇軒昂, 自信心十足, 也不怕人看。就選擇侵門踏戶, 直接上老婆家接受相親。 沒想到丈人家排出大陣仗: 6個哥哥, 加上丈人共7位大漢坐一排等著他, 老師說他考PHD也只不過3個評審委員。美其名是聊天, 自然是考驗老師的知識閱歷, 聽他談吐看人品。 其間有女孩藉故出來送點心送水看人, 當然準夫人在其中。 等緊張的面試結束後, 媒人問他: "有甲意無"? 他楞楞著反問: "a陀一个"? 相親自然是成功的。老婆嫁他後, 嫁妝清單一條條列的清清楚楚, 老師很清高的丟給師母說: 那是妳的。所以他說他家是"半母系社會"。 以前的年代, 說女人的嫁妝,和她在家裏講話的音量成正比: 嫁妝多表示有背景, 講話就能大聲。幸好我是現代人, 一切都靠自己雙手得來, 不比嫁妝。 老師也說到他家歷史, "以前"他家也是“好額人”,開輾米廠。 祖父太慷慨海派, 被人騙為人作保, 都直接叫管家幫人蓋章, 導致兩家輾米廠都被人"估"去。 阿嬤就去央二叔陳天來, 不但借屋給他們住,每年都還固定拿豬肉和錢接濟, 老師都會陪同上門, 他們都稱他為"老六"也最疼他。"積善之家慶有餘", 陳家家族出過很多名人, 三叔陳守山就是台灣警備總司令。
到"李春生教會", 因為車子太多, 時間太少,只好略過。
接著重頭戲上場: 來到"李臨秋故居", 修鑑老師家到了, 如魚得水, 有說不完的故事, 聽說有連續說六小時故事的經驗。9月份老師會在中山社大會開"古蹟趴趴go”的課, 星期一早上班,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考慮。
大家步上陡峭的樓梯,還會晃晃有彈性, 這個叫"軟樓"。 上樓後因時間剩不多, 先讓大家看10分鐘, 有興趣再發問。 結果同學們每樣都覺得很有趣, 都想知道。 1. 阿嬤的嫁妝: "紅眠床", 上面還擺有3雙鞋, 正常的鞋對比老祖母的三寸金蓮。老師說"三寸金蓮", 是男人的私心使壞心眼, 因為女人纏小腳就跑不掉。說這樣叫漂亮,走路都還得要女婢扶。所以很多戲劇都不切實際, 像"孟麗君與皇甫少華"的故事, 就不可能會發生。床尾有華麗的床柀椅, 都是進口的,到現在磁磚依然不褪色。 得寵的老師小時候都睡床裏面。過年洗”蠓罩”(蚊帳)是大工程,因為很厚很黑很難洗。 2. "飯濾”, 用來撈飯給男生吃,男生才有力氣工作。剩下的加蕃薯籤再煮給其他人吃。 3. 留聲機:快百年的古董了, 要放蟲膠(是一種從雌性的介殼蟲分泌出來的樹脂,這些蟲一般生活於印度或泰國的森林)唱片, 保存的真好, 還能隱約聽到在唱”火車快飛”。 4. 魚玄機:阿嬤嫁妝。大家都對這物件最有興趣, 老師還說普通客人是不給看的。阿嬤的”壓箱寶”,是她們母親教女兒性生活的寶物。出嫁時交待女兒在行周公之禮之前打開看, 原來魚形雕刻裏,隱藏著一幅雕工精細的”春宮圖”。有同學覺得太小了,眼力不好的看不見,也很難看得懂。這隻”魚”裏有玄機,所以唐朝有個有名的豪放女就叫”魚玄機”,是件有藝術價值的寶物。大家想到什麼都可以問, 有紅眠床在這, 有同學戲稱這房間叫”18禁”。 大家鴉雀無聲屏息以待,等老師開抽屜獻寶,原本卡住, 大家說算了不要硬開, 怕把阿嬤的化妝台開壞。結果在同學期待的眼光下,還是打開了! 5. 老師拿出了”Back mirror”: 原來是化妝時的照後面,要裝腦後的髮髻用。 6. 梳篦: 以前人流行長頭蝨,都用DDT包頭先殺死, 再用很密的”梳篦”, 把頭蝨梳下來,像下雨一樣。 7.柴耙: 比較粗俗的鄉下人稱太太為”柴耙”,就是指這一樣物件。 都市較有錢用牛角梳,可”片頭”, 疏通穴道會很舒服。 8.髮簪(洞針), 又叫金步搖,插髮後是裝飾,還另有特別用途。見多識廣的同學Moon立刻喊她知道:”馬上風”刺的。老師說西門慶也是這樣死的,因為李瓶兒忘了帶。不能亂刺,只能刺屁股,因為肉多才不會受傷。 9.粉餅: 父親買給母親, 還是法國進口的呢!