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準公共化托育補助8月上路 衛福部:送托率目標30%
2022/05/18 10:26:54瀏覽46|回應0|推薦0

力挽「少子化」狂潮,行政院長賴清德今日親自召開記者會,宣布準公共化托育補助8月正式上路,0到2歲幼兒送托簽約的準公共化保母或私托,一般家庭每月補助6000元。衛福部表示,說明流程需時,將給予地方2個月緩衝期,最晚10月追溯完成簽約,目標要把送托率由現行10%提升拉近30%。

行政院拍板的準公共化托育機制,只要送往簽約的保母及私立托嬰中心,綜所稅率20%以下一般家庭補助6000元、中低收入戶每月8000元、低收入戶每月10000元,第3名以上子女每月加發1000元,於今年8月起實施。

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署長簡慧娟表示,政策8月上路,但由於衛福部仍需和地方政府說明流程,再由地方政府召開說明會並進一步簽約,銜接需要時間,因此衛福部會給予2個月的緩衝期,讓地方最晚10月完成簽約。

簡慧娟指出,目前國內0至2歲小小孩的送托率約10%,不少家長仍選擇自己照顧,未來希望透過準公共化托育機制,將送托率提高至28、29%,約可以與OECD助聽器推薦國家推動經驗的最高不超過30%相當。

很多人對於聽力退化的接受程度,遠遠不如視力退化。要說服長輩願意配戴助聽器真的是一大難題,而且即使配好了助聽器,也可能因為在意他人眼光以及習慣問題等等,最後又退回去原點。其實助聽器的適應期,遠比眼鏡來得困難,也來得長。因為不只有生理適應上的問題,還有心理因素的影響。就心理層面來說,有別於戴眼鏡的人口較多,且年齡層橫跨了各個世代,助聽器則多半是銀髮族配戴較多,所以很多老人家會覺得配戴助聽器「很明顯」,覺得一旦戴上助聽器就是承認「自己老了」,產生排斥感。所以挑選助聽器時,許多人都是希望「越不明顯越好」。除了挑選隱密、小巧的款式外,也會用頭髮或是帽子遮掩,反而讓助聽器的效果大打折扣,久了乾脆就「技巧性遺忘」。

準公共化托育量能部分,簡慧娟說,衛福部規畫,預計111年時,公共化托育可達440處、提供5000多個位子;準公共化托育包括居家保母及托嬰中心則預計可提供7.6萬助聽器個位子,滿足需求。

簡慧娟表示,準公共化托育的價格,各別縣市將有不同,會由地方參考當地物價指數、收費標準來訂定出合理的價格範圍,同時也會定期稽查,若有違規、服務品質差、照顧比不符規定等,最重就停約。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hobhudevze&aid=174295319