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15 12:35:58瀏覽878|回應0|推薦3 | |
讓孩子認識父母的工作,應是生活教育裡的一環。我會順便或刻意安排,讓孩子們瞭解自己在家庭之外的其他角色扮演,尤其是佔人生總時數最多的職場工作。
曾在文字出版業上班,有幾次晚間加班,順便讓孩子們見識了編輯工作,另外有幾次在週末假日、比較不花時間的小採訪,就全家總動員,讓孩子們一旁見識到記者工作為何。 離職後,我成為時間較有彈性的自由工作者,花樣就更多了。就像暑假時,我會在週刊星期一要出貨的時候,帶著他們回去老職場,擔任幫忙打包郵寄的小義工。 「標籤不能貼歪,才能給收件人好印象。」、「膠帶要正確封死袋口,週刊才不會掉出來。」一邊打包、一邊教導他們這些行政瑣事,在出版業裡所佔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文、美編與記者的工作。 很多關心孩子的父母,熱心參與孩子的各項活動與學習,更認真的還會在一旁全程陪伴,卻忘了也可以反過來,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職場工作。 我想,可能是一些父母們會覺得自己的工作沒什麼,有什麼好看的?或是每天被老闆操的累得要命,下班趕緊回家放鬆休息,才不要帶孩子去職場。 但是,這樣一來,無意中造成孩子產生錯誤觀念。誤以為工作的目的,就單單只是為了賺錢,工作只是謀生的工具,充滿無奈與痛苦,而看不見工作也是一種自我實現,一種光榮,甚至是一種享受。 然而人的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工作,如果孩子們不能瞭解工作雖然辛苦,但過程裡處處有意思,當他們長大成人後,豈不一輩子都活在工作的痛苦中? 我的爸爸是土木工程師,記得我讀國小時,爸爸有段時間,常帶工作回家做。燈光下,爸爸伏案製圖,小小年紀的我雖然不懂,但一旁看著爸爸抽煙嚴肅地思考,拿著三角板、尺規、針筆,謹慎地繪圖。真覺得爸爸酷斃了,是全天下最偉大的工程師,暗暗立誓長大要跟他一樣。現在想來,發現父親無意中的行為,反倒對孩子是一種很棒的教育。 上學年,我擔任某大學的社團指導老師,剛巧社團活動時間,正是我先生上夜間部課程。剛好路經一間教室,瞥見一位老師聚精會神、努力向學生們傳授知識,再仔細一瞧,那人竟然正是我老公。 當下就被電到,覺得老公真是超有魅力的,並想著有機會一定要帶孩子們來看看他們的爸爸怎樣認真教書,讓他們不只看過工作中的媽媽,也看到工作中的爸爸。 突然有感,許多夫妻上班疲累,回到家就癱軟擺爛,力氣放盡,什麼都不做,互相推託家務,於是彼此難以欣賞對方;父母工作辛苦,回家攤在電視機前,造成孩子難以尊敬爸媽,這是多麼可惜的事。 若父母能抽空帶孩子們認識自己工作職場,讓他們見識工作的爸爸媽媽是多麼精彩,令他們心生佩服,這對親子關係有正面的助益。若另外還能讓孩子們也喜歡上工作,更是一份給孩子這輩子受用不盡的禮物。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