因為他們家是半母系社會,窮歸窮,該買的還是要買。 10. 紅白對抗頭巾:老師小學運動會綁的, 保存到現在。他小學時分一隊白, 一隊紅, 滾大球比賽,他比較瘦小,還不小心趴到球上滾到對方去。 11. 虎標萬金油包裝袋。 12. 白鞋粉:當年有一雙白布鞋就很珍貴,洗好曬乾, 再用白粉擦白白淨淨。 13. 媽媽的戒指。 14. 男人梳頭的竹梳子,頭癢用來梳, 像蔣介石就用不到。 15. 玩具車: 有兩台,老師和他兒子一人一台。老師的的沒發條, 兒子的有”鐵路電氣化”,有發條還會跑。 16. 媽媽的假髮:過年插紅色春仔花,當媒人插深紅色的,”照後鏡”就是拿來看有沒有插正。 17.削鉛筆機:像留聲機的樣子,原本還以為是音樂盒。 18.胭脂踫粉: 漂亮的景泰藍外殼,內裏陶瓷製,是老師買給師母的禮物。 19.小包裝味素,現在都看不到了。 20. 四色牌: 當年流行的睹具,又叫”雜胡仔"。老師說厲害的博筊查某,一手抱嬰兒吃奶, 一手還能把牌像扇子一樣展開拿著。 21. 征露丸: 臭藥丸仔, 像撒隆巴斯一樣,家庭必備良藥,肚子痛牙痛都能吃。 22. 家長會費收據: 老師小學5年級交5元,民國48年的。 23. 籤詩:無論是老師考試還是吃頭路,他媽媽都去行天宮抽籤, 以前在林森北路新興國中旁。保留了這張”上上籤”, 背面是選舉公報,能廢物利用,當年還挺環保的。 24. 回到客廳來,先看”燙髮鉗”,老師媽媽用來燙”波浪頭”用的。 他小時父親教他唱一首歌叫”板橋查某”:”火車嘰嘰叫,1點5分到板橋,板橋查某水佮窕(有人說是”笑”),回來賣某乎伊招”。這是”賣某做大舅”的故事。 望春風的故事: 是1930年寫的,當年李臨秋才25歲, 為天下女性爭感情權。 自古以來女性被父係社會的男人,視為財產之一,男人設”三從四德”、”七休之律”叫女人遵守。 那是匈奴風俗, 比如王昭君出塞,就是屈嫁祖孫三代單于。 女性在中國歷史上沒地位,要怪孔子說,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男人可三妻四妾,大某同意可娶細姨,其實只是禮貌上打個招呼;而女人就得從一而終,否則就是”水性楊花”。 男人17.8歲時因父母之命娶老婆,當時沒實權, 娶的是不是自己要的;等到 3.40歲自己當家,就會去找”紅粉知己”。不可以說那是”小三”,這樣沒禮貌(懷疑老師一直在替小三說話,是不是….)。 “望春風”就是鼓勵女性, 愛哪一個,就自己”挾去配”, “腳手混沌吃無份”, 就是”手快有,手慢無”,老師還舉例說了”吃雞屁股用筷子卡位”的笑話。 所以女追男,沒什麼大不了。”望春風”靈感並非來自唐朝的”西廂記”。只是”西廂記”有首詩和”望春風”意思相近:”待月西廂下, 迎風戶半開, 拂牆花影動, 疑是玉人來。”要用”拂”不用”隔”, 意境才更動人。崔鶑鶑可能綁小腳,由紅娘扶著去會張生。 老師也詳解”望春風”歌詞的意境, 有趣的比喻是”心裏彈琵琶”那句,思春少女的緊張心情。心上”小鹿亂撞”, 就如”琵琶行”裏的”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所形容的。 還有”提籃仔假燒金”、”六月刈菜假有心”、”用籃子舀水乎君喝”,形容虛情假意,”無影假有影”。 最後在老師用感性的聲音唱”望春風”一曲後,結束今天的導覽課程,還叫大家有興趣下次再來。 我看Tom心裏很著急,因為時間超過有點多,但老師話匣一開,似乎說的意猶未盡,因為口才實在太棒了!都不用坐下休息,也沒見他喝口水,連續講了快4小時!真正超級導覽員,讚! 臨行還幫大家解答了”柑仔店”有關的”傢私”: 大的叫”茶橄仔”,中的叫”橄羅仔”,小的是”篩a”。 今天的知性之旅,實在是太過癮了!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