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17 20:17:31瀏覽443|回應0|推薦2 | |
孩子讀幼稚園的時候,通常每個週末會帶著他們去麥當勞。買一包20元的小薯,讓孩子過過癮,然後他們就快樂地去溜滑梯,我則偷得一點悠閒,能夠快樂自在地讀書。偶爾讀累了,便藉機觀察周圍年輕男女的人生百態。
有次,去了一家較市中心的麥當勞,馬上就感到氣氛不一樣。店裡出現一些西裝革履的年輕人,帶著可以無線上網的筆記型電腦、專用印表機。他們看起來非常專業地向著在麥當勞讀書的大專生,介紹一些新的觀念。我眼睛盯著孩子溜滑梯、耳朵可是豎著高高地,聽他們在聊什麼。舉凡一切新思想、新觀念,我都愛聽極了。 偷聽了半天,原來在談一種直銷觀念。基本上這也是一種合法的商業型態,我也認同。但是我對他們宣傳直銷的說辭,感到非常危險。他們不斷地強調直銷可以輕鬆的賺大錢,前面努力做個一兩年,就會有百萬年收入,而且後面不用怎樣做,下面會有你的下線幫你做,你可以躺著啥事都不做就輕鬆抽成。 最危險的是中間描繪時下年輕人的美夢,好比馬上擁有自己的摩托車、跑車,房子也不成問題;每年都可以出國玩他一兩個星期;要追馬子,鮮花、鑽石、名牌服飾都可以隨便送。他們說「你XX私立科技大學畢業的,出來一個月薪水能有多少?頂多兩萬五。再高一點,兩萬八,算三萬好了。一年也才賺四十萬。你要怎樣擁有房子、車子、老婆、孩子呢?」 關於直銷的缺點,這些人當然避而不談。他們密密麻麻地寫著一些數學式子,好像這些產品全都賣得出去,一項項加起來就是收入。但事實上產品不一定有市場,甚至市場可能已經飽和,產品並非可以無限制地銷售出去。東西賣不出去,怎樣會有年薪百萬呢?自己也不見得會找到很多親朋好友加入直銷的會員,哪裡來的下線來給自己抽成呢? 我不禁想到大學認識一個同學,自認為口才不錯,加入鞋子的直銷。他想著我們全校有千百個師生,大家都要穿鞋子。即使已經有鞋子的人,鞋子也有壞掉的一天。大家應該都會向他買鞋子。另外,他住在男生宿舍,也有很多其他系所的朋友。兩棟大樓至少將近一千人,應該也會有很多人向他買鞋子。但他沒去想,大家喜歡穿不同款式、不同顏色、甚至不同品牌的鞋子。結果後來他的房間堆滿一堆賣不出去的鞋子。直銷得先投資一筆錢買貨品,他甚至還得去加油站打工與兼家教,慢慢地將這筆向許多同學借來的錢還清。 身為大學教授、名作家、同是天主教徒的李家同出了一本書《一切從基本做起》。從國民教育、大學教育、民生經濟、科技發展等層面,來談「回歸基本面」的觀念。就像運動員必須要先有好的體格,若是骨瘦如柴的人,怎樣練習也搞不出什麼名堂。教育應該要注意到學生是否紮實地學到基本知識,而非端看學生有沒有學到高深花俏的學問。科技發展應該要重視基礎科技才是根本,而非盲目地追逐一些光鮮耀眼的尖端科技。 民生經濟不該建立在「加緊浪費」的消費主義上,經濟學家應該致力於發展出節儉、能源永續的經濟體系。如果我們不願意彎下腰來,做好打基礎的工作,我們之前一切的努力,很可能即將泡沫化。用這種觀點來反省信仰,教會與信徒們也可以來思考,什麼是基督信仰的基本面?是否花了太多的時間在一些浮面的事情上打轉? 這本書的封面寫著「因為只注重表面,而不注意基本,所有的一切都將崩踏瓦解。」我不知道麥當勞那七、八的年輕人是否最後加入直銷的行列。但是我希望他們能夠看見直銷的全面,從各個角度去瞭解、比較直銷與傳統商業模式之間不同的優、缺點,實地去斟酌自己是否適合投入這個行業。而非盲目於西裝革履、年入百萬、出國旅遊的成功表面。 在這個是非混淆、道德不斷沈淪的時代,《一切從基本做起》這是最語重心長的一句話。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