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教育體制 須有新思維
2007/04/13 08:29:25瀏覽274|回應0|推薦4
政府日前宣布2009年將全面實施十二年國教。此項重大政策﹐不只國中生家長與教育人士關心﹐小學生﹑幼童的家長也都關心。國中生家長關注的焦點在於高中職是否免試入學﹑國中基測到底要不要考﹐小學生的家長關注的則是何時得把戶籍遷至明星(菁英)高中的學區。

 沒有豐富的特產﹐只能靠知識與全球競爭的台灣島國﹐從國際局勢來看﹐要在眾強環繞下佔有一席之地﹐加上少子化﹑老年化社會的現實處境﹐勢必得朝向十二年國教﹑甚至是十六年國教邁進。讓每個孩子都經足夠的精緻教育獲得裝備﹐以面對多元的競爭與挑戰。

●人人都是大學生

 十多年前﹐李遠哲回台﹐出任中研院院長﹐把「人人都是大學生」這樣的觀念帶回台灣﹐主導台灣教改。於是台灣的大學如雨後春筍快速擴充﹐大學錄取率連年爬升﹐由四成激增至九成﹐是大陸與香港的四倍。

 但很可惜的是社會跟不上這樣的腳步,看不見「人人都是大學生」的必須性。至今仍有不少人抨擊大學肥大症,教改政策製造出一堆品質不佳的大學生,大學生「學歷」與「學力」不成正比,認定此項政策不過是為了疏緩升學壓力,藍綠政營為了總統大選,雙雙開出的政治支票。

 若仔細去思考,大學生的素質變差,那是因為大學生人數過多稀釋後的表象。事實上﹐名列前百分之十﹑最頂尖的大學生﹐仍然如過去頂尖,甚至可能比過去更優秀;而是後面百分之五十的大學生的表現﹐讓人們會錯覺素質變差。但他們卻因著教改制度﹐多了四年進入大學受造的寶貴機會﹐若懂得掌握機會﹐善用資源﹑變化創新﹐便得以創造不同的發展際遇。

 就如同當時實施九年國教,人人質疑可能有的諸多流弊,師資準備不足,國中場地不足,投資匱乏,浪費資源,大班大校,管理嚴苛……等諸多問題,但時至今日,不再有人質疑當初政府的這項決策是錯誤的。如今要實施十二年國教,同樣是議論紛紜,當然裡頭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明星高中、城鄉不均、高職存廢、私校存廢、經費),但是我們朝野上下應該肯定這項政策,一同來各獻己力,齊心解決各種窒礙。

●他山之石可為參考

 反觀其他國家,美國和韓國是最肯投資高等教育的國家﹐歐洲國家亦在幾年前發起教改﹐德國(四個州除外)的大學生不用付學費﹐丹麥﹑希臘﹑盧森堡﹑匈牙利﹑ 馬耳他﹑捷克和波蘭的大學生不用繳交高等教育學雜費﹐芬蘭和瑞典的高等教育也是免費。他們都認為菁英大學是不能逆轉的方向。

 可惜的是教育部在諸多爭議及阻力下﹐政策一週四變﹐前天部長竟宣布之前講的都不算﹐各項有爭議的方案﹐待一年後才會定案。未來要朝向「人人都是大學生」目標﹐人人皆菁英﹐以迎向國際競爭﹐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十二年國教」﹑「人人都是大學生」的教育政策﹐除了帶動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外﹐背後還有個重大作用﹐就是打破文憑主義的關鍵利器。它可以讓國中﹑高中教學逐步從重視考試成績轉變成重視實力﹐讓學生適性發展﹐讓台灣的教育產生根本變化﹑培養多樣人才。

 世界變化之快﹐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離開學校後沒幾年﹐必然會過時。因此大學的目的﹐在於要學到系統思考能力與終生享受學習的快樂。

●終生享受學習

 教改十多年﹐補習班數量卻成長將近六倍﹑補習年齡愈來愈低﹐可見社會還沒有完普遍認知教改的精神。不少家長依然是固守傳統想法﹐沿用填鴨教育來栽培下一代。或許等到人人都有大學文憑的日子來臨時﹐才會回頭懊悔補習費用徒然浪費﹑填鴨教育扼殺學習樂趣。

 未來要推行十二年國教﹐就像耶穌曾說﹐「沒有人拿新布去補舊衣服﹐因為新的補釘會扯破那舊衣服﹐使裂痕更大。也沒有人拿新酒裝在舊皮袋裏﹔這樣做的話﹐皮袋會脹破﹐酒漏掉﹐連皮袋也損壞了。要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裏﹔那麼﹐兩樣就都保全了。」(馬太福音九章16-17節)

 耶穌用這些比喻表示他帶來信仰的新啟示是與傳統宗教的儀式主義不合,新生命與舊傳統難以相容。在新的教育體制來臨,我們若是仍用舊的教育思考模式而行,必然發生皮袋脹破、酒漏掉的窘境。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rginialk&aid=89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