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9/08 02:00:48瀏覽28|回應0|推薦0 | |
16年前的扁政府與16年後的小英政府,都是在上任百日前後,「內閣改組」聲不絕於耳。16年前,是為了「核四」,時任行政院長唐飛因主張廢核四立場與扁政府的主張不同,成為阿扁口中「被搬開的大石頭」;16年後,「非核」不是倒閣的因素,深綠獨派大老們要林全下
台的理由不少,所有理由歸納整理,其實只一個,就是:「意識型態」。 政治圈中人最愛說歷史可做為借鑑,從每次政黨輪替後的百日執政都會有「內閣改組」的耳語與政治震盪的歷史中,林全內 閣會看到或找到了什麼樣答案呢? 16年前的政治場景,搬到現在,人事皆無「已非」的 感覺,廢核,還在吵;缺電否,依然是疑慮;電業法不但還在修,還引爆台電工會的大反彈;變的只有國民黨不再是國會最大黨...。不同的是,16年前蔡英文與林全都是內閣閣員,如今一個當選為總統,一個被任為閣揆,但是面對的難題,更甚於16年前。 還有引發民怨的事件也不同,8年前馬政府是因油電雙漲等事件,8年後的小英政府則是因兩岸關係全面停擺、勞工抗爭不斷升高、年金與司法改革引爆更多爭議、政治對立更形惡化...;相同的是,不管是8年前,還是8年後,都帶來內閣改組與政治危機,8年前,「88水災」成為壓垮劉內閣的那根稻草,8年後...? 新政府上任不過 百日,不但引發民怨,還讓深綠獨派大老們點名林全應下台,「內閣改組」聲也因此開始在政商圈中流竄...。 工商時報【譚淑珍】 再來看看「政策沒有反覆」、「新政府施政表現與社會期待落差太多」、「民眾對政府施政無感」等這些語彙可不是對小英政府的評價,而是8年前政黨再輪替後,也是在馬政府上任不過百日,就因油電雙漲、證交稅減半、88水災、斷橋以及毒奶等事件,引來各界交相指責,甚至要時任閣揆劉兆玄下台及內閣改組聲此起彼落,不絕於 耳...。 面對外交不斷指責政策老是反覆、轉彎時,當時,劉兆玄的內閣團隊是死咬「政策沒有轉彎」,就像當今林全內閣硬撐「政策沒有髮夾彎」,將8年前與8年後的話語相互調換,完全沒有違和感,甚至也不會有語意上的錯誤,只有時代用語的差別,8年前,還不流行「髮夾彎」這個說法。 「廢核四,沒有替代能源,也不會缺電」、「立法院罷審電業法,以示抗議」,看似今天的政治場景,其實2000年阿扁主政時,時任經濟部長林信義面對當時企業界對「廢核會否造成缺電」的疑慮時,拍胸脯保證,即使在沒有替代能源下,廢核四「也不會缺電」,林信義的保證,引發當時立法院的最大黨-國民黨的反彈,並以拒審電業法為反制。 內閣應不應或會不會改組?是小英總統需要費思量的政治問題。但是,當回過頭看16年前首次政黨輪替,以及8年前的再次政黨輪替時,會發現「歷史總是重複上演」這句話是真的。
0DE787D75AB5FCD1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