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ling 阿耀
反正,現在咕狗大神越做越好,只要你所下的關鍵字技巧越棒,想直接搜尋到網路上MP3的P2P載點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網路科技發展到現在,學習「搜尋」也自然成為一個必然的重點︰自己學會用搜尋引擎找資料、部落格裡找文章內容等。以前碰上不懂的事情,直接問朋友、問家人,問不到、問不清楚,答案可能就找不太到了。到現在,在搜尋引擎裡打上關鍵字查詢之後幾乎就有答案出現。但是許多人一定有收過朋友所轉寄來的信件,內容可能是敘述什麼生活小知識、生活技巧的,然後大多數的人應該也都是毫不思索地就轉寄出去給其他朋友,所謂的「知識」也就這樣被轉出去了。2007年,WIKI年會在台北劍潭海外青年中心舉辦,年會中由各個技術開發者針對各個技術層面做演講解說,其中提到一個論點:雖然現今的搜尋技術越做越精良,所下的關鍵字可以找出來的結果可以越來越精準(不會變成要找李登輝,結果出現的結果都是李炳輝),但是,得到的結果就真的是你所要的答案嗎?這個答案就是千真萬確的嗎?維基百科,雖然很方便地可以隨時讓我們找到所需要的「知識」或「答案」,更先進的網路技術也越來越能夠讓「搜尋」變得簡單,但是並不代表內容一定就是千真萬確。套用到現實的社會,「答案」是相當容易被找出來,但是隨著網路的發展,使用者除了培養自己學習搜尋的能力之外,更應該注意的就是自己對於事實的判斷能力。君不見先前有人透過轉寄郵件尋找某某人,結果後來人都找回來了,郵件也都還在網路上持續轉寄,更何況是毀謗類的不實郵件內容,足以見得網路傳播的負面力量。所以,不要太輕易相信所搜尋到的內容,盡量多加查證(各方面多加搜尋、評斷其他網路上使用者的意見),如此一來,你所得到的才算是「知識」而非「流言」。
Mutual-Trust and Scout Honor do not exist!
Anyone can be a fake, and anything might just simply be false.
"To see is to believe" will cause you more trouble than jsut forget about it.
These are the moral of the mordern digital-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