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9/17 16:48:16瀏覽31|回應0|推薦0 | |
在台灣、香港的西元五零、六零年代有一本印刷極為精美的雙週刊,是美國政府在香港編輯、印刷出版的雜誌。它聘用的編輯作者多是香港的中國人,在香港當時有很多既不喜歡共產黨也不喜歡國民黨的知識分子,自許有洋人的民主思想和素養,文章和見識比一般老百姓高出甚多,這些人幫助美國人編寫這本雜誌。 雜誌裡非常有名的就是南宮博的歷史故事,它的插畫十分精緻;除了歷史故事,它也有政治漫畫諷刺一下那時正在三反五反的對岸,當然有很多科學新知文章,對年輕人來說,很有吸引力,美國人其實是在利用它進行美國化的洗腦。這份雜誌成功的製造許多台灣、香港一心嚮往赴美留學的年輕人。 在台北的牯嶺街、南海路口的古典建物是美國新聞處,它有一個圖書館,不定時會贈送給青年學子一些英文書籍。美國人在那個年代非常富有,也願意花錢吸引全球的精英份子。相信現在很多年長知識分子和政客,早年都受過這本美國中文雜誌的影響。 剛才提到的南宮博後來寫了一些歷史小說,因為内容大膽先進,讓當時的知識份子斥為替古人脫衣服,其實古人一定得脫衣服,否則那來的這麼多中國人。 美國人早年很有計畫的吸收遠東地區的精英份子為其所用,例如七零年代後期,在台投資賺取台灣錢的美國企業,培養近代許多資深的財務㑹計管理階層,他們多從中壢工業區那些電子工廠出身。美國人當年在台灣搞汙染,絕對比任何人都狠毒。那些電子工廠出身的資深的財務㑹計管理階層,在當年應該算是美國人的幫凶。 早年的台灣雖然面積不大,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雨傘是我們製造的,美國人還在好萊塢的電影裡,諷刺台灣製造的雨傘,說自己經不起風吹雨打的爛傘一定是台灣製造的。 過去十分受消費者喜歡的一種綠色洗髮精是美國總廠一桶一桶從美國運到台灣,然後分裝充瓶賣給台灣的消費者,根本沒有任何製造的附加價值,美國人自己都說這根本是洗澡盆工業。 美國正在步著它的老大哥大英帝國的後塵,走進帝國夕陽的餘暉,大英帝國在蘇伊士運河事件之後,一蹶不起,只能聽命於美國,現在美國所做的掙扎,典型的代表人物不是川普或拜登,應數美國那個衆議院的議長。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