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事後諸葛亮看新冠狀肺炎發生前國際風險報告
2020/05/18 09:54:34瀏覽31|回應0|推薦0
在2020年1月下旬大陸武漢地區封城算是新冠狀肺炎正式揭開慘烈的序幕,在那之前,國際機構對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是怎麼預測全球傳染病風險嚴重性和發生的機率。一般專業報告評估預測風險的兩個標準,一個是嚴重性,也就是說事件發生後對全世界造成什麼嚴重的衝擊,特別是財務、民生上的衝擊。另一個是發生的機率,也就是它有多大的可能會發生。
以極端氣候事件為例,它們是全世界關注且每年都造成極大影響的災難,例如超級強烈的颱風、颶風、洪水、土石流、野火、乾旱,都是典型的極端氣候事件。無論是災難帶來的經濟損失或民生衝擊都非常大,而發生的機率甚至逐年增加。
一份美國風險分析的報告將全球傳染病列為可能帶來極大衝擊的第十名。毀滅性武器和處理應付氣候變遷失敗是這個可能帶來極大衝擊名單上的前兩名。由此可知,美國人雖然知道傳染病的全球衝擊很大,卻沒有料到如此嚴峻。
現在看來,這個全球傳染病帶來的影響將持續三年以上,因為疫苗恐怕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有效方法,而疫苗的推出最快也要到2021年一月以後。在這之前,即使人們的活動開放也必然有限,而且必須防範病毒的傳染反撲,或是病毒突變,至少觀光業、旅遊業、航空公司、郵輪會遭到嚴重而且漫長的衝擊和損失。全球經濟的衝擊有極大的整體相關性和連鎖性,想要自己的行業或地區,在這次全球事件中,經濟上一枝獨秀的可能性是零。
以事實上疫情最嚴重的美國而言,他們的問題與社會制度和民眾心態息息相關,醫療體系和保險制度直接影響疫情發生後,能否有效抑制傳染病的擴散,美國是全球經濟、政治制度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但是他們的表現比不上開發中的國家。他們甚至在疫苗尚未開發完成之前,已經有抗拒疫苗的説法,這些美國民眾和政客真是讓人瞠目結舌。
如果真如某些媒體或醫療專家預測,第一個研發出新冠狀肺炎疫苗的是美國機構,但是有很多美國民眾抗拒接種疫苗,那又會是一個什麼奇特的情況?美國會因爲這個病毒被其他人視為一個永不退燒的疫區嗎?難以想像。
美國政府和社會允許在街頭有那麼多無家可歸的遊民,在疫情嚴重的期間,又怎麼執行隔離在家的政策?他們根本沒有一個家啊!這個病毒把所有社會的弱點都打回了原形。無論它原來是多麼光鮮亮麗,在病毒的肆虐下,人性的弱點和政府社會的闕失無所遁形。政客再怎麼吹噓自己多麼偉大,敵不過一個小小的病毒。
即使美國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研發出有效的疫苗,載送疫苗的器皿製造也是一個大問題,美國總統為了自己連任,許下巨大心願,希望美國能在未來的七八個月內研發出有效的疫苗。疫苗製造、保存、運送都是重大問題,且不論很多川普的支持者非常排斥接種疫苗。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對防疫專家、學者們的迫害,有如十七世紀教會對伽利略的迫害。他自己不帶口罩,初期認為這個傳染病並不嚴重,不相信科學家的警告。搞到疫情嚴重成就美國全球第一。他的環保政策和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態度只有一個,藐視科學家的説法。
我們從風險管理的角度看,美國是自找苦吃。口罩、疫苗、排斥科學家、輕視全球氣候變遷是一連串的義和團心態。徒有世界最充沛的資金,最頂尖的科學家,最好的研發人才,但是他們躲不掉這些致命風險,難道古來盛極必衰是一條永不會變的鐵律。


( 時事評論國際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112950&aid=13583